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落地執行以來,北師大張志勇教授對于“雙減”背景下的教育問題進行了系列思考,他認為,減負并非單純指向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必須從“減量改革”走向“結構調整”,面對學生的學業負擔,教育界要認清其本質,要做知識課堂的減法,也要做實踐課堂的加法,要做作業負擔的減法,更要教育質量的加法。
雙減語境下的“課堂”概念:知識課堂和實踐課堂
關于課堂和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我聽過很多論述,“教育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等等,我沒有考查“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這句話是從何時講起,但這句話無疑由“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轉化而來。請注意,在我國教育教學實踐中,“教育”與“教學”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學”隻是“教育”的途徑之一。當人們套用“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這一句式,并用它來表達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時,無異于在“素質教育”與“教學”之間畫上了等号。問題是,這個“等式”是不是成立?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分析一下在中小學教師們的心目中,“教學”的内涵究竟是什麼?
我們不能不承認,在我國教育教學視野中,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教學”看作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盡管随着新課程的實施,人們強調新課程“三維目标”的實施,但到目前為止,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喧嚣中,對“教學”内涵的這一傳統認識并沒有任何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課堂,即在學校環境中,在教室内這一空間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比較有利于在有限的時間、空間、範圍内,高效率地傳授學科知識的。因此,當人們說,“課堂是教學的主渠道”時,無疑是具有真理性的,或者說,是具有科學性的。
但是,當把這一句式套用到“素質教育”頭上,說“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時,我們就有必要探讨一下,傳統教師視野中的那個“課堂”,能不能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我認為,以知識傳授為主旨的、在傳統教室那個小天地裡實施的“課堂教學活動”是無法全部承擔起“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的。因為“素質教育”必須通過兩類知識的教學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一類是人類幾千年來積澱下來的所謂“間接經驗”——課本知識的教學,另一類是“直接經驗”——實踐活動的教學。顯然,實踐活動的教學,是無法在傳統的小課堂裡全部實施的。在這裡,素質教育的概念,就其實施途徑而言,完全可以說,是與學生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因此,素質教育是無法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時空中得到全面實施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在“教育”與“生活”之間畫上等号,否則,我們就否定了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本質區别。我認為,為了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擴大傳統課堂的外延,将傳統的“知識課堂”擴展到學校有目的組織實施的校内外“實踐課堂”。如此,我們才能說,“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不過,這裡的“課堂”,包括了“知識課堂”和“實踐課堂”兩個方面。
做好課堂結構的“加減法”
今天的中小學生,為什麼感到學習負擔過重,為什麼對學習越來越沒有興趣?我認為,這固然與學生學習的知識的量或知識的難度過大有關,更與學生日常學習的知識太單調有關。這就像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樣,海參營養再高,讓你天天隻吃海參,你不但會吃膩,而且你的營養也不會健全。可以說,今天我國中小學生“知識性學習”負擔過重,而“實踐性學習”負擔過輕。正是因為這兩種學習負擔一個“過重”,一個“過輕”,既扼殺了我國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扼殺了我國中小學生的創新素質。
我主張,對待學生的學業負擔問題,我國教育界既要學會做減法,更要學會做加法。教育界必須向家長、向全社會講清楚,推行素質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課本知識,更要讓學生學習實踐性知識。在對待學生學業負擔方面,我們不能籠統地說,要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隻能說要減輕的是學生過重的知識性學習負擔;與此同時,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性學習,或者說,要增加學生的實踐性學習負擔。
就目前中小學教育教學現狀而言,學生的學習時間,無論是校内,還是校外,幾乎都被以教材、教輔為載體的知識性學習占據了,學生根本沒有實踐性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因此,要想讓“實踐課堂”有時間“登堂入室”,就必須把學生“知識課堂”學習的時間總量降下來。
如何讓學生“知識課堂”的學習時間總量降下來?一種辦法是适當減少學生知識學習的量,降低學生知識學習的質(難度);另一種辦法是,以教育科學為指導,大幅度地提高學生“知識課堂”的教學效率。我認為,前者固然需要,但更關鍵的是後者。濰坊市教科院的調查研究充分表明:目前中小學課堂教學效率非常低。在保證中小學雙基教學質量的前提下,通過提高中小學課堂教學效率,大幅度地降低中小學生“知識課堂”的學習時間是完全可能的。
基于以上認識,我認為,隻要以教育科學為指導,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就完全可以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下,在基本保證原有知識教學質量的同時,逐步減少學生的知識性學習時間,從而為學生留出足夠的課外實踐性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一句話,課内的教學要在課内完成,不能再延伸到課外,不能再擠占課外的時間,在這方面,目标教學的基本經驗和做法仍然是可行的,值得認真研究、總結和推廣。
創造良好的教育生态,除了“知識課堂”和“實踐課堂”之外,還要做好兩個維度的加減法,一是處理好必修與選修的關系,要打破必修課程一統天下的局面,适當增加選修課程,為此,在中小學我們曾經提倡每周為孩子提供半天的自主選課日。有條件的學校,希望從半天逐步到一天、兩天、兩天半,也就是最終做到從周一到周五,每天半天必修課、半天選修課。二是處理分科課程與綜合課程的關系。系統的分科課程強調知識掌握的系統性、完整性,是我國基礎教育的優勢,但是面對未來社會的不确定性和複雜性,尤其需要通過開設跨學科綜合課程培養學生的跨學科素養。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借鑒美國的STEAM教育、芬蘭的現象教學改革等。
做好教學質量的“加法”
“雙減”改革有兩個重點,減輕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和作業負擔。作業負擔如何減輕?顧先生講過一句話,一切都在課堂。如果課堂教學質量不提上去,作業改革是沒有邏輯基礎的。所以,“雙減”的首要舉措實際上不是作業改革,而是“大力提升教學質量,确保學生在校内學足學好”。
調查發現,八成多的教師認為,實施“雙減”改革,社會與家長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期待。而要做好教學質量的加法,需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轉變育人方式
那種以知識傳承體系為主的教學方式,始終在主宰着課堂,尤其是我們的課堂。所以國際委員會主席薩赫勤-沃克·祖德說:“教師應該以問題和項目為導向帶動學習,多采用讓學生參與、協作的教學方法。”中國教師的專業素養在這個問題上面臨巨大的挑戰。
我講過多次,有一位老師在美國學習半年後,帶回了美國的一堂課,叫做《曆史大事年表:美國動蕩的60年代》。如果放在國内,教科書肯定對每件事情的發生背景、過程以及它産生的曆史影響等等寫得很清楚,知識體系非常完整。但美國沒有這些,而是讓孩子自己到計算機教室裡尋找美國動蕩的60年代發生的20件大事。找完之後,老師還要求學生對這20件事排序,說明這些事件的影響力是什麼,如何證明它們的影響力可信。用兩個課時的時間準備完這些東西後,學生要在課堂上進行彙報、對話、交流。整堂課完全是任務驅動的、活動建構的教學方式。
所以王晶華老師看了這堂課之後,說了這樣一段話:
“這樣學曆史真不簡單!原來死記硬背是一種多麼懶惰而粗放的教學方式!這樣的作業不僅培養了學生查閱資料、收集信息、自主探究等學習能力,而且學生的獨立思維、批判性思維、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起來。這樣獲取的知識,學生自然能深刻理解,對知識的掌握也是最牢固的。”
我由此在想,當年美國的教育家布盧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類學,我們把記憶、理解、應用看作低階學習,把分析、評價、創造看作高階學習。我們的教學行為以講解、訓練為主,都在低階學習的層面,但是我們又試圖實現深度學習,達成素養的養成。如果我們的育人方式不走出以講解、訓練為主的教學方式,試圖實現深度學習、培養學科素養就是緣木求魚。
二、改革評價方式
中小學考試評價,要從“貼标簽”、“搞排隊”的競争性教育評價陷阱中走出來!這種評價違背了教育的初心,扭曲了教育評價的功能,制造了日益嚴重的教育焦慮。評價是解放兒童的,評價是讓兒童看見自己成長,評價是讓兒童找到方向的。所以,我主張評價改革要從“結果認證教學評價”到追求基于數據的“成長型教學評價”。
現代管理學的開創者彼得·德魯克在70多歲寫了一本書《旁觀者》,在書中他提到:“在教過我的老師當中,我認為一流的隻有兩位,也就是我小學四年級的老師——埃爾莎小姐和蘇菲小姐……9月學年開始時,埃爾莎小姐告訴我們,一連兩三個星期都要進行測驗和考試,看看我們學習的成效如何……聽來雖然可怕,其實挺有趣的——她要我們為自己評分,并和同學相互打分數。考了三個星期後,她和我們個别會談……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現得比較好?……現在,再說說你表現得不好的地方吧……你低估了自己的算術能力了……以前教我算術的老師常常罵我,因此我總以為自己的算術很糟,聽了埃爾莎小姐的話,我不禁大為驚訝。”評價的目的就在這裡,看見自己,找到方向,這是評價的初心和本質。教育教學評價隻有回到育心初心,才能讓學生找到目标和方向,進而激發出學習的内在動力。
三、完善現代治理
有一位老師給我寫了許多信,我很感謝他。那位老師說,校園的民主環境塑造很重要。他說,“教師職稱評聘的文件幾乎年年都變”“學校裡沒有多勞多得,而是證件多報酬多。大家都是為證件工作的,不是為教育工作的”。他說,教育權利的政治化和私密化帶來的不公平性,影響非常大。學校有很多東西是不公開的,很多文件是不傳達的”。他說,“教師是一種職業,是勞動者,應該受《勞動法》和《工會法》的保護”,等等。我們應該如何健全學校内部治理體系?如何激發老師的活力?尊重老師的主體地位,真誠地聽取他們的意見非常重要。建設善治學校,方能激揚教師活力。校長的權利不是無限的,校長必須學會讓渡和分享權利,必須革新校長的權利觀和領導觀,要堅持由直接利益相關方行使管理權。
從“減量改革”走向“結構調整”
在我看來,減負絕對不是一味地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減負”必須從所謂的“減量改革”走向“結構調整”。具體講,“減負”最要緊的是做好“五件事”——講科學、調結構、轉方式、提質量、重個性。
“講科學”,就是“減負”首先要減掉那些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規律、成長規律的負擔,讓中小學教育回到尊重規律、依靠科學的軌道上來。以考試評價為例,日常考試的功能不是要給學生排名排隊,而是為了診斷和改進;再如,晚上孩子們做作業做到十一二點,搞得第二天上午聽課精力很差,學習效率很低,這樣的加班加點不但無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反而導緻學生學習的惡性循環,是得不償失的。諸如此類的負擔,難道不需要減掉嗎?
“調結構”,就是“減負”必須減掉那些因為教育結構失衡導緻的學生片面學習的過重負擔。在這裡,“減負”必須做好“加減法”。我們講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主要是指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生圍繞考試升學需要的考試科目的學習負擔過重。因此,要适當減少文化課學習的時間,增加德育、美育、體育、勞動學習的時間;适當減少書本學習的時間,增加實踐教育的時間;适當減少單純知識技能訓練的時間,增加學生綜合素養培育的時間;等等。
“轉方式”,就是“減負”必須走出“時間 汗水”的教育教學路徑依賴,在提高教育教學效率上下功夫。要轉變教與學的方式,教師要着力調動學生内在的學習積極性,更多地在激發學生興趣、教會學生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上下功夫,等等。
“提質量”,就是“減負”必須減少學生單一的知識學習負擔。要走出知識本位的教育質量關,在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上下功夫。要減少重複、低效的機械訓練負擔,增加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的、具有挑戰性和創造性的教育教學活動,以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重個性”,就是“減負”必須減少學生過重的同質化的學習負擔。中國的教育特别強調統一性,強調對學生的控制,走進學校,你會發現,當今的教育從早到晚,都把學生的時間給控制了。控制學生時間的方式大概有三種:一是統一的上課,二是統一的分學科自習,三是統一的作業。在這種教育生态下,我們的孩子們所接受的教育,越來越統一化、同質化了,何談什麼個性發展?不僅如此,這種教育同樣在扼殺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樣在扼殺學生的發展。因為孩子們既沒有了揚長補短的時間,也沒有查漏補缺的時間。這種教育隻讓孩子吃“桌飯”,不讓孩子吃“自助餐”,其結果必然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缺失。
因此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為每個學生提供适合的差别化的教育;要适當減少統一的強制性的學習負擔,增加學生多樣化的自主性的學習活動。
來源 | 本文綜合整理自張志勇教授近期系列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