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深刻地感受到幾乎所有的科室病房裡充斥着各種負面情緒:憤怒、沮喪、躁動、焦慮、敵意、緊張和恐懼。很顯然,這些情緒中有許多源于痛苦!——這是疾病,尤其是在某些癌症科室裡,帶來的身體疼痛和因害怕死而産生的情感痛苦,這些情感上的痛苦會因身體上的疼痛而加劇。
在我多年的臨床護理工作中,作為護士,據我的觀察,病人的反應往往就是兩種,不是憤怒地爆發,就是沮喪地退縮。
憤怒是反抗命運的呐喊,也是在請求幫助;
沮喪是對同樣痛苦的另一種反應方式。
許多人都在找尋快速解除痛苦的捷徑,但擺脫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經曆痛苦。
有一次,在我臨床護理工作中,曾經有一個老年癌症患者,疾病基本上向她宣判了死刑,她憤怒、痛苦,她私下裡向我抱怨說,她的疼痛不按時間表來。有時候這種情緒就向我們醫務人員身上宣洩,讓醫院的工作人員日子一直都不好過。
"小心點兒。"我的同事就經常這樣叮囑我,“她會無緣無故地把你臭罵一頓。“這個患者甚至經常和她的醫生争吵,對護士大呼小叫,威肋護工,把她的食物托盤扔在地闆上,讓很多家屬都感到無奈而掉眼淚。她甚至對自己家人的态度都很惡劣,惡劣到她的家人都很少來探望。她的女兒發誓再也不帶外孫們來看她了,因為她隻知道沖他們大喊大叫。當我第一次對她進行護理查房時時,有幾個護士都警告我說:"小心點,她是個很難纏的人”。
其實,多年的臨床護理經驗,這種事我見得多了。
作為一名專業的臨床護士,專業素養要求我們在工作中,盡量不要給病人貼标簽,但在實際中,遇到各種“難纏”,不遵從醫囑的、不聽話的病人時,人性的耐性使之,往往并非如此。某個病人有一天心情不好,也許是因為那天他剛知道診斷結果不好,也許是因為他很痛苦。不管出于什麼原因,他發現當他對護士發火時,他就被貼上了“憤怒"“容易激動”或者“不配合”“難纏”的标簽。
往往結果就是接班護士聽到這事,就會盡量避開這個病人。一旦醫生們知道這個病人是個問題人物”,他們的查房就會簡短而敷衍,這隻會讓受驚的病人更加心煩意亂。
這個循環持續下去,病人就會感到被孤立、驚恐,會比以往更加生氣。
有些病人不是生氣,而是沉默不語,呈抑郁狀态。我們大多不喜歡這種抑郁,因為在我們看來,它意味着某人已經放棄了生活。醫生和護士經常說“病人很抑郁”,好像這是一件不好的事對于那些身患絕症的人來說,對于那些處在極度痛苦之中、正在考慮向他所知道的和所愛的一切告别的人來說,抑郁是一種自然的反應。
然而,就像我們害怕憤怒一樣,我們也害怕抑郁。我們躲避它,我們想幫助他人迅速“振作起來”",最好讓人們與他們的抑郁相處,接受它,給它時間,關注它,讓它順其自然。它既不能被“修正”,也不能被禁止。
臨終階段當然是抑郁的,躺在床上,面對絕症,臨終的患者失去了幾乎一切: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力量,還有他們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病人失去了對未來的夢想。也失去了許多機會,不能再看我們的孩子或孫子們在足球場上踢足球、從學校畢業、結婚、生子和逐漸老去。“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兒孫忘不了”。
而重症病人唯一剩下的就是她們的感覺和情緒。不管是焦慮、害怕、退縮、抑郁、敵視還是緊張,這些反應都是臨終病人自己的。
他們都需要表達它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