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什麼是小眼鏡

什麼是小眼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4 03:49:42

什麼是小眼鏡(小眼鏡為啥越來越多)1

學生正在做眼保健操

随着手機、電腦等電子産品的普及,近視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成為了困擾兒童青少年、家庭、學校、社會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呼和浩特市青少年的近視情況如何?記者近日進行了調查。

發病年齡越來越小

“昨天,老師打來電話說孩子總眯眼看黑闆,我趕緊帶孩子到醫院,醫生說孩子假期用眼過度,造成假性近視,再不注意會發展成近視。”3月17日,正在陪7歲的女兒檢查視力的劉永霞話語間透着擔心。

記者從内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眼科門診了解到,現在青少年的近視很普遍,而且逐年增加,且呈現出低齡化趨勢,這應該引起家長的重視。眼科副主任醫師柳波表示,每到寒暑假都會有不少中小學生前來配眼鏡。僅今年2~3月,門診接診量就達到1300多人,相較去年同期的1100多人,人數有所增加,就診人數以小學生居多,其中不乏幼兒園的小朋友。

采訪中,一位正在驗光的醫生介紹,随着開學季結束,來驗光、配鏡的學生有所減少,一般寒暑假以及開學前一周是學生集中來驗光、配鏡的高峰期。

當日,在内蒙古朝聚眼科醫院,前來配鏡的學生并不多,不過仍有年齡較小的孩子在家長的陪同下來檢查視力。朝聚眼科醫院集團視光事業部副總裁馬麗表示,寒暑假期間以及周六日來醫院檢查配鏡的孩子比較多,年齡一般在3~16歲,最多的時候一天接診200多名孩子。

電子産品是誘因

中小學生群體中近視率不斷升高的問題,并非近年才出現的,而課内外負擔過重一直被當作近視發生的重要原因。

“除先天遺傳因素外,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設備的頻繁使用、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以及缺乏戶外活動等都是近視的誘因。”内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眼科專家金鳳琴表示,兒童7歲之前是眼球發育關鍵期,這一階段如果用眼不當,就會從正視眼向假性近視發展,孩子患上假性近視這一期間再不注意用眼習慣,不及時幹預,可能會造成真性近視。一旦變成真性近視就無法逆轉。

金鳳琴分析,近視成因分為先天因素和環境因素,由先天因素為主導緻的高度近視,其患病率較為恒定。而後天環境因素中,生活方式特别是戶外活動不足、學業負擔過重等引起的近視越來越明顯。特别是低齡的孩子,由于用眼不當造成近視度數增長,一是和眼球發育有關,另外也和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增加有關。

“随着年齡增長,課業負責加重,除了看書時間增多,現在不少學生的作業都需要在電子産品上完成,也會增加眼睛的負擔。”金鳳琴表示,當前,随着青少年近視人數的增加,高度近視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令人擔憂。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樣的擔憂不無道理,很多青少年近視度數達到了600~700度,給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帶來很多不便。

患病率居高不下

根據内蒙古朝聚眼科醫院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該院2015~2019年小兒眼科門診量的數據顯示:在2015年2月份,該醫院的接診8~10歲兒童為411人,2016年2月份574人,2017年2月份840人,2018年2月份915人,2019年2月份988人。

“僅從5年來的每年2月份這一單月接診量可以看出,5年間就診兒童的人數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近視問題。”馬麗分析說。

采訪中,不少眼科醫生表示,8~10歲,是孩子生長發育比較快的階段,這段時間不合理的用眼習慣等容易導緻孩子出現近視,而10~12歲的學生,由于正處于小升初銜接階段,學習壓力逐漸加大,導緻近視發展相對較快。

學校預防出新招兒

在呼和浩特市,不少學校也各出新招,開展各具特色的“小眼鏡”防治辦法。

“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後,同學們都會做5分鐘的眼保健操。除了課間正常休息時間外,每天10時10分和16時10分,也會有半小時的陽光大課間活動,可以保證學生在校期間每天至少有1小時的戶外活動,通過足球、藍球、跳繩等運動來緩解視力疲勞。”實驗中學察哈爾校區副校長紅雁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該校區有學生2000多名,有将近一半的學生是近視眼。一直以來,學校在防控近視方面都非常重視,每個學期會開展關于近視防控的講座。此外,學校每年組織一次學生體檢活動,其中就包括視力檢查。

“用左手或右手大拇指食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後向上擠,閉着眼睛,跟着廣播的節拍做。”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後和下午第一節課後的5分鐘,是賽罕區金橋小學學生統一進行眼保健操的時間。為了幫助一年級學生掌握眼保健操的規範動作,高級年的幾個學長會專門來到一年級教室進行動作示範,及時糾正錯誤的動作。金橋小學教導處副主任雲娜告訴記者,為了保證學生做眼保健操的質量,每個班級都張貼有眼保健操圖解,學校的衛生老師還會不定期的抽查各班級做眼保健操的情況。學校還針對近視防治開展了各種特色活動,諸如播放有關近視以及愛眼的校園廣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開展與愛眼有關的主題活動,普及愛眼小知識。“規範孩子健康用眼需要從點滴做起,在校期間,老師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寫字、讀書姿勢,各班每周都要輪換一次座位。”雲娜說。

篩查治療要趁早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大部分的家長都是在發現孩子視力出現異樣的時候才來醫院就診,而此時近視已經形成。

“預防青少年近視,早期篩查十分重要,但卻往往被家長忽視。”馬麗說,直到孩子們出現用眼疲勞、視力明顯下降時,一些家長才會發現端倪進行檢查。因此,對于家長來說,一定要監督和管理好孩子的用眼行為和環境。無論孩子的眼睛現在是否健康,都應該每3個月至半年定期到醫院做眼部健康檢查,并且建立屈光發育檔案,記錄孩子眼睛的生長發育數據,及早發現問題及早采取幹預措施,能讓近視的控制效果事半功倍。同時,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能有效預防近視。

“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視物不清的現象後,應該帶孩子去正規醫院作全面的醫學驗光檢查,由醫生開具适合孩子的近視控制方案才能更加有效地控制住孩子的近視發展。”金鳳琴說。文·攝影/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溫慧娟 鄭慧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