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級戰列屈指數,總共加起來也就5艘船,大共大拿壓碼頭還有大屈和大猴,大和作為你遊唯一指定大口徑460戰列艦,隻有9門主炮,而且龜速機動加上幾乎為0的防空,小編不是那麼喜歡用,而且WG設計的其他圖紙船一個比一個變态(蒙大拿我懷疑是美國設計的太詳細了,WG不好魔改),尤其是大選帝侯這艘船,12根管子,口徑420,而且還是一艘10W血的大肉盾,小編覺得有點厲害。
大選帝侯幾乎完全由WG自行設計,參考了德國H級戰列艦的406主炮和420主炮,裝上了一身128雙聯副炮的産物,12門420主炮在口徑上完全碾壓了蒙大拿的406口徑,甚至也能跑到30節高速,所以說好的WG德黑怎麼德國戰列比美國這麼厲害?
主炮可選406口徑以及420口徑,406炮比420裝填更快彈速也更快但是傷害低,我覺得大部分人應該都是用420口徑的,畢竟大口徑傷害高而且穿深足。因為德系普遍使用的是輕彈所以彈速高達800,但也因此傷害不足。
但是作為比大拿粗又快的平衡,大選帝侯炮彈散布比較神經,再加上遠距離彈速穿深的衰減,大侯不适合打遠距離目标。
同時德系的副炮特色到了大選帝侯終于達到了巅峰,單側10門128炮和4門150炮,副炮流加點射程可達11.6 km,同時大侯的副炮HE也享受1/4的穿深,但尴尬的是128副炮穿深剛剛好不能擊穿32 mm船殼,可以考慮學一個IFHE。
大選帝侯船體非常長,大概WG也為了追求“真實”,大管子炮就得大船裝,大侯的血量也就因此上升到了10W 的水平(大和:要我學生存專家嗎?)。
不過船體過長也有壞處,大侯的轉彎半徑居然有1000多米,轉舵時間也有19秒。神奇的是蒙大拿雖然更短,轉舵時間卻有22秒,我看不懂這算什麼平衡(别問,問就是迫害蒙大拿)。如此遲鈍的轉向使得大侯非常容易吃魚雷,而且大侯沒有什麼防雷帶,所以玩大侯一定要多注意對面驅逐艦的位置。
德戰的防禦自然沒的說,大侯從頭到尾都被厚厚的鋼闆所覆蓋,船頭除了很小一部分,其餘全都是60 mm船殼,即使是460也無法擊穿,但是船殼太厚也導緻了其他戰列艦打哪兒都是半傷區,大侯一旦稍微漏腰就刷刷掉血,不漏腰又不能齊射,這也是大侯糾結的一點。同時也不知道WG的模型怎麼設計的,航母的AP航彈砸上去非常疼,這一點真沒法處理,隻能抱團撐防空了。
總的來說,大選帝侯既然副炮NB,而且主炮神經,盡可能的拉近交戰距離才能打高傷害。厚船殼厚甲闆對普通HE的抗性還不錯,而賣頭沖鋒又能免疫包括460在内的一切穿甲彈,再利用好德味兒黑科技水聽,經過小編實戰測試,即使是W按到底隻沖不回頭至死方休的玩法也能打出10W的輸出,并起碼幹掉1艘巡洋艦,當然1換1的玩法并不賺,還是要注意走位保命才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