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青海生态保護發展規劃

青海生态保護發展規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9:32:28

青海生态保護發展規劃?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内陸鹹水湖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青海生态保護發展規劃?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青海生态保護發展規劃(鞏固拓展生态保護和環境治理成效)1

青海生态保護發展規劃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是我國最大的内陸鹹水湖。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

文成公主入藏時曾經過這裡,留下了動人的傳說;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正是從青海湖出發,風靡海内外。

這裡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維系着青藏高原生态安全。

這裡擁有獨特的高原“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态鍊,是南北半球候鳥遷徙的重要“中轉站”,被譽為“青藏高原基因庫”,是青藏高原上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

2021年6月8日,在青海考察時來到青海湖仙女灣。強調,青海湖生态保護和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來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斷鞏固拓展。生态是我們的寶貴資源和财富。要落實好國家生态戰略,總結三江源等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經驗,加快構建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守護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資源,維護好生物多樣性。

的重要講話為青海湖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為青海湖開啟生态文明建設新征程指明了前進方向,在青海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大意義。

今年4月25日,國家公園管理局批複同意開展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工作,标志着青海湖國家公園正式進入創建階段。

1 沙丘變綠洲,生态環境明顯改善

沿着環湖東路北行,沿途漫漫沙漠與碧藍的青海湖構成一道别樣的風景,這裡曾是青海湖的著名景點——沙島。

“沙島景區關閉已經五年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林業站站長石曉宏向調研組介紹,“2017年沙島關停以來,我們全力進行植被恢複,現在沙島内林木成活率基本在80%以上,林草植被覆蓋度達60%至70%。”

沙島是青海湖環湖區成功進行沙化治理的典型案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由于自然及人為因素影響,沙漠每年以十幾米的速度向青海湖東北區域侵襲,沙漠化面積逐年擴大,嚴重威脅青海湖周邊乃至青海省的生态安全。

“以前一刮風,看不見天,看不見草,也看不見湖,黃沙漫天,連家門都出不去。”家住青海湖北岸海晏縣三角城鎮的牧民華日多傑至今對遮天蔽日的黃沙記憶猶新。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植物減少,河道斷流,直接導緻青海湖湖區水位下降。”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旅遊管理處處長陳德輝說,青海湖不僅是維系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體,也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防沙治沙刻不容緩。

為有效控制沙漠化的擴大和蔓延,20世紀80年代,青海省開始積極探索在高寒旱沙區的固沙造林之路。海晏縣是環青海湖沙區的重點沙化縣,幾十年來,海晏縣采取“以封為主,封造結合”的治沙方法,創新固沙方式,調整樹種結構,試驗成功了“沙棘營養土坨造林、烏柳截杆深栽造林、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區的先進實用技術,取得積極成效。

“我們在自然修複為主的基礎上推進人工生态修複工程,通過補種灌木樹種和一些适合在沙區種植的草種,進行生态修複。目前來看,恢複得比較好,達到了當初規劃的遠景目标。”海晏縣自然資源局高級工程師馬文虎說。

在環湖地區,通過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等林業重點工程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林業項目的實施,人工營造的灌木林逐步成林,封山育林地在圍欄封護和專人管護下,植被得到自然恢複,林地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逐漸發揮出來,青海湖流域沙區的沙化程度逐漸減輕。

據介紹,青海湖周邊地區現有沙化土地170.7萬畝、占區域土地總面積的11.7%。“十三五”以來,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持續加大沙漠化土地治理力度,青海湖周邊地區累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餘萬畝。

“沙島已轉變為保護區,五年修複,沙島從粒粒黃沙變成了株株綠植,近三分之一的沙山已被綠色覆蓋。放眼望去,島内複綠顯現,湖水水位上漲,生态環境持續向好。”陳德輝說。

2 青海湖變大,水環境持續向好

青海湖長約105公裡,寬約65公裡,湖面海拔高約3200米。青海湖盆地猶如一個巨大的窪地,周圍被南側青海南山、北側大通山、東側日月山和野牛山以及西面相對平坦的布哈河谷底包圍在中間。然而,受氣候、人為活動等多種因素影響,青海湖生态一度嚴重退化,水位持續下降,面積持續縮小。

2002年資料顯示,青海湖水體面積僅4183.75平方公裡,且青海湖水位正以平均每年13厘米的速度下降。甚至有專家斷言:如果任由青海湖區域生态環境惡化下去,得不到有效治理,40年後,湖區的沙漠化面積達1300平方公裡,青海湖面積将進一步縮小,青海湖将在200年後消失……

在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之後,青海省在青海湖地區實施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态保護和恢複項目,如今已取得積極成效。

最新衛星遙感監測數據顯示,青海湖水體面積達4625.6平方公裡,10年來增加了近220平方公裡,相當于34個西湖的面積。

“近年來青海湖水量持續增多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高靜宇介紹,除全球變暖、冰川融化、青海湖流域降雨量增大等環境因素影響之外,“青海湖變大”最直接原因是在青海湖流域實施的生态保護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大量曾經荒廢的土地變得綠草如茵,樹木郁郁蔥蔥,這使得青海湖區域水土流失的現象減輕,湖水蒸發量持續減小,這從客觀上也造成了湖水總量的增加。

為保護青海湖生态,2008年,青海省啟動實施了為期10年的《青海湖流域生态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項目總投資達15.67億元。2016年以來,青海省又先後安排生态環境專項資金10.57億元,全方位開展生态環境保護治理與基礎研究,相繼實施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70餘項。

同時,青海省注重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統籌上下遊、左右岸、河與湖、水質與生态、工程與科研,系統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态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項目資金投入,累計安排中央和省級水污染防治資金6.81億元,實施16個重點生态治理項目,綜合施策取得明顯成效。

20年時間,青海湖面積擴大近300平方公裡,湖岸線更是向外推進300多米。

經過多年努力,青海湖水資源系統的原真性、系統性、完整性得以存續,生态環境整體持續向好,流域面積穩定增加,主要入湖河流哈爾蓋河、泉吉河、布哈河、黑馬河、沙柳河、倒淌河、甘子河、吉爾孟河8個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标準》Ⅱ類及以上标準,地表水水質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達到100%。

3 野生動物增多,生物多樣性有效恢複

“普氏原羚通道 減速慢行注意避讓”,驅車駛入位于青海湖北岸、祁連山南麓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一塊特别的交通警示标牌引人注目。

“這可是我國首個普氏原羚通道、青海省第一個單一物種野生動物生命保護通道。”陳德輝解釋,普氏原羚是世界最為瀕危的野生動物之一,也是青海湖的旗艦物種,僅分布在青海湖環湖地區。

剛察縣自然資源局和林業草原局副局長晏銀麗介紹,為保護這一瀕危珍稀物種,當地成立聯合巡查小組,每年每月定期開展巡護。保護區内還設立野生動物監測站和8個監測點,通過衛星傳輸等手段監控疫病,監測到飼料短缺時還可以進行人工投喂。

随着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環青海湖區域共15個種群的普氏原羚數量從最初的300隻恢複到現在的2800多隻。

保護普氏原羚也成為當地牧民群衆的自覺行動,他們通過主動降低草場圍欄高度等方式為普氏原羚提供豐富草場和更好生活環境,同時,還自發組成了一支野生動物巡查保護隊,竭盡全力守護普氏原羚。

哈爾蓋鎮亞秀瑪村老黨員卓瑪加就是保護隊的一員。今年3月,他還和其他志願者成功解救了一隻被困的普氏原羚。

“在巡護時,我們發現一隻普氏原羚被網圍欄纏住,我們立刻将它救出,看到它的體力逐漸恢複,能夠正常行走,便把它放歸。”卓瑪加說,“小羚羊回歸自然,我們都很高興啊。”

拍到世界首張普氏原羚照片的野生動物攝影家葛玉修,見證了多年來青海湖生态保護的成效:“普氏原羚以前很難見到,想要拍攝到它,有時需要等待數天,也不一定能遇到,現在卻頻頻出現在鏡頭中,這是青海湖環湖地區生态環境向好的表現。”

在“草—河—湖—魚—鳥”共生生态鍊中,魚同樣是關鍵一環。青海湖有一種特有的珍稀物種——青海湖裸鯉,當地人稱其為“湟魚”。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過度捕撈、氣候變化等原因導緻生态環境惡化,湟魚數量銳減,一度瀕臨滅絕。

為保護湟魚資源,青海省對青海湖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措施,通過實施封湖育魚,使青海湖裸鯉資源量逐步恢複。

“每年6月、7月,是湟魚洄遊的重要時期,它們會在剛察縣的沙柳河、泉吉河、布哈河等淡水河流内産卵,這時候,我們需要不間斷地巡護,防止因河水斷流導緻湟魚擱淺,當地牧民群衆也會自發地參與進來。”剛察縣農牧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隊長唐育林告訴調研組,他從事湟魚保護已經有30個年頭了。

“随着生态保護和治理力度不斷加大,青海湖生物多樣性快速恢複。青海湖栖息水鳥種類由2017年的92種增加到2021年的97種,栖息水鳥數量較2017年的33.6萬餘隻增加了69.9%,達到57.1萬隻,成為中國候鳥繁殖數量多、種群集中的繁殖地之一;青海湖旗艦物種普氏原羚得到有效保護;2021年,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較2017年增加33.6%,達10.85萬噸,是保護初期的近42倍。”陳德輝介紹。

4 “天空地一體化”,青海湖生态監測體系初步建立

“今年8月,我們開展了為期10天的2022年生物多樣性綜合調查。”在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湖濕地監管大數據中心,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何玉邦告訴調研組。在他身後,電子屏幕被分割成數十個窗口,實時監測青海湖生态環境變化。“大數據平台現有視頻監控64個,其中地上56個,水下8個,初步構建了青海湖‘天空地一體化’生态監測網絡體系。”何玉邦說。

為了摸清青海湖地區普氏原羚、黑頸鶴及水鳥的種群數量、種群分布和種群結構,掌握保護區内主要植被類型分布、地面生物量和多樣性分布等,從2007年開始,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會同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在環青海湖的24個主要鳥類栖息地、15個普氏原羚活動區域、28個植被調查樣點開展常态化巡護監測,不斷推進監測常态化、規範化、體系化建設,定期發布生物多樣性年度監測報告,不斷豐富青海湖資源監測成果。

“青海湖将迎來國家公園時代,我們将構建起全流域的‘天空地一體化’生态監測網絡體系,努力把青海湖建設成為具有自然之美、人文之美、發展之美、和諧之美的國家公園,永葆青海湖碧波蕩漾。”何玉邦說。

截至目前,青海湖流域設置300個各類生态監測站點,建立以生态定位監測綜合站、專業定位監測點、工程跟蹤監測點、專業長觀(監測)站等生态監測站點為主,輔以适當流動監測(巡測)站的生态環境監測站點體系,實現了流域生态環境監測全覆蓋。

5 湖泊型國家公園建設的青海湖經驗

2015年,我國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後,三江源國家公園、祁連山國家公園等10個試點區相繼建立。進入創建階段的青海湖國家公園,将作為第一個以高原内陸湖泊濕地生态系統為核心保護對象的國家公園,其保護和管理經驗對我國國家公園建設具有示範和借鑒意義。

經驗之一:生态保護優先,持續改善生态環境

多年來,青海省把生态保護作為首要任務,持續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态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程,先後實施草原綜合治理、濕地保護與修複、退牧還草、自然保護地建設等生态建設項目。經過不斷努力,青海湖蓄水量增加,流域水質保持穩定,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升,生物多樣性資源恢複加快,環境質量顯著提高。

經驗之二: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參與生态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

青海湖流域涉及3州4縣26個鄉(鎮)、125個行政村。為此,青海省不斷推進“機制共建、義務共擔、資源共享、實事共辦”的社區共享共治模式,将青海湖生态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目标與流域内州縣政府的戰略目标高度融合、加強聯動,共同創建國家公園示範州,加快形成青海湖流域生态環境保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經驗之三:科技賦能,為流域内生态環境保護保駕護航

通過實施青海湖流域生态監測體系建設項目,已初步建立覆蓋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監測站點體系、監測與評估指标體系、生态環境數據服務平台和項目檔案信息化管理系統等,為生态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提供有效數據技術支撐。同時,不斷提升與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層次和水平,開展青海湖國家公園重大課題研究,助力青海湖生态保護和綠色發展。

為穩步推進建設青海湖國家公園,調研組建議,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

——不斷提升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協同推進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流域上下遊一體化保護和修複,提升青海湖流域生态系統結構完整性和功能穩定性。

——持續推進青海湖流域生态保護共同體建設。加強跨區域、跨部門聯動,加強項目資源和資金投入整合,形成建設和保護合力。因地制宜地将社區打造成各類支撐服務節點,引導農牧民參與保護,以青海湖生态環境質量的根本好轉,實現人水相親、和諧共生的生态保護新格局。

——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換通道,推進青海湖綠色發展。強化生态共建、環境共治,合理解決青海湖國家公園建設與周邊社區、居民的問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社區,助推生态産業發展,讓人民群衆從綠色發展中受益,共享生态保護成果。

(作者:光明日報調研組 調研組成員:本報記者萬瑪加、王雯靜,青海省生态環境廳水生态環境處處長李旭東,青海師範大學教師劉德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