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貓還是狗?我們的認知是否過于閉合了?| 聚焦與遠眺 第三篇
這是桔梗在“談判思維”的第661篇推文。
全文共2436字,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
1 引言
這又是一個有關愛因斯坦的故事。
有一天,一個水電工被派到愛因斯坦家裡做維修工作。
愛因斯坦開門迎接了這名水電工,并帶着他在自己家裡戶外兜了一圈,了解一下大緻情況。
在走過書房的時候,水電工看到愛因斯坦的書房裡,擺着一排一排的書櫃;
他感歎道,
這麼多的書啊!這要是我...這輩子都看不完啊......
愛因斯坦聽了後一愣,轉而笑道,
其實,這裡的大部分書,我一頁都還沒翻過......
這話說完,愛因斯坦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進而解釋道,
嗯,因為我讀書的速度很慢......
水電工有些疑惑,問道,
您是出了名的知識淵博啊,您讀書慢?打死我都不信......
愛因斯坦笑了,搖搖頭說,
因為當我讀到一段文字,而有些想不通的時候,我會放下它,直到我想明白一些後,才會打開它繼續讀下去。
美國馬裡蘭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阿裡-克魯格蘭斯基,用一生的研究,提出了兩個心理學概念;
一個叫“認知閉合需求”,另一個叫“認知複雜需求”。
“認知閉合需求”非常普遍,它指的是,
人們對摒除對某項認知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有強烈的需求。
簡單來說,具有這種需求的人,對模棱兩可的判斷非常厭惡,喜歡清晰明确的結論。
到底該買哪一件款式的鞋子?
到底該吃麻辣味的?還是十三香的?
到底是考慮事業?還是家庭?
到底該選擇三名面試者中的哪一個?
到底該讀哪一個專業?
無論是生活或工作中的哪一個判斷,我們總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思考;
但如果就是得不出結論,思考多久才算“深思熟慮”呢?
這種沒有止境的思考,對我們的大腦是一種折磨;
因此,大多數時候,我們會在某一刻做出一個結論;
盡管我們并不确認這個結論真的正确,但此時有一個結論,卻能讓我們結束痛苦。
而“認知複雜需求”,則正好相反;
具有這種需求的人,可以接受、甚至渴望保持認知的不确定性或模糊性。
比如,愛因斯坦,他異于常人的特征中,“認知複雜需求”,恰恰就是其中一個;
他可以讓每一本書、每一個認知節點的思考,停留在那裡,給自己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去思考;
他并不厭煩思考帶來的複雜與勞累,甚至享受其中。
我們當然不敢奢望去和愛因斯坦的大腦相比,但我們至少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
我們的認知是否過于閉合了?
2 閉合與複雜我們依然在“聚焦與遠眺”這個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維方式啟發自牛津大學的實驗心理學研究。
這也是“模糊談判論”的第三個系列推文;
在我們認知這個世界的時候,“聚焦”可以讓我們的視野變得精細,“遠眺”則可以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模糊;
精細,意味着我們渴望明确,渴望認知的閉合;
希望有一個非黑即白、毫不模糊的選擇,是人的天性,它可以被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所解釋;
當原始人在草原生活的時候,旁邊草叢的異響聲意味着什麼?
是猛獸在悄悄靠近埋伏嗎?
或者隻是大驚小怪的一陣風?
如果原始人的大腦習慣,是對這個判斷“深思熟慮”,那他肯定無法在自然選擇中生存下來;
因為“管它是不是猛獸”,迅速做出逃離反應,是生存率得以大大提升的關鍵。
所以,“避免深思熟慮”才是生存的竅門;
作為原始人的後代,我們的基因裡,寫滿了這樣的竅門。
我們依賴于在生活經驗裡繼承下來的所有“迅速判斷”,并非常習慣于繼續秉持下去。
可回到今天的社會,我們面臨的判斷,已經不再是草叢裡是否有獅子老虎這樣的問題了;
更加瑣碎但複雜的判斷,在“迅速判斷”的習慣下,帶來了問題,比如偏見;
因為我們不做“深思熟慮”,而“迅速判斷”,所以才會以貌取人,才會剛愎自用,才會張口就來。
3 貓還是狗?1940年,美國伯克利大學的心理學家,弗倫克爾-布倫瑞克教授,做了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
實驗内容是,向實驗者逐一展示幾張非常類似的動物素描圖;
比如,
圖一是非常确定的、毫不模糊的貓科動物;
圖二是模棱兩可、模糊而不确定的“動物”,既有些貓科特征,也有些犬科特征;
圖三是非常确定的、毫不模糊的犬科動物;
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測試受試者,從第幾張圖開始,認為自己看到的已經不再是“貓”,而是“狗”了。
受試者中,既有非常喜歡明确、反感模糊的“認知閉合”類型,也有能夠接受不确定性、不讨厭模糊性的“認知複雜”類型。
結果非常令人震撼。
圖一,對兩種類型的人來說,都毫無歧義,這是隻“貓”;
圖二,讓“認知閉合”類型的人,顯得有些痛苦,但依然堅決認為,這還是隻“貓”;“認知複雜”類型的人,認為都像;
圖三,“認知複雜”類型的人,可以輕松地判斷出“狗”,但“認知閉合”類型的人,盡管更加痛苦,但依然咬定,這還是隻“貓”!
更有趣的是,
如果把三張圖的順序反過來,則“認知閉合”類型的人,依然從頭到尾很堅決,但這次卻一口咬定都是“狗”。
這個實驗似乎在告訴我們,
當我們的認知過于閉合,我們看待世界的焦距就會失靈,失去聚焦與遠眺的靈活性。
4 測試一下想知道自己是什麼類型?
下面這些測試或許可以幫你略微了解一下;
對于每個問題,都有四個選項:
強烈同意( 3分)
同意( 2分)
不同意( 1分)
強烈不同意( 0分)
一,
和朋友去飯店吃飯,我通常是第一個決定吃什麼的人。
二,
如果我打電話給朋友,通常我會等“嘟”聲響七次都沒人接才挂斷。
三,
我是一個做事有計劃的人,不喜歡随意而行。
四,
一旦我下了決定,很難有人能改變我。
五,
如果身邊有電話在響而沒人接,會讓我十分焦慮。
六,
我每天在家裡的時間非常規律,按部就班。
七,
我喜歡事情一清二楚,界限分明,我讨厭模棱兩可的事情。
八,
如果一個電影我看了一半就沒有了,我會十分想知道結尾,哪怕有人直接告訴我都行。
九,
沒完沒了的長期談判不是我的風格,我喜歡短平快。
十,
我讨厭意外的事情,哪怕是“生日驚喜”,也不喜歡。
這十道題的滿分是30分,你可以自己計算一下;
如果總分在0-11分,說明你是一個典型的“認知複雜”類型的人,思維開放且靈活自由;
如果總分在12-17分,說明你勤于思考,且善于思考,盡管有時候你會暫時停下來;
如果總分在18-22分,你是一個認知平衡的性格;
如果總分在23-28分,建議你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思考,先别急着下結論;
如果總分在29-30分,強烈建議你多換位到對立視角去看看、去想想。
5 小結聚焦與遠眺,閉合與複雜。
在我們的認知世界裡,變焦的功能壞了,還是該盡早修一修,你說呢?
-
這裡是“談判思維”!
“聚焦與遠眺 第三篇” 待續
--- 桔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