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古至今,人們都對死後的世界充滿各種幻想,在科學還不發達的古代,人們認為人死後有靈魂,會去往另一個世界。
在不同的信仰裡,對于靈魂離開之後的肉身,也有不同的見解。
一般認為,靈魂離開之後,肉身就是一具皮囊。
但也有人認為,經過相應的修煉或者加工,死後的肉體也可以成為靈魂的家。

比如古埃及人确信,靈魂會在死後附在屍體上,如果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靈魂的主人就可以在另一個世界活得更好。
于是古埃及人會用各種香料和防腐措施處理死去法老的遺體,制作成幹屍,也就是木乃伊。
讓法老即便去了另一個世界,也可以統帥萬民。

而在中國古代的傳說中,也有不少得道高僧,由于生前修道有成,死後肉身就不會腐爛,成為所謂的“金剛琉璃體”。
傳說中的高僧是否有金剛琉璃體,我們沒有親眼看到,也無法确認。
不過在河北廊坊的香河,有一位去世的老人,其遺體沒有經過任何特殊處理,卻一直沒有腐壞,身體光滑得像打了蠟一樣。
29年過去了,這位老人現在的樣子仍然跟去世後相差不遠,身體頭發牙齒等等保存得十分完好。
如果金剛琉璃體真的存在,可能就應該是這樣的。
到底發生了什麼?怎麼會出現這樣的奇迹呢?

1992年,周鳳臣隻是香河某村子裡一個普普通通的88歲老人,身體硬朗,待人和善,平常樂于助人,在當地有不錯的名聲。
不過周鳳臣當時的名氣也僅限于村子裡,誰都想不到,她日後會成為震驚全中國的奇迹。
周鳳臣卻似乎對此早就有心理準備,在去世之前的幾天,她曾對自己的親人說出過這樣的話:
“我要幹一件大事,這件事以後全中國都知道,全世界也會知道。”

周鳳臣的孫子楊學強當時聽到了奶奶這句話。
他不明白,奶奶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還不認識字,一輩子也沒有出過幾次香河,能做什麼事讓全世界都知道呢?
想了半天,楊學強最後隻把這話當成奶奶上了年紀後的臆想,沒有放在心上。
幾天之後,老人就去世了,楊學強也親眼見證了,奶奶是怎麼一步一步名揚中國的。

在楊學強的記憶裡,奶奶的奇怪行為,是從一次因病入院開始的。
1992年入冬後不久,周鳳臣的身體就不太舒服,經常咳嗽,還發燒,一點東西都吃不下去。
周鳳臣的家人帶着她去了香河一家醫院進行診斷,當時的醫生為周鳳臣做了檢查,包括胸透和血常規。
在醫生看來,周鳳臣有一些肺部感染的情況,還有心髒的房顫問題。
對于一個88歲高齡的老人來說,這些症狀也算是很常見的了,醫生也開了對應的藥物和抗生素幫助治療。

周鳳臣住了4天院,病情已經有了好轉,本來應該繼續治療,周鳳臣卻無論怎麼勸都不願意待在醫院裡。
沒有辦法,家人們隻好帶着周鳳臣回了家。
住院期間,周鳳臣有過離奇的嘔吐,嘔吐物裡有紅色和黑色蝌蚪狀的東西,不知道具體是什麼。
對于這種嘔吐,醫生也檢查過,查不出來是什麼原因,隻能暫時認為是肺部感染的症狀之一。

在把周鳳臣接回家之後,嘔吐的症狀消失了,也可以吃一點東西了,讓家人們感到十分開心。
原本已經準備為周鳳臣準備辦後事了,現在看來或許老人還能繼續健康過一段日子。
不過這種開心也隻持續了很短的時間,家人們發現老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奇怪了。
比如,之前周鳳臣一直都喜歡吃熱飯,從醫院回來之後,她就再也不喜歡吃熱飯喝熱水。
楊學強遞給她的粥,她隻嘗了一口就說太熱了不能喝,直到放涼了才喝。

那個時候正是寒冷的冬天,是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都不愛喝涼水的時候,88歲的周鳳臣卻一直堅持這樣冰冷的飲食。
幾天之後,不知道是因為病情加重,還是因為吃了涼東西吃壞了肚子,周鳳臣開始腹瀉。
根據她吃飯的分量來說,明顯是不應該有如此大量的排洩物的,家人們感到很驚奇,同時對于老人的身體更加擔心了。

這還沒完,經曆了嘔吐和腹瀉之後,周鳳臣還一直持續不斷地用涼水漱口,讓家裡人用涼水替她塗抹身體,還要用清涼油抹太陽穴。
周鳳臣的家人們不忍心老人在冬天這樣過日子。
可是眼看着老人時日無多,大家也不願意違背老人最後的心願,就照着老人所說,執行了這一系列奇怪的要求。
在這一切之後,周鳳臣從香河來到了北京,住到了自己大兒子家裡,度過了生命中最後的四天。
這四天的時間裡,周鳳臣一口吃的都沒吃,每天隻喝一點點涼白開水。
1992年11月24日晚上十點多的時候,周鳳臣突然說了一句:
“我不需要這個了,我要睡覺了。”
然後就把自己鼻子裡的氧氣管拔掉,離開了這個世界。

對于奶奶這一系列離奇的行為,楊學強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解釋,難道是奶奶上了年紀神志不清了?
可事情還沒完,真正離奇的現象,從周鳳臣去世後才正式開始。
在周鳳臣拔掉氧氣管之後,身邊的家人們立刻摸了摸老人的心跳和呼吸,發現這些已經完全消失,老人已經是去世的狀态了。
不過周鳳臣的遺體所表現出來的樣子,并不像是一個去世的老人。
她神态安詳,身體溫熱,并沒有立刻變得冰冷僵硬。

按照楊學強事後回憶,當時家人們都覺得老人不是去世了,是睡着了,因為跟平日裡睡着的樣子幾乎一模一樣。
這樣的狀态持續了二十多個小時,周鳳臣的遺體依然沒有僵硬,體溫雖有所下降,摸上去卻也感覺有溫度,并非冰冷。
而一般情況下,遺體會在死後幾個小時的時間裡就僵直、冷卻,根本不該是這個樣子。

面對這樣奇特的情況,楊學強和其他家人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有些人認為應該開始下葬,楊學強和另一些人則認為應該繼續觀察。
争執過後,大家勉強同意繼續觀察幾天。
果然,事情繼續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到了周鳳臣去世第七天,楊學強驚奇地發現,老人的指頭竟然開始有了一絲血色。
明明已經去世了這麼多天,為什麼血液還在流動,難道老人真的隻是睡着了?
這樣的念頭在楊學強的腦子裡一閃而過,馬上就被理智否定了
——老人的心跳和呼吸已經停止,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天,絕對不可能活着。

那麼血色又是怎麼回事呢?沒人能搞明白。
過了幾天,楊學強發現,奶奶的身體裡開始流出血水。
整個手掌和小臂都有這種血水的痕迹,這怪異的現象讓大家感到有些害怕,也有些好奇。
血水流出之後的幾天裡,周鳳臣的身體開始腫脹。
腫脹的過程是緩慢的,老人的身體、手腳、面部慢慢變大變腫,變得像個氣球一樣。
楊學強和家人們用手按上去,感覺十分有彈性。
不過這也讓家人們感覺稍微有些親切的感覺,好像周鳳臣的身體又開始變得有質感,仿佛很快就要活過來一樣。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幾天,這十幾天的時間裡,楊學強和家人們又為是否下葬的問題争吵了一番。
還沒争吵出結果,周鳳臣的身體就開始幹癟。
家人們發現這一點時,周鳳臣的身體已經比最膨脹的時候小了好多,皮膚上也出現了莫名液體。
楊學強判斷,這些液體就是原本在奶奶身體裡的東西,之前十幾天之所以會膨脹,就是因為這些液體,現在液體出來了,充氣腫脹的部分就幹癟下去了。

果不其然,随着液體越來越多,周鳳臣的身體漸漸變回了原來的模樣。
去世後一個月,周鳳臣的遺體不僅沒有腐敗,甚至連銀白色的頭發都保持得十分完好,皮膚光滑像打了一層蠟,摸上去有種滑膩的感覺,無比奇特。
從去世,到滲出血水,到充氣腫脹,再到恢複原狀,這一個月的時間,楊學強永世難忘。
他看着奶奶那經曆了一個月仍然沒有腐爛的遺體,做了一個決定——不把奶奶下葬,要保存好這個奇迹。
這一決定得到了一部分家裡人的支持,包括楊學強的弟弟,但也有很多人反對,其中就包括楊學強的妻子。

在楊學強的妻子看來,丈夫完全是瘋了。
她能理解丈夫對奶奶的愛,這樣的孝順讓她很感動。
可是這樣的愛是要有限度的,周鳳臣已經去世了一個月,遺體還放在家裡不下葬,簡直不可理喻。
而在楊學強看來,奶奶的遺體出現了奇特的變化。
不僅沒有腐爛,也沒有任何怪味,所以也沒有影響到鄰居們,根本沒什麼問題。

為了這件事,楊學強的妻子找到了丈夫工作單位裡的同事兼好朋友,希望能管一管楊學強。
實在不行,帶楊學強到精神病院看一看,好歹能确定他的精神健康。
這位同事聽說之後,立刻來到楊學強家裡查看情況。
楊學強看到同事前來,也很高興,馬上給同事展示了奶奶的奇特變化,還拿着奶奶的手臂做了幾個動作。
同事看着幾個動作做下來,大感震驚。
因為周鳳臣的遺體關節柔軟,肌肉松弛,根本不像是已經去世的人,更不像去世了一個多月。

細看周鳳臣的遺體,面容就像尋常老太太一樣,甚至還比一般老人的皮膚更加光滑,像打了一層蠟一樣。
結果,這位同事不僅沒有把楊學強送到精神病院做檢查,反而加入了楊學強。
希望保存周鳳臣的遺體,說不定會有科研價值。
這件事最終傳到了楊學強工作單位的領導耳朵裡。
領導認為楊學強的行為确實不合規矩,有點對老人遺體不敬,希望楊學強盡快下葬。
事情鬧到這一步,鄰居們也都知道了楊學強在家裡保存老人遺體的事情,自然也引發一陣抗議。
這樣一來,領導、鄰居們、家人們都反對,楊學強就沒有辦法繼續在北京保存奶奶的遺體了。
而他實在不甘心就這樣下葬,他回憶起奶奶臨走之前說的話。
或許奶奶口中讓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的大事,就是這樣不做絲毫處理就能屍體不腐的奇迹。
為了讓奶奶的遺願有機會達成,楊學強帶着周鳳臣的遺體去了好多地方藏身,盡可能保存遺體的完整性。

這些地方的條件都不一樣,有的地方濕潤,有的地方幹燥,冷熱也不一緻。
但無論條件如何,周鳳臣的身體一直保持着相對平穩的狀态,這更加堅定了楊學強的決心。
随着楊學強的東躲西藏,知道周鳳臣遺體不腐消息的人越來越多,口口相傳之後便成了一樁奇事。
媒體們争相報道,甚至還有人聯系楊學強,希望采訪。
就這樣,周鳳臣的遺體出了名。
一時間各大報紙都在報道香河老人肉身不腐的奇迹,那個讓全中國都知道的預言終于成真。
楊學強也可以不用再帶着遺體到處借宿,而是回到了香河老家,把遺體安放在了一個小屋子裡。

随着名氣越來越大,參觀人數越來越多,這個小屋子成了很多人慕名前來參觀的“展館”。
楊學強不得不為遺體定制了一個玻璃罩,一是害怕有人觸碰老人遺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二是防止老人身上沾染灰塵不便打掃。
2021年,距離周鳳臣去世已經過去29年,如今老人的身體還存放在香河。
中途經曆了各種環境,沒有特别做什麼防護,老人的身體依然沒有太大變化。

當年幫助楊學強轉移老人遺體的幾個同事,後來也來到村子裡,看望了老人。
根據他們的說法,存放老人遺體的屋子裡沒有什麼特殊的氣味,隻有一股淡淡的油脂味,聞着不像是什麼防腐劑或者藥水的味道。
看老人的身體,也沒有經過處理的痕迹,呈現一種流失了過多水分的狀态。
比起一般的遺體,這具遺體顯得相當有生機。

相比起之前他們第一次看到老人遺體時的模樣,現在的遺體感覺上也差不多,隻有一些小變化。
比如面部的顔色變得更深了,除此之外,身體的方方面面和面容都跟記憶裡沒有區别。
這些不合常理的現象,從前隻有楊學強一家人才能看到,現在老百姓們都可以前來參觀。
很多人隔幾年之後再來一次,發現自己已經變老了不少,老人的遺體卻一點變化都沒有,這讓老百姓口中傳的故事越來越離奇。

有的人說,周鳳臣平日裡積德行善,所以死後有善報,讓她的遺體不會腐壞。
也有人說,周鳳臣年輕的時候得到了奇人異士的真傳,加上平日裡德行不錯,死後修成“金剛琉璃體”,如得道高僧一般。
這些或許代表着老百姓心裡美好的願望,不過專家們認為,還是要從科學角度出發,實事求是地探究一下原因。
經過家屬同意後,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對老人的遺體進行了初步觀察,認為老人并不是像人們口口相傳的那樣,練成了“金剛琉璃體”,而是處于幹屍狀态。

形成幹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西北地區的惡劣自然環境中,有人死亡之後遭到了迅速風化,體内水分流失,就成了幹屍。
不過周鳳臣并不處于那種惡劣環境,去世之前身邊一直有家人陪伴照顧,環境也不錯,還有現代科技幫助養護身體。
那麼唯一能使其成為幹屍狀态的,或許就隻有去世之前,老人的各種出人意料的行為了。

在醫院裡的嘔吐,和回家修養期間的腹瀉,讓老人的身體排出了大量的水分。
後來飲食又相當少,就算喝水也隻喝一點點涼白開,導緻了老人在去世之前身體就處于脫水狀态,為去世後形成幹屍提供了基礎條件。
可是即便如此,也不能解釋老人身體曾經出現過的腫脹現象。
因為那種腫脹并不是尋常的腫脹,而是屍體腐敗的過程。
一般屍體在腐敗過程中,會逐漸形成水泡,水泡變大、膨脹,最後引發深度的腐敗。
周鳳臣老人的遺體很特殊,雖然出現了充氣腫脹的現象,卻沒有持續腐敗,而是在析出體液後慢慢幹癟回原狀,形成了幹屍。

為什麼會這樣?專家學者建議進行更進一步的調查。
這引起了周鳳臣家人的反對,他們認為老人的遺體已經成了一個奇迹,不希望破壞這個奇迹。
經過長時間的溝通,專家們最終獲得了許可,被允許從遺體上獲取頭發、油脂、一小塊肌肉組織。
得到了三個樣本之後,專家們立刻趕回實驗室進行分析。
頭發的樣本裡包含的信息量比較少,專家們沒有獲得什麼有效信息。
但是從油脂裡,專家們發現,老人的遺體并不像人們口中傳說的那樣一成不變,而是在進行着緩慢的代謝。

這些油脂是老人的皮下脂肪,在皮膚收縮的作用下,脂肪滲出了皮膚。
這是緩慢代謝的結果,也是讓老人身體表面如打蠟般光滑的原因。
最重要的樣本是肌肉組織,專家們利用肌肉組織進行了切片觀察,發現每一個細胞裡的細胞漿都沒有了,可是細胞框架還存在着。
這證明了,老人生前和死後确實沒有進行過特殊手段的防腐處理。
可是有某種物質進入了老人的身體,讓老人身體的細胞不會按照普通屍體一樣,被各種細菌和酶分解掉細胞,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老人的身體不會腐爛。

那麼關鍵來了,到底是什麼物質進入了老人的身體呢?
老人已經去世多年,這一點已經無法查明,不過周鳳臣的家人回憶說,老人生前經常喝朱砂水。
周鳳臣年輕的時候跟一個年輕的道士學過一些小技巧,平常會幫助村裡的人治病,大病治不了,小病小災基本都沒問題。
朱砂在中國古代本來就有入藥的作用,周鳳臣每次頭疼或者有什麼不明原因的難受,就會用朱砂泡水,喝下去馬上就覺得舒服多了。
然而現代科學證明,一次兩次食用少量朱砂可能沒有什麼嚴重後果,如果長期攝入,會導緻體内汞中毒。

汞就是水銀,中國古代也确實有過利用水銀幫助屍體防腐的技術,或許這就是老人屍體不腐的原因之一。
那麼是不是隻要喝朱砂水,就能死後屍體不腐呢?答案也不是一定的。
專家認為,周鳳臣老人屍體不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做到其中一項兩項就能完全複現的。
或許,周鳳臣老人是從道士口中得知了修成“金剛琉璃體”的手段。
這些手段是古人經驗的傳承,并不科學,确實經過了實踐驗證的。
而老人心中有了這份信念,一直照着做,最終在各種因素齊備的條件下,才終于讓屍身不腐,達成了聞名全中國的心願。
對于香河老人去世29年肉身不腐的調查,到此也告一段落。
真相隻被解開了一個角,并沒有完全揭開,可能隻有等到以後科學手段更加進步,才能從老人遺體身上發現更多秘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