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詩
寶塔詩,屬于一種雜體詩,顧名思義,它形如寶塔。從一字句或者二字句的塔尖開始,向下延伸,逐層增加字數至七字句的塔底終止,如此排列下來,如塔形、山形。起始的字,既為詩題,又為詩韻。寶塔詩,原稱“一字至七字詩”,也叫“一七體詩”。從一字到七字句,逐句成韻,或疊兩句為一韻,很有規律。對仗工整,令人讀起來琅琅上口,聲韻和諧,節奏明快,有如“鲲鵬展翅,扶搖直上”之感。像這樣字數逐句增多,如果把全詩橫寫,外形就像古代的寶塔一樣,底寬上尖, 寶塔詩最早的雛形始見于隋朝,隋·釋慧英有《一三五七九言詩》為證。其中從一言至七言的,又稱為“一七體”詩,如是寶塔詞則稱《一七令》(詞牌)。這種“一七體”詩(有的從一至九或一至十字),既立題又押韻,指物為題,以題為韻,一韻到底。詩人或狀物賦形,或托物言志。每一句都各自成對。第一字(也是第一句)既是題目,又是音韻,同時也規定了全詩描寫的對象和範圍。第二字往往是第一字的重複。其他六對,都是隔句押韻。這中“一七體”詩的特點是扣題緊湊,對仗工整,形成詩歌獨有結構美。讀後使人玩味不已,其趣無窮。
中國國畫:歲寒三友之一“竹子”
竹,竹.
披山,連谷。
出東南,殊草木。
葉細枝勁,霜停露宿。
成竹處處雲,抽筍年年玉。
天風乍起争韻,池水相涵更綠。
卻尋庾信小園中,閑對數竿心自足。
詠月詩:
月,月
無休,無歇。
夜東升,曉西滅。
少見團圓,多縫殘缺。
偏宜午夜時,最稱三秋節。
幽光可敵嚴霜,皓色能欺瑞雪。
穿牆深夜忽清風,曾遣高人情凄切。
唐文宗大和三年三月底,白居易被罷免了刑部侍郎的職位後,被任命為太子賓客,去東都洛陽上任,臨行前,他的朋友裴度等在長安為他踐行,酒入豪腸,有人建議以詩為題為韻,在座者各寫一首一七體。白居易這首是這樣寫的:
詩。
绮美,環奇。
明月夜,落花時。
能助歡笑,亦傷别離。
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隻應我愛,世間唯有君知 。
自從都尉别蘇句,便到司空送白辭。
第二種正反塔,民間流傳最久的寶塔式,是兩首一至七字的正寶塔和倒寶塔,隻是簡單的将一至七字羅列,使之更容易被民間所接受。據說乃是兩位“特殊”人士所作,其中一位是麻臉,另一位是秃頂。他們互相嘲笑,留下了兩首頗具打油風格的寶塔詩。
這日兩人見面,互緻寒暄,看着對方的秃頂或者麻臉,不禁莞爾。這天是十五,月光明亮,秃子便邀麻子出門對月吟詩,麻子樂意奉陪。秃子見月光照在麻子臉上,越看越好笑,立即做一首寶塔詩雲:
篩
藕芥
蜂窩開
雨打塵埃
後院蟲吃菜
石榴皮翻過來
滿地坑窪樹待栽
秃子這首詩把麻子罵了個痛快,他很是得意,便對麻子說:“這首詩怎麼樣?你也能做一首寶塔詩嗎?”麻子見秃子有意侮辱自己,便說:“寶塔詩古人已有,不足為奇,我做首倒寶塔詩如何?”秃子說:“請教。”麻子就吟了一首詩如下:
一輪明月照九州
西瓜葫蘆繡球
梳篦不上頭
虮虱難留
光溜溜
淨肉
球
秃子本想辱人,結果反被辱,滿面羞愧,再也說不出話來了。自此,這首奇特的倒寶塔詩,便在民間流傳開了。寶塔詩無論從外觀還是内容來看,都很有欣賞性、趣味性。它有除了上面說的正寶塔和倒寶塔,還有單塔、雙塔、斜塔(殘塔)之分。
二、單塔詩
一般正寶塔多見,倒寶塔少見,比較常見的是單塔獨聳,從一字起首,依次增加字數,如吳敬梓《儒林外史》裡的一首,每句都押韻,讀起來琅琅上口:
呆
秀才
吃長齋
胡須滿腮
經書揭不開
紙筆自己安排
明年不請我自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