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每天花在屏幕上的時間就超過了9個小時,雖然如此,但是很多人卻還是不了解屏幕,隻認為屏幕分辨率的數字越高,就說明屏幕的畫質越好,可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
其實大家都誤解了,判斷屏幕畫質的好壞,不僅僅是分辨率,還有其他幾個因素的影響。
而就是這種誤解,讓很多人花了更貴的錢卻買了個入門級的顯示屏,用5000買了個2000的畫質,我就有朋友幹過這種憨事。
1. 分辨率
分辨率,又稱解析度、解像度,可以細分為顯示分辨率、打印分辨率、圖像分辨率和掃描分辨率等,它決定了位圖圖像細節的精細程度。
一般情況下,圖像的分辨率越高,所包含的像素就越多,圖像就越清晰,屏幕的畫質也就越好。比如4k和8k電視的區别。
4k的分辨率是3840x2160像素,而8k的分辨率是7680x4320像素,是4k電視的4倍。因此8k電視所展示的畫面,能夠最大程度地将視頻裡的文字、風景、人物等細節以更清晰的效果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2. 刷新率
刷新率是指電子束對屏幕上的畫面重複掃描的次數。刷新率越高,所顯示的畫面穩定性就越好。
因為人眼對頻率的接收範圍是有限制的,當屏幕刷新率太低,顯示屏上的畫面就會産生閃爍和卡頓,嚴重影響觀感;而屏幕的刷新率越高,視覺體驗才會更加流暢。
一般情況下電視的刷新率為60Hz,如果是高端或特殊的産品則會使用120Hz的刷新頻率,比如遊戲電視。
3. 色域
色域就是指某種表色模式所能表達的顔色構成的範圍區域,也指具體的設備,比如顯示器所能表現的顔色範圍。
通常設備的色域空間大小是與設備、介質和觀察條件有關,通過百分比來表示色域的大小。設備的色域空間越大,表明能夠再現的顔色越多。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液晶電視的色域範圍是在72%~75%左右,而高色域電視的色域範圍一般會達到90%甚至更高。
4. 屏幕材質
現在的顯示器屏幕一般分為LCD、OLED和QLED三種。
LCD中文名為液晶顯示器,它主要是以電流刺激液晶分子産生點、線、面配合背部燈管構成畫面,具有省電、機身薄和畫面柔和不傷眼等特點。
OLED是利用有機發光二極管制成的顯示屏。這種屏幕不僅比LCD更輕薄、亮度高、能耗低、發光率好,而且可以顯示純黑色,并且能夠把屏幕做到彎曲,現在廣泛應用于電視、電腦、手機等設備。
QLED也叫量子點發光二極管,實際上就是搭載了量子點的LED電視。量子點是一種新興的發光材料,把它與LED進行結合之後的QLED電視,色彩表現驚人,甚至可以超過100% 的色域。
5. 比特率
如果現有的顯示器畫質很好,但是呈現出來的視頻畫質卻很差,這時候考慮的問題不是顯示器本身,而是視頻的比特率。
比特率又稱“二進制位速率”,俗稱“碼率”,單位為bps,是用于衡量數字圖像信息的傳送速度。比特率越高,每秒傳送數據就越多,畫質也就越清晰。
但如果遇到網絡不好的情況,碼率越大,反而會影響視頻播放的流暢度。
除此之外,銳度、色散度、色彩純度、點距等也會影響屏幕的畫質,不過隻要我們記住以上5點重要因素,在選擇産品的時候就足夠了。
通過上述内容,大家對顯示器是不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了呢?你是通過哪一點來選擇顯示器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