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康有為,人們自然而然都會想到“公車上書”和戊戌百日維新變法。那是正史,教科書上講得很詳細,不再贅述,這裡給大家介紹的是晚年康有為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康有為1923年就想在上海創辦一所大學,因經費沒有着落,一直拖到1926年才在上海愚園路創辦起了天遊學院,康有為自任院長。學院登報招生,報名者不過二十多人,大多是江浙籍學子。
康有為為學院主講,每星期授課五個小時,還聘請了教授數人。康有為當時已經六十九,仍氣壯如少年。學院安排上半期講諸天,下半期講文章、書法及各家雜說。康有為講求啟發式教育,每月要求學子寫十篇論文,親自批閱圈點。
國民革命軍北伐,康有為宣布學院停辦,感慨道:“上海各大學人數動辄千百,我院隻有二三十人并不為少。耶稣有門徒十二人,尚有一匪徒在内。今其教遍于天下,豈在多乎。”
康氏頗以教主自居,故借天以說法,所言諸星中必有人物、政教、禮樂、風俗為其絕妙之思想。康氏晚号天遊化人,宅名“遊存廬”。講天文則謂:“地乃日所生,而與水、金、木、火、土、天王、海王星同為繞日之遊星。吾人生于星中即生于天上,為天上人。”
遊存廬,上海愚園路,五開間,中式二層樓房,樓上樓下均有走廊。
又雲:“愚人不知天,隻知有個人,有家庭,則可為家人。或隻有裡阊族黨而不知天,則可謂為鄉人。進而知有郡邑而不知天,則可謂為邑人。又進而知有國土而不知天,則可謂為國兒環遊世界者而不知天,則可謂為地人。”
喜愛相術康有為很相信相貌祿命,并且自己喜愛來相。他認為戊戌變法的失敗主要原因是譚嗣同、林旭等人的形貌上出了問題,因為他們不是開國功臣的“相貌”。
譚嗣同
他談起同胞兄弟康廣仁,說小時候測八字的先生算定康廣仁是“不祿”之相。戊戌事變後康廣仁命赴黃泉,就是最好的應證。那時候康廣仁本可以避開朝廷的追捕,隻因為平素對待仆從過于苛刻,導緻被自己的仆人所出賣,引來殺身大禍。
康有為能夠預知自己的人生終結時間。一九二七年三月十三日,他乘船到青島,臨行前遍視園林,感慨叢生,自稱與上海緣盡了。二十三日康有為果真得病,二十八日逝世。
善待下人與弟康廣仁截然不同的是,康有為善待下人。有一次,康有為在家接待朋友,吩咐仆人泡壺鐵觀音茶。仆人漫不經心地答應後,竟然忘記泡茶這回事了,徑直回房間去睡大覺。康有為等候了很久,也不見仆人送上泡好的鐵觀音茶,就親自到那個仆人房間問他:“我叫你泡茶,你為什麼高卧不起呢?”并沒有一句苛責狠毒的話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