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傳播文明新風理念

傳播文明新風理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30 05:33:25

傳播文明新風理念?眉戶戲,俗稱為“迷糊”“曲子戲”,傳入青海已逾百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西灘鄉的邊麻掌村,每當眉戶戲開演,十裡八鄉的村民們便聚集在戲台子前,聽着曲子,樂在其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傳播文明新風理念?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傳播文明新風理念(讓文明新風接地氣)1

傳播文明新風理念

眉戶戲,俗稱為“迷糊”“曲子戲”,傳入青海已逾百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西灘鄉的邊麻掌村,每當眉戶戲開演,十裡八鄉的村民們便聚集在戲台子前,聽着曲子,樂在其中。

2017年開始,邊麻掌村眉戶戲業餘劇團以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為切入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盤活”非遺文化。

劇團負責人張發旺說,針對部分群衆存在鋪張浪費、封建迷信、婚喪嫁娶大操大辦等不良習俗,他們編寫了《高額彩禮》《老來難》等揭露不良風氣的新劇目,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75歲的雷友忠是眉戶戲的忠實“票友”,他說:“相比村幹部上門宣傳、村裡開會一闆一眼地講政策,大家更樂于接受眉戶戲的宣傳方式,村裡上到80歲的老人,下到上學的娃娃都能看得懂。”

“眉戶戲是當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群衆接受度高。”張發旺說,村民平時出門打工、忙農活難以集中,給農村政策宣講帶來了一定難度,而戲劇表演恰好解決了這些問題,“把政策宣傳、鄉風文明建設融入劇本中,不僅讓村民們聽得明白,也豐富了農村文化生活”。

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當地從老黨員、老幹部、老模範中選拔人員組成“三老”宣講團,把黨的方針政策從會議室搬到百姓的家門口,讓“大道理”接地氣,深受群衆歡迎。

今年70歲的老黨員薛德禮退休後想要繼續發揮餘熱,5年前通過社區推薦加入宣講團,如今是“三老”宣講團的負責人。

“祁連縣少數民族人口比例高,各民族之間風俗習慣不盡相同,宣講團必須要彎下腰、俯下身,才能做好工作。”薛德禮說,平時宣講過程中,他注重把會議文件轉化為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從不照本宣科。

在祁連縣峨堡鎮白石崖村,“彩禮”的壓力一度讓藏族小夥桑德海愁眉不展。

“高額彩禮會給新人帶來經濟負擔,嫁過去就要面對沉重的債務。真愛不能和彩禮畫等号。”在宣講團和村幹部的多次勸說下,女方銀木措的父母終于同意舉辦“零彩禮”的婚禮。

這場特别的婚禮,沒有豪華的迎親車隊,也沒有披紅挂綠的彩禮和陪嫁,拉開了當地推進移風易俗,實行“零彩禮”新風尚的帷幕。

今年9月,在青海省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塘川鎮五上村,村民韓占雲為父親韓錄林舉辦葬禮,治喪儀式一切從簡,時間大大縮短。

“以前我們這裡結婚喪葬都要請客擺席,大家都想把事情辦得風光一點。”韓占雲說,自己起初也打算為去世的父親辦一場“像樣”的葬禮。

五上村黨支部書記朱印得了解情況後,和村兩委幹部來到韓占雲家中,向家屬講解移風易俗相關條例和村規民約,引導家屬喪事簡辦。

“經過幹部引導,我們遵守移風易俗條例,服從疫情防控大局,不組織親友聚集吊唁。”韓占雲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經濟負擔。

在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曾經名目繁多的人情禮金不僅影響社會風氣、造成鋪張浪費,也給群衆帶來很大負擔。

2020年,海東市出台并施行《海東市移風易俗促進條例》,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起到很大作用,也為青海其他地區推進移風易俗立法提供了有益探索。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