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教育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

教育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0-15 12:31:06

教育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⑤】,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育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教育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應在審美文化和教育上下功夫)1

教育學中審美教育的核心

【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⑤】

作者:王傑(浙江大學人文學部副主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

近日,某娛樂明星的負面新聞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讨論。聯想到近年來娛樂圈和“飯圈”各種負面新聞頻發,我們發現畸形的審美活動已經影響到社會文化的發展。因此,在審美經驗碎片化和消費化的當代社會,從審美層面對粉絲文化和偶像經濟進行綜合治理,引導文藝創作乃至社會文化走向健康審美,應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議題。

當今世界,資本活動和商業邏輯對社會審美機制産生了深遠影響。在大部分文藝工作者堅守審美活動的最高人性意義、将創作目的指向社會未來的同時,也有一小部分人打着“日常生活審美化”和“生活美學”的旗号,把審美經驗從完整、全面、深刻的狀态,轉變成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膚淺狀态,把審美活動從人類精神和情感的最高境界,下降為某種自戀性的情感認同和情感發洩。這種指向動物性的欲望和個體性的感官娛樂在媒體傳播的過程中,往往以“美學”包裝自己,營造一種審美幻象,對受衆産生誤導。

粉絲文化和偶像經濟就是這種審美幻象的典型形态。在經紀公司包裝、平台宣傳、各方資本合力打造之下,一個個形象上年輕、個性、時尚的“偶像”脫穎而出,吸引無數粉絲,形成所謂“飯圈”。這些粉絲大多是青少年,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追星”過程中,他們往往放棄自己的主體性情感,将自己的生命意義無條件投射到“偶像”的符号性形象上面,以期在感性生活層面達到“共享”“共情”的共同體狀态。殊不知,他們所迷戀的“偶像”虛有其表,隻是一個審美的空殼。這些包裝炒作出來的“偶像”通過各類節目、影視劇、媒體采訪、社交媒體等形式頻頻曝光刷存在感,不遺餘力地展現外在形式美,營造出一個個光鮮亮麗卻沒有現實意義的審美幻象。随着青年消費群體的崛起,中國偶像産業得到迅猛發展,靠着顔值和流量相結合的審美經濟大肆斂财。據業内人士估算,中國偶像市場總規模預計在2022年達到1400億元。

在這一過程中,粉絲群體不隻是消耗金錢、時間和情感,還有審美能力和審美價值判斷力的下滑。由于長期浸泡在審美幻象中,審美認知能力下降,逐漸失去正常的審美能力,越來越難以體驗到人性的豐富性、精神的高尚性和具有情感神聖性含義的審美經驗。他們“三觀跟着五官走”,為了追捧維護自家“偶像”,不惜互撕謾罵、造謠攻擊,人肉搜索、侵犯隐私,攀比炫富、奢靡享樂,刷量控評、幹擾輿論。這些以醜為美、以惡為善的行為,進一步削弱了受衆尤其是青少年群體的審美能力,成為當代粉絲文化惡性循環的文化基礎。

健康的審美活動應以審美經驗的積極健康及其完整性為目标。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審美環境的治理,在審美文化、審美教育等方面下足功夫,以審美的感性形式将具體的中華美學精神和當代美學精神内化為人們的文化心理結構,促進健康的社會審美機制形成,從而使個體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比如,在政策層面,一方面,應大力扶持引導健康審美的優秀文藝作品;另一方面,嚴格控制宣揚顔值崇拜觀念、誘導粉絲不良行為的内容流出。政府、家庭、學校等社會各界還應共同努力,加強社會審美教育,為青少年塑造美好心靈保駕護航。挖掘德藝雙馨的優秀青年形象,對他們自覺提高學養、涵養、修養,引領風尚,奉獻人民的事迹進行宣傳報道。推動粉絲與偶像之間形成共同成長、良性互動的模式,使“飯圈”能夠向陽而立、向善而行。總而言之,隻有在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中,在個體審美能力達到較高境界之時,審美活動才能成為我們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礎。

《光明日報》( 2021年08月09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