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5月12日上午,“青銅之冠”秦陵彩繪銅車馬二号車啟程運往新落成的銅車馬博物館。據了解,新建成的銅車馬博物館位于秦陵遺址公園内,距離銅車馬陪葬坑原址約240米。新館建成後,不僅可以更好地體現銅車馬的重要價值,解決現有展廳不利于全面展示的問題,更能有效疏導客流,讓遊客舒适參觀。新建成的秦始皇帝陵銅車馬博物館将于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面向公衆試開放,将成為博物院展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
銅車馬制作精巧 被譽為“青銅之冠”
1980年,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封土西側20米處的一個陪葬坑裡出土了兩乘大型陪葬銅車馬,這次運往新落成的銅車馬博物館的是二号車。下面通過短片來了解被譽為“青銅之冠”的青銅器珍品。
銅車馬出土位置臨近始皇陵地宮,說明它極有可能是皇帝的禦用馬車隊。秦陵彩繪銅車馬按照真人真馬真車1/2比例制作而成。 一号車又稱立車,就是立乘的車;二号車又稱安車,是密閉的車輿,分為前後兩室,前室是禦手坐的地方,面積狹小,後室是主人乘坐的地方。2010年,一号銅車馬亮相上海世博園,成為中國館鎮館之寶。
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顧祥虞: 秦始皇出行一定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馬隊,但這個車隻是他的開道車而已,所以可以想象秦始皇那個時候馬隊要更輝煌。
銅車馬整體用青銅鑄造,由3500餘個零部件用鑄造、鑲嵌、焊接、子母扣連接、活鉸連接等多種工藝組裝而成,十分複雜。銅車馬的缰繩結構十分精巧,經過2000多年,依然能夠自然彎曲。
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 顧祥虞: 缰繩的連接都是非常現代的工藝,應該說是科學的工藝。我們現在人的手表、項鍊的銜接跟這個部件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兩輛車的傘蓋厚度僅0.1—0.4厘米,整體用渾鑄法一次鑄出。即使在今天,要鑄成這麼大而薄、均勻呈穹窿形的銅件也非易事。至今銅車馬上的各種鍊條仍轉動靈活,門、窗開閉自如,牽動轅衡仍能載輿行使。
秦陵銅車馬是我國出土文物中駕具最全,制作最精的青銅器珍品,被譽為“青銅之冠”。
來源:央視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