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1 12:49:10

心理學:克服強迫症,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都靠這三要點

文,王彥輝(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來文系原創首發,歡迎評論轉發)


近日網友反映有妄想症,但經過比較發現不是妄想,而是有些明顯的強迫思維。

通過今天的問答講解,希望讓讀者朋友明白自我調節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的一些辦法。

網友問:最近比較懵,總是會想一些虛無缥缈的東西,是不是有點妄想症?走在路上,看到過往的人群,會思考我是不是在活着?為什麼時間過得這麼快,昨天,前天,一個月前,怎麼一恍惚就過去了?怎樣才能讓時間停留?怎樣才能活在當下?怎樣才能讓時間靜止?

我們做心理咨詢工作,每天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有些問題比較簡單明白,比如:我抑郁了,怎麼辦?我的孩子厭學,怎麼辦?等等。但是有些問題讓人感覺一頭霧水,不明所以。像上述網友提出的問題,就令人不解,需要從話裡聽出含義來。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1

一、用語義分析法了解話中含義

怎樣從來訪者的話裡聽出含義來呢?一般就是采用語文裡的語義分析法。也即從語義中推測含義,再去印證真假。

例如上述網友說“為什麼時間過得這麼快,昨天,前天,一個月前,怎麼一恍惚就過去了?怎樣才能讓時間停留?怎樣才能活在當下?怎樣才能讓時間靜止?”

一個人感歎時間的流逝,這是正常的,為什麼他要讓時間留住呢?而且一個月轉眼就沒了呢?為什麼對這一個月有如此感歎?是不是這一個月前發生了什麼事令人感歎呢?這樣就引出了他近期發生的事情。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2

所以我們可以問一問:“時光流逝,讓時間停住是不可能的,但當一個人對過去的事情印象深刻時,或者有沒完成的事情,才特别感歎過去的時光,才會希望時光停留。你恐怕也是遇到了印象深刻的事情或什麼沒做完的事情吧。”

“再看你提到‘怎麼才能活在當下?’話裡的意思是現在不能活在當下,那是不是老回憶過去呢?說明有些事令你挂念和不舍,讓你不時回想過去,無法自如地活在當下。是不是這樣呢?如果是,不妨談談過去的事情。”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3

二、核心是合理看待和處理事件

“按一般規律來說,隻有對過去的事情合理看待和處理,才不會那麼挂念和困頓。而你的話裡表達的感情是如此挂念,說明可能有沒能處理好或者處理完結的事,有必要好好反思,做一個重新的處理。”

接下來,網友就會說出他經曆的這件令他挂念的事情,我們一起讨論他在這件事中的想法和做法,看看這件事能不能挽回?如何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如何避免過去的錯誤,如何對待過去留下的遺憾等等。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4

我們做為心理咨詢師說出我們自己對這些事的看法和做法,供網友思考和參考。當我們和他一起把這些問題都想透了,都能夠合理看待,有了合理的處理辦法,這些煩心事就不再幹擾和影響現在的狀态,強迫思維就中止了。

我們推測網友遇到的可能是戀愛情感問題或者工作人際關系問題。咨詢指導就要圍繞着如何合理看待和處理戀愛和工作人際關系問題。我們的推測不是武斷下結論,而是用來征求網友的印證。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5

三、判斷是妄想還是強迫思維

接下來是關于是不是妄想症的問題。

妄想,是想像一個事物,而這個事物是不存在的,當事人卻堅信它的存在。比如被害妄想,當事人堅信有人要害他,而事實上根本沒人害他。

從網友反映的問題來看,他的狀态不是妄想,更像強迫思維,其特點是遇到了令他挂念的事情,内心不停地反問自己,頭腦一直在思考一系列問題,這都是強迫思維的表現,而不是妄想症。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6

強迫者的自我分析

上述分析過程和相關說明,可用于強迫者的自我分析。遇到強迫情況後,要知道強迫的背後一定有什麼令自己為難的事件,因為沒有找到合适的辦法,而采取了錯誤的方法來替代(強迫行為),以及不停地思考方法的狀态(強迫思維)。要合理看待和處理這個背後的事件,才能克服錯誤方法形成的強迫狀态。

強迫行為和強迫思維也意味着強迫者遇到了自己比較難突破的認識和能力局限,自己采取了錯誤的方法,以及自己反複思考而不得出路。所以,此時尋求他人的幫助,顯得更明智。就人生發展來說,能有一個心理老師做自己的參謀,是很有幫助的。遇事經過努力後果斷請教于人,是比較高效的一種思維傾向。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7

心理老師的價值和基本功

在整個咨詢指導過程中,心理老師最主要的價值是什麼呢?就是分析和說明問題的實質,再通過指出煩惱的原因,提出心理老師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供強迫者參考。

所以心理老師的看法就很重要了,心理老師平常的一項最核心的基本功就是,錘煉自己對事物的看法,達到客觀、中正、開放、靈活。如果主觀、偏差、封閉、僵化,就無法對他人産生積極的影響。從另一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會都不要不斷學習和成長,讓自己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逐漸增加和提高,更能提高正确分析事物、處理事物的能力,避免走入各種心理誤區。

強迫思維到哪個程度就是強迫症(心理學克服強迫症)8

所以心理老師要不停地學習、學習,各個方面的知識,都要學。那種認為心理老師不應該有自己看法的流派,就顯得很初級了。那些認為陪伴才是最好的咨詢的人,就更初級了。

你要幫助别人,就要對事物有更寬宏和通達的看法,因為别人想從你這裡得到借鑒,若你沒有更客觀理性的看法,怎麼對别人産生影響?無效的陪伴等于浪費時間,别人真正需要的是切實的幫助,而不是一般的安慰和陪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