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

寵物 更新时间:2024-11-23 19:27:10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

黑色一直以來都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而當黑色遇上了貓科猛獸,則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我們都知道,老虎是橘黃色加黑色條紋,獅子是沙黃色,豹子有着漂亮的皮毛,但是這個世界那麼大,卻也有一些個體或者物種與我們平常所見、所知的不一樣。老虎除了常見的以外,也有金色的,獅子也單隻有沙黃色,還有白色,而美洲虎、花豹則有黑化的個體。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2

黑豹


世界上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是夜行性的,它們晝伏夜出,喜歡在晨昏的時候捕獵,也因為這樣,所以很多人向我提出了一個疑問:

若按照進化論來說,“物競天擇,适者生存”,生物會為了适應環境而往更有利的方向進化,那麼基于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是夜行性動物這一現象來說,按理說黑色才是最佳的保護色,非常适合在夜晚僞裝,也更容易接近獵物,可為什麼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數貓科動物,外表都比較華麗,即便是有黑化個體,可數量卻很稀少呢?

黑色的毛發在夜間的确是最佳的僞裝,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某一種适應性改變占有優勢,就忽略其改變的代價,簡單來說不能單單看到黑化變異的好處,而忽略其背後的壞處,或者潛在的缺陷。

這點跟經濟學裡面的“機會成本”有點類似,比如我們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往往會面臨一些選擇,讀研還是工作?當我們選擇工作的時候,就意味着放棄了研究生畢業之後所帶來的效益。

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是自然界裡面知名度最高的一類,尤其是獅、虎這兩種動物,是當今體型最大的那一類食肉動物,加上頻繁在影視作品裡面露臉,在國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全世界含家貓在内現存一共39種貓科動物,整體可以分成兩大類,分别是貓亞科和豹亞科,豹亞科一共7種,分别是豹屬5種:獅、虎、豹、雪豹、美洲豹,和雲豹屬兩種:雲豹、馬來雲豹,其餘的貓科動物全部都歸屬于貓亞科。

這裡分享一個不太冷的知識,那就是貓亞科全部的物種都不能像獅虎一樣吼叫,就算是獵豹、美洲獅這一類看起來較大型的動物也不能。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3

現代貓科動物


貓科動物幾乎占據了食肉界的半壁江山,許多人喜歡它們就是喜歡它們的霸氣,不過,更多人的是則是喜歡它們的外表。

貓科動物中除了細腰貓等少數長得較為難看的之外,絕大多數都有着較高的顔值,比如兔狲,整體看上去就如同一團毛球一樣,十分可愛,可性格又兇猛,形成強烈的反差萌,又比如雪豹,是人們公認的高顔值動物,一身華麗的皮毛曾給它們帶來許多無妄之災。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4

兔狲


現在的貓科動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古食肉類,其中貓形類被認為是所有貓科動物的祖先。後來随着環境的變化,貓形類逐漸演化出幾個分支,但隻有古貓類存活了下來,接着它又分化了三個分支,分别是真貓類、恐貓類、真劍齒虎類;到了第四紀冰河期時,恐貓類和真劍齒虎類相繼滅絕,真貓類得以幸存并最終分成貓族也豹族,也就是當今貓亞科和豹亞科的前身。

随着人類世界的崛起,尤其是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受到了影響,貓科動物也不例外,世界上大多數貓科動物種群生存狀态都不樂觀。

人類世界的發展,奪取了貓科動物們賴以生存的栖息地,不僅如此,還殺肉取皮,比如前面提到的雪豹,早些年的時候狩獵嚴重,大量的雪豹被人們捕殺,隻為了獲取它身上華麗的皮毛,導緻種群數量一度減少,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好在後來随着動物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雪豹也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5

雪豹


貓科動物全都是食肉動物,即便是小型的黑足貓、虎貓也不例外,常以伏擊的方式捕殺其他獵物,是頂級掠食者的代名詞。

在所有貓科動物中,獅子最為特殊,它不僅表現出雌雄兩态,即雄性個體與雌性個體在外形上存在很大的差異,表現出兩種形态,而且還是所有貓科中唯一群居動物,現代獅群大多數由1-4隻雄獅及7、8隻雌獅及其幼崽組成,它們在草原上晝夜捕食。

為何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是夜行性動物?

貓科動物是很聰明的動物,它們不怎麼會冒險去捕捉那些對于自己來說危險性較大的動物,比如獅子不餓的時候不會招惹大象、長頸鹿一類大型的食草動物,老虎也不會打成年公棕熊的主意等。

同時貓科動物也能夠根據獵物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捕食手段,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洲豹,被認為是豹屬裡面的全能手。

它不挑食,齧齒類、有蹄類、爬行類、魚類都是美洲豹的捕食對象,當捕食陸地有蹄類動物的時候,美洲豹跟老虎、豹子等大多數貓科動物一樣,都是咬住獵物喉嚨,等其窒息或者死亡再進食;而捕食水豚的時候,人們發現美洲豹會采取直接咬穿獵物頭骨的方式,更加簡單高效;當捕食龜類時,則采取更直接的方式咬碎龜殼。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6

美洲豹捕食水豚


不過無論貓科動物有多少種捕獵方式,但是它們在習性上卻是大體類似的,大多數貓科動物具有夜行性,少部分如細腰貓主營白晝生活。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差距?

有人說是因為貓科獨居,不像狼群、豺群一樣有團隊優勢,所以夜晚更适合伏擊,不過這隻是人們臆想出來的,大多數貓科動物主要營夜晚生活,是由它們的主要獵物決定的,比如加拿大猞猁最主要的白靴兔是夜間活動的,所以加拿大猞猁也是夜間活動;

非洲野生動物衆多,豹子不分晝夜捕食,而馬來西亞豹子的食物主要是水鹿等有蹄類,受密林影響,豹子捕食的時間主要放在了白天。

不難理解,“物競天擇,适者生存”這一規律在野生動物之間體現地淋漓盡緻,隻有适應了環境,才能夠生存下去。蓋倫蓋蒂大草原上,有着許許多多的野生有蹄類動物,是非洲大草原上最充滿生機的地方之一,這裡的獅子自然是不缺獵物的,所以它們基本上隻捕食肥美的有蹄類,鮮少捕殺其他動物。

而生活在非洲幹旱地區的獅子,獵物數量較少,體型小且多刺的豪豬也成了重要的食物來源,即便是冒着被紮滿臉刺的危險,獅子也不惜代價捕食它們。

亞洲獅也不例外,在馬爾哈裡族遷出吉爾森林保護區之後,亞洲獅的食性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來占比高達75%的牲畜,下降到了隻占獅子食物總來源的25%,可見環境、獵物水平對捕食者的影響有多大,所以貓科動物主營夜間生活也就不難理解了。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7

南非一隻獅子試圖捕食豪豬


哪些貓科動物有黑化的個體?

包含家貓在内全世界已知的39種貓科動物中,被人們發現攜帶有導緻皮毛黑化的基因的一共有15種,分别是豹、美洲豹、細腰貓、薮貓、短尾貓、石紋貓、叢林貓、亞洲金貓、非洲金貓、喬氏虎貓、小斑虎貓、鏽斑豹貓、南美林虎貓、野貓、家貓。而這些動物中,黑豹是最具神秘感和力量感的,但是你知道嗎?黑豹并不是指某一單一的物種,而是多種黑色貓科動物的統稱。

廣義上所有黑色的貓科動物都可以稱之為黑豹,但是在民間俗稱裡面,我們一般不會把黑色的薮貓、金貓等稱之為黑豹。

最常見的黑豹是黑化的花豹,尤其在馬來半島、緬甸、尼泊爾等密林處,黑色的花豹更加常見,在整個物種範圍内,黑化的個體大約占據了11%左右,被記錄下來有野生黑豹的亞種分别有:非洲豹、印度花豹、印度支那豹、爪哇豹和斯裡蘭卡豹;記錄下來圈養狀态出現黑化個體的豹亞種有遠東豹和阿拉伯豹。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8

黑化的非洲花豹


這裡面需要弄清楚的一點就是,在花豹的黑色變異中,也存在有僞黑豹,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正常花豹身上都有黑色的斑紋,而僞黑豹身上的黑色斑紋更密集,就像是融合在了一起,将原有棕黃色的毛發掩蓋住了,黑色占據了主體,看起來也像是一種黑豹,不過仔細看的話,純黑豹身上的斑點幾乎看不清了,而僞黑豹仍能夠明顯看到身上有斑紋。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9

僞黑豹


美洲豹的黑化個體同樣也比較常見,亦被稱為黑豹。由于控制其黑色性狀的基因是顯性基因,所以黑色美洲豹能夠生出正常的美洲豹和黑豹,但是雙親都是正常的美洲豹,就絕對生不出黑色的美洲豹。

另外,如果一隻黑豹中,其等位基因都是顯性基因(如:AA)的話,那麼會比隻有一個顯性基因(Aa)的黑豹顔色更深,将來其無論作為雙親中的哪一方,後代皆為黑豹。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0


知識延伸:白色變異

與黑色變異一樣,白色變異同樣也出現在大貓中,尤其是克魯格獅,更是經常出現白色的個體。白獅由于比正常的獅子更加罕見,正所謂物以稀為貴,白獅在當地是高貴的象征,所以早在上個世紀人們就有計劃的捕捉白獅進行人工培養,并且後面也有計劃地将一批健康白獅投入到野外與野生獅子進行交配繁殖,從而增加野生白獅的數量。

這裡面可能很多人不解,不是說白獅在野外無法生存嗎?實際上并非如此,白獅除了顔色與普通的獅子不一樣之外,其餘的與普通獅子并沒有太大的差别,加上獅子群居,生活的環境大多都是淺色調,白獅生存起來也并非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1

白獅


與黑色的美洲豹不同,控制老虎白色形狀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也就是說白虎的後代不一定是白虎,隻有當雙親都攜帶有控制該形狀的隐性基因時,才有可能生出白虎,所以雙親都為白虎時,其後代也隻能生出白虎,無法生出普通老虎。

在野生環境下,白虎相當罕見,但是在人工圈養狀态下,卻很常見,這主要是經濟利益驅使的,相對于普通虎,大家更容易被稀有的白虎所吸引,從而導緻動物園等大量繁殖,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多數圈養白虎都受到近親繁殖的影響,從而變得有缺陷或者身體素質較差。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2

白虎


白虎基本上隻見于孟加拉虎,身上的條紋仍為黑色,隻是橘黃色的毛發全部變成了白色,除此之外孟加拉虎還有雪白色變種:渾身雪白,身上的條紋淡化,隻剩下尾部的條紋比較明顯,它是白虎的進一步變異,更罕見;

純白變種:身上雪白,看不到明顯的斑紋,被稱為純白虎;

金色變種:橘黃色的毛發變成了橘金色,黑色條紋變成了棕色,腹部、四肢大面積留白,被稱為金虎。

與白獅不同的是,白虎生存能力确實比較低,這不難理解,老虎的捕食場景多發于森林,需要遮蔽物,而白色形狀無疑是一個缺點。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3

其他變異的老虎


黑色變異的利與弊

前面提到過大多數貓科動物都是夜行性的,借助夜色和遮蔽物的掩護下,貓科動物的捕獵成功率能夠提升不少,而在夜間,黑色的皮毛是最佳的僞裝之一,不僅能夠幫助它們更好地接近獵物,同時也能幫助它們躲避天敵。

試想一下,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究竟是黑豹更容易被發現還是普通豹?相信不用我說大家也都有判斷。當然黑色的毛發不僅适合僞裝,且還能調節體溫,畢竟黑色更吸熱。

不過針對于黑色毛發調節體溫這件事情上,究竟是好是壞?我的态度模棱兩可。在非洲生活的雄獅,有着漂亮的鬃毛,尤其是有着黑色濃密鬃毛的雄獅,更受雌獅的歡迎,同類也更加忌憚,當這種雄獅受到其他雄獅挑戰的時候,雌獅甚至會罕見地幫忙,将挑戰者趕跑,目的就是為了留住擁有黑色濃密鬃毛的雄獅,因為在它們眼中,雄獅的這種特征往往被認為是強壯的象征。

非洲溫度較高,日間太陽大,而濃密的黑色鬃毛會吸收更多的熱量,使得雄獅體溫更高,在這種不利因素下雄獅仍能保持健康,就足以說明身體素質過硬,也難怪會受到雌獅的青睐。

所以我模棱兩可的态度正是源于此,黑色的鬃毛對于雄獅本身來說,無疑是不利的,可對于其在求偶、社會生活等方面來說,又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條件,所以該如何取舍?這是一個進化的困境,顯然獅子們已經有了答案。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4

擁有黑色鬃毛的雄獅


黑色變異對于貓科動物在夜晚捕獵和躲避天敵來說的确有好處,但是如果從貓科動物捕獵方式來看,這個好處也并非如想象中的那麼大,相反,黑化所帶來的優勢可以被貓科動物身上的其他優勢所代替。

比如有利于僞裝進而提高狩獵成功率,但是世界上大多數的貓科動物都生活在森林裡面,即便是非洲大草原上的豹等也都生活在有較多樹木區域,它們能夠利用周遭的環境進行僞裝,捕獵方式也有且不限于從岩石後面蹿出,從樹上跳下,從灌木叢中跳出等等,我們看看非洲的花豹、獅子,即便是沒有黑色的僞裝,其狩獵成功率也高達24%和18%,而渾身斑駁的黑足貓,更是高達60%,所以可見不用黑色僞裝,貓科動物在大自然中也不會因為捕獲不到獵物而被餓死。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5

夜色下的黑足貓


說到躲避天敵那就更不用擔心了,大型貓科動物成年後無天敵,小型貓科動物大多靈活會爬樹,一般的猛獸都奈何不了它們。

況且一些小型的貓科動物也并非如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比如歐亞猞猁,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被人們低估了,認為灰狼是它的天敵,猞猁隻有靠裝死或者爬樹才能躲過一劫。可實際上卻是反過來,猞猁尤其是成年雄性猞猁,會定期消滅一些弱勢的狼,以便達到消除競争對手的效果。

歐亞猞猁在其生活範圍内是不允許有灰狼的存在的,一方面是狼群體捕獵動靜太大,會将一定區域内的獵物趕跑,另一個方面則是保證幼崽的安全。

根據白俄羅斯科學研究院在納利波基森林和帕阿澤爾森林的研究數據顯示,猞猁是灰狼幼崽的天敵,同時它也能捕殺成年獨灰狼,但猞猁從來不會去招惹良群,也未見有成年猞猁被狼殺死過。

另外,在同一生境中,歐亞猞猁幼崽的死亡率比灰狼低2-3倍,甚至是5倍,可見在面對比自己體型大的狼時,猞猁種群發展并沒有受到抑制反而能夠抑制狼。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6

歐亞猞猁與狼對峙


同樣的,無論是黑足貓還是虎貓等其他小型的貓科動物,由于在其栖息地中并沒有多少直接專門捕殺它們的猛獸,它們也能夠利用森林、草叢等躲避猛禽的捕食,所以貓科動物也不太需要黑色的體色來躲避天敵。

退一萬步講,雖然成年個體不易受到其他猛獸的捕殺,那麼幼崽所承擔的風險總要大一些吧?事實上大自然早有安排,大多數動物的幼崽顔色都比成熟個體深,比如獵豹、花豹就是,即便是大草原上最強的食肉動物獅子,其幼崽也長有豹子一樣的斑點,适合僞裝,隻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淡化了。

雖說黑色的毛發帶來的好處不如想象般大,但蒼蠅腿也是肉,既然有好處,那麼為什麼貓科動物乃至大多數捕食者都很少見純黑色的個體呢?主要是因為獲得這一特征的代價比較高,簡單來說就是對比之下不劃算。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7

獅子幼崽身上明顯可見斑點


本月18号生物學雜志《PLOS ONE》上一篇報道為我們揭開了貓科動物黑化個體的缺點,那就是有礙于交流。UFSC的生态專家們模拟了貓科動物之間的關聯與交流,發現黑色在夜晚的确是不錯的僞裝,但是同時也帶來了緻命的缺陷,那就是缺少白色斑紋,阻礙了個體之間的交流。大多數的貓科動物耳後、尾尖都有白色的毛發,這些特征對其日常生活和種群發展相當重要,起到了信息傳遞的作用。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8

漁貓耳後的白色毛發很明顯


生态專家莫裡西奧等人的實驗證明了黑化個體在能見度較低的情況下,其信息傳遞與交流被限制了,而耳後有明顯白色特征的個體,受限制較低,甚至沒有受到限制。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認為夜行性動物之間的交流主要依靠聲音和化學信号,視覺信号基本被放棄了,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事實并非如此,視覺信号在夜行性動物的交流中,仍占據很大的比重。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19


大多數動物都有着屬于自己的信息傳遞方式,比如前面提到的白色毛發,漁貓、老虎耳後都有,當它們帶幼崽行走時,若發現危險能夠通過豎起耳朵或者尾巴來警告幼崽。

而獅子雖然身上沒有白色的毛發,但是卻有着與大多數貓科動物都不一樣的簇狀尾巴,同樣能夠起到類似的作用。無論是黑化之後的豹、美洲豹,還是其他小型的貓科動物,都沒有類似的特征。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20

獅子的尾巴


什麼影響了黑化個體的數量?

什麼能影響野生動物的發展,相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環境一定是最大的因素,受環境和獵物的影響,美洲的細腰貓主營白晝生活,能見度很大,黑色個體與亮色個體在信息傳遞交流這方面并沒有太大的差距,但黑色卻能夠使得它們在夜間或者密林中占有更大的優勢,所以世界上大約80%左右的細腰貓都是黑色的,這種比率在貓科動物中是最高的。

環境影響動物的發展,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知識,就拿大象來說,生活在亞洲的森林象,其皮膚褶皺就比非洲草原象少,原因是草原比較熱,大象需要更多的褶皺來保持體内溫度不會過高。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21

黑色的細腰貓


可能有人不解,按理說顯性基因比隐性基因更容易得到表達,老虎控制白化這一特性的是隐性基因,所以其後代白化個體較少,我們能理解,為何美洲豹控制黑化特性的基因是顯性基因,而其後代是黑豹的個體卻依舊占少數呢?

這恰恰是環境的選擇,無論是生活在哪個區域的美洲豹,都是主營夜間生活的,而且它們的捕獵技能很高超,黑色毛發并不能為它們生存帶來太大的優勢,相反卻能阻礙交流。


貓科動物為什麼那麼厲害(貓科動物幾乎都是夜行者)22

普通豹與黑豹的分布圖


另外我們觀察非洲豹與生活在馬來半島一帶的花豹時,會發現黑化的個體主要集中在東南亞一帶,黑花豹在非洲十分罕見,這是為何呢?原來非洲豹不分晝夜地捕食,黑色毛發并不能給它帶來多少好處,而生活在東南亞的豹子,主要在白天活動,情況與細腰貓類似,所以其黑化的概率很高。

總之,動物基本上都是按照适應環境優勢進化的,我們在看某一種特征的時候,不能僅僅看到其中好處,也需要看獲取該特征所要付出的代價,這樣就不難理解為何大多數貓科動物的黑化個體偏少了。

(原創用心的作品,喜歡請個贊,關注我,看更多科學、有趣的野生動物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