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也稱月經失調。婦科常見病,表現為月經周期或出血量的異常,或是月經前、經期時的腹痛及全身症狀。病因可能是器質性病變或是功能失常。許多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高血壓病、肝病、内分泌病、流産、宮外孕、葡萄胎、生殖道感染、腫瘤(如卵巢腫瘤、子宮肌瘤)等均可引起月經失調。
每一位女性的月經周期都有自己的規律,在常年的日積月累中都有自己的體會,一旦出現月經周期、月經時間、月經量的改變就會察覺出來。
月經不調主要是心理因素和病理因素兩類生理因素有:
1、情緒異常。長期的精神壓抑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都可導緻月經失調或痛經、閉經。
2、寒冷刺激。女性經期受寒冷刺激,會使盆腔内的血管過分收縮,可引起月經過少甚至閉經。
3、過度節食。造成大量脂肪和蛋白質的消耗,緻使雌激素明顯缺乏,影響月經來潮。
4、嗜好酒煙。煙霧中的某些成分和酒精可以幹擾與月經有關的生理過程,引起月經不調。
病理因素有:1、神經内分泌功能失調。主要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不穩定或是有缺陷,即月經病。
2、卵巢問題。女性月經不調一般因為卵巢黃體功能不好,常表現為周期縮短,或者月經量多。
3、器質病變或藥物等引起。包括生殖器官局部的炎症、腫瘤及發育異常、營養不良;顱内疾患等。
4、其他内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肝髒疾患;血液疾患等。
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現象,不但要承受頭痛、腹痛、色斑、炎症等疾病的困擾,還要忍受五花八門的月經症狀:
1、月經提前。月經提前指月經周期縮短,短于21天,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屬于排卵型功血。
2、月經延遲、閉經。月經錯後7天以上,甚至40~50天一行,并連續出現兩個月經周期以上。
3、月經延長、月經量多。月經周期正常,經期延長,經期超過7天以上,甚至2周才幹淨。
4、月經稀少。一次月經血量少于10毫升或少到連兩層紙都濕不透,就算月經過少。
5、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提前或延遲,周期或短于21天,或長于35天。
月經不調可不是小毛病有些女性朋友認為月經期不規律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大驚小怪,自己買點藥吃就能解決。其實此言差矣,專家警示,如果是内分泌因素、卵巢因素或者其他器質病變等病理因素導緻的月經不調一定不要贻誤病情,因為這些因素正在侵蝕您的生育能力。
如果您無法判斷月經不調是否病理因素所導緻,建議到專業醫院求助醫生。
西醫上治療月經不調,通常會根據問題所緻原因,采取激素藥物或手術等方式治療。
中醫上根據女性“月經”這一特殊的生理現象,人為地将治療周期分為月經前期、月經中期、月經後期,針對月經周期各個不同階段的生理變化而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在具體實踐中,根據月經周期、子宮内膜、卵巢的不同變化又分為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月經期,根據各期的生理變化分階段用藥,将中醫的辨證和西醫的辨病相結合,以中藥治療為主行個性化具體治療。
(此處已添加醫療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