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膑的“圍魏救趙”在中國曆史上一直被人津津樂道,被列為中國四大陽謀之一。很多人都說“圍魏救趙”是無解的奇謀,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為什麼在秦始皇一統六國時沒有國家用“圍魏救趙”這一招呢?
圍魏救趙示意圖
公元前353年,魏國以龐涓為主帥率領10萬大軍出兵趙國,很快魏軍包圍了趙都邯鄲,這時候趙國為了存活向齊國求援,齊國當然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于是派田忌為主将,孫膑為軍師率領齊軍救援趙國。
田忌的本意是率領齊國人馬直奔邯鄲,和趙國人馬并肩作戰打退魏國軍隊。作為軍師的孫膑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跟田忌舉例子說“要解救被打的人不能直接自己替他作戰,而是要尋找對手的弱點,一招緻命”。
田忌與孫膑
接着孫膑又對田忌分析,正在攻打趙國的是魏國的精銳軍隊,我們如果長途跋涉到了趙都邯鄲,以疲憊之師攻其精銳,勝利的希望微乎其微。不如直接攻擊魏國的都城,切斷前線魏軍的糧道,擾亂他的後方,一旦龐涓回師救援就可以順勢伏擊,這樣邯鄲的危機自然解除。
我們站在龐涓的角度想一想,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到底要不要回軍救援?回師救援,趙國的危機就被解除了,自己可能也會在路上遭遇伏擊。不回軍救援,自己後方就要淪陷,10萬大軍就沒了糧草。分兵救援,齊軍可能将部隊攔腰截斷,然後再各個擊破。
蔣勤勤版西施
曆史上的龐涓選擇回軍救援,還和齊軍打了一場馬陵之戰,龐涓大敗而回。事實證明,孫膑的計策成功了,但是這條計策真的無解嗎?其實解法很簡單,龐涓隻要弄清楚齊國的真實意圖就能夠解了自身危機。
首先是齊國的真實目的是什麼?齊國是想解除趙國邯鄲的危機,而不是打下魏國都城。整個布局來說,真正解除邯鄲危機的是馬陵之戰,是齊國在這裡勝了魏國,而不是齊國對魏國大梁城的圍困。如果龐涓謹慎一些,沒有落入孫膑的陷阱進而拿下馬陵之戰,那麼他就可以再次圍困邯鄲。
孫膑與龐涓
堅持攻擊邯鄲也是個不錯選擇,龐涓可分出多支小股部隊營造回師的假象,趁趙國放松警惕之時再反攻邯鄲,能夠嘗試的方法有很多,可惜龐涓選擇了最直接的方法,直接回師大梁,馬陵之戰的結果也徹底讓魏國喪失前期的作戰成果。
其實曹操就曾破過“圍魏救趙”,官渡之戰曹操奇襲烏巢,袁紹原本可以派大軍解決烏巢危機,但是袁紹選擇了“圍魏救趙”,他派出大軍進攻曹操大營,企圖一舉拿下曹操主力,但曹操親自坐鎮中軍,曹軍大營固若磐石,袁紹的烏巢被燒了個精光,直接影響了當時北方割據力量。
“圍魏救趙”讓你來破解,你會怎麼破呢?有什麼好方法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