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市盈率理解為“回本期限”,假設一家企業的盈利水平不變,一筆投資需要多少年能收回成本。
而市淨率則是「溢價」,就是你相對于它的每股淨資産支付了多少溢價。
這兩個數據有什麼用?又要如何用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聊一聊。
買股票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确定價格。
在發現好公司後,不少人也有後悔的經曆,
看好一隻股票,于是急急忙忙買入,結果股價反而跌了,事後才發現自己當時的買入價非常高,被套牢了;
又或者股價上漲了一陣,就很擔心會跌,賣出後才發現,股價上漲得更多了,大塊利潤沒賺到。
所以,完整的投資方法,需要明确價格的買賣标準,這裡就要用到以上兩個數據了。
怎麼看股價便宜還是貴:估值
很多新手剛開始學買股票的時候,看到不同價格的股票,往往會犯一個共同的錯誤:以為 2、3 元的低價股,比幾百塊的高價股便宜。
比如工商銀行一股股價是 5 元多,買 100 股才 500 多塊,而茅台一股股價是 1000 多元,買 100 股要 10 萬多,是不是工商銀行的股票比茅台要便宜呢?
其實一支股票是不是便宜,看的不是每一股的股票價格,而是要從公司整體估值角度看,到底值不值這個價格。
估值:是指對企業或股權内在價值的評估。
市盈率和市淨率就是兩個主流又很實用的估值指标,可以比較方便地判斷出股票是不是真的便宜。
市盈率(PE)
1.市盈率代表一筆投資的“回本期限”
第一個指标,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股價÷每股淨利潤
淨利潤=收入-成本-所得稅
比如一隻股票價格 10 元,每股淨利潤是 1 元,那麼市盈率就是 10 倍。
簡單理解就是,從利潤角度看,按照現在這個利潤水平,你花 10 元買這支股票,需要 10 年才能收回成本。
假如同樣的利潤水平下,股價漲到 100 元,那麼需要 100 年才能回本,相對風險就很高了。
所以可以把市盈率理解為“回本期限”,假設一家企業的盈利水平不變,一筆投資需要多少年能收回成本。
由于市盈率計算起來特别方便,理解起來也不難,所以成為大家快速評估公司價值的流行方法。
一些行情軟件和财經網站都會提供市盈率的信息,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查到。
具體查找的時候,你往往會看到 3 種不同的市盈率:靜态市盈率、滾動市盈率(TTM)和動态市盈率。
它們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靜态市盈率=當前股價÷最近 1 年每股淨利潤
滾動市盈率=當前股價÷最近 4 個季度每股淨利潤
動态市盈率=當前股價÷預測每股淨利潤
這 3 種市盈率的區别:
第 1 種靜态市盈率,它的分母用的是上一年年報的數據;
第 2 種滾動市盈率,考慮每股淨利潤時,用的是最新 4 個季度的已有數據;
第 3 種動态市盈率,則是用分析師預測的每股淨利潤數據。
标有 TTM 的是第 2 種「滾動市盈率」,相比其他 2 種市盈率,滾動市盈率一方面用了最新季報的數據,時效性比較好;
同時又避免了人為預測造成的誤差,所以建議大家參考滾動市盈率這個指标。
2.市盈率的兩種用法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市盈率對應的是投資回本時間的長短:
回本時間越短,市盈率越低;
回本時間越長,市盈率越高。
那麼,一隻股票市盈率的高低,就可以反映它估值的高低。
具體怎麼來判斷市盈率是高是低呢?主要有如下 兩種方法。
1、縱向比較
縱向比較,就是用一家公司當前的市盈率和曆史平均市盈率作比較。
假如一家公司當前市盈率低于平均水平,股價相對低估;市盈率高于平均水平,則說明股價高估。
2、橫向比較
再來看看橫向比較。橫向比較就是用同行業公司的市盈率進行比較。
你可能會問,市盈率一定是同行業公司比較嗎?能不能跨行業比較呢?
實際上,市盈率不能夠跨行業比較,這是因為不同行業的市盈率差别非常大。
比如:傳統行業的食品飲料,平均市盈率在 40 倍左右,而代表新興行業的互聯網,平均市盈率高達 100 倍左右。
雖然食品飲料行業的市盈率更低,但這不代表低估,主要是因為兩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不同,所以它們的市盈率才會不一樣。
總之,市盈率一定要在同行業的公司之間比較才有意義,跨行業的公司比較市盈率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一隻股票是不是便宜,看的不是每股單價而是估值,估值低通常代表股價便宜。
判斷估值高低我們可以看市盈率。市盈率主要有兩種用法,一個是縱向比較,用當前的市盈率和曆史平均市盈率作比較。
另一個是橫向比較,用同行業公司的市盈率進行比較。
你可以根據上述方式,在财經網站上,查查看某一隻具體股票的市盈率是多少。
可能有人會發現,假如一家公司今年虧損了,每股淨利潤是負的,市盈率還能用嗎?
虧損的公司是沒辦法使用市盈率的,這個時候可以嘗試另一個估值指标:市淨率。
市淨率(PB)
1.市淨率代表你為淨資産支付了多少「溢價」
市淨率(PB)的“淨”字,指的就是企業的淨資産。
淨資産,通俗來說就是總資産減去總負債,它代表全體股東共同享有的權益。
市淨率的計算公式是:
市淨率=每股股價÷每股淨資産
比如一隻股票價格 10 元,每股淨資産 5 元,市淨率就是 2 倍。
它的意思是,你花 10 元錢買到了公司每股 5 元的淨資産,換句話說,你為它的淨資産支付了 2 倍的溢價。
所以你可以把市淨率形象地理解為溢價,就是你相對于它的每股淨資産支付了多少溢價。
市淨率這個指标同樣不需要你手動計算,從網站上你可以查到,一家公司當前的市淨率。
對于那些虧損企業,無法用市盈率估值,不妨可以考慮市淨率來估值。
因為企業雖然淨利潤為負,但是淨資産通常不會為負,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用淨資産來估值。
當然,如果一家企業如果淨利潤和淨資産都是負數,那就不符合好公司的标準,沒有投資價值,也就不需要再去計算它的估值了。
市淨率小于 1,股價相對較便宜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些股票的市淨率不到 1。
比如工商銀行,當前的市淨率就小于 1,這意味着什麼呢?
市淨率小于 1,意味着你買入股票的價格比它的賬面價值還要低,折價買入。
從我們最樸素的直覺來看,買東西最好是在同樣的商品質量的前提下,打折越多越好,這個 PB 就類似于商品的折扣,PB=0.76 就像是打了七六折。
所以,理論來上說,市淨率小于 1 的股票相對比較便宜。
看到這裡,可能有朋友會說,那打折越多的股票自然就越值得買啦!
實際情況可沒那麼簡單,比如一家公司經營狀況不好,也會影響市場對于它的估值,它的市淨率就可能小于 1。
所以,雖然市淨率小于 1 通常意味着股價相對便宜,但不能看到小于 1,就簡單地認為可以買了。
還是要先看這家公司是不是符合好公司的标準。
3.市淨率的應用範圍
不過市淨率也有一定的應用範圍:
它比較适用于金融行業(比如銀行、證券、保險公司),還有房地産等行業;
這是因為金融行業的資産和負債,大部分為金融資産和金融負債,在計算淨資産的時候已經是按市場價值來計量了,比較符合它的真實價值。
還有房地産行業的主要資産是房子,通常房子的價值也是按市場價計算,比較符合它實際的價值。
但要提醒一下,像互聯網、傳媒行業等就不适用市淨率估值的方法。
因為這些行業擁有的資産比如像技術、人才等等,會相對比較抽象,通常很難用市場價來衡量,這就導緻它的淨資産和實際價值不是完全符合,這種情況用市淨率估值就會有很大的誤差。
市淨率的 2 種用法
和市盈率一樣,一隻股票市淨率的高低,也可以反映它估值的高低。
判斷市淨率的高低,同樣有兩 種方法。
1、縱向比較
縱向比較,就是用當前的市淨率和曆史平均市淨率作比較。
2、橫向比較
橫向比較,就是用同行業公司的市淨率進行比較。
由于行業不同、财務狀況不同,有些上市公司不一定适用市盈率和市淨率,所以市場上還有很多其他估值指标,總體來說,市盈率和市淨率這兩個是基本面分析最常用的估值指标。
金融就在我們身邊,把晦澀難懂的金融知識,用大白話整理出來,每周更新,初心隻有一個:與您一起切磋研習。
關注我們,成為朋友,共同成長。本文由“金一先生2022”首發,微信公衆号同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