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學科要求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學科要求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7 17:24:42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學科要求?教育部日前印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方案》),啟動第三周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根據《方案》,監測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監測學科領域主要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心理健康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監測語文、藝術、英語,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學科要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學科要求(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升級)1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學科要求

教育部日前印發《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方案(2021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方案》),啟動第三周期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根據《方案》,監測對象為義務教育階段四年級和八年級學生。監測學科領域主要包括德育、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與健康、藝術、勞動、心理健康每個監測周期為三年,每年監測三個學科領域。第一年度監測數學、體育與健康、心理健康,第二年度監測語文、藝術、英語,第三年度監測德育、科學、勞動。

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對照《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和義務教育課程标準(或指導綱要),主要開展學生發展質量和相關影響因素監測。

——學生發展質量監測。圍繞學生全面發展要求,重點監測學生德智體美勞教育質量狀況。德育主要監測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行為規範以及基本國情常識掌握情況等。語文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情況、閱讀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等。數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運算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英語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情況,閱讀、寫作等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等。科學主要監測學生掌握科學基礎知識和思維方法情況、科學探究能力等。體育與健康主要監測學生身體形态、機能、體能狀況以及健康生活習慣等。藝術主要監測學生掌握藝術基礎知識情況,通過藝術作品和活動感受美、表達美的能力,審美趣味和審美格調。勞動主要監測學生勞動觀念、勞動知識和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等。心理健康主要監測學生情緒、人際交往等發展狀況以及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等。

——相關影響因素監測。調查影響學生發展質量的相關因素,如各學科領域的課程或教育活動開設、學生學業負擔、教學條件保障、教師配備、教育教學、學校管理以及區域教育管理情況等。

根據《方案》,監測辦法為組織專家研制測試卷、相關因素調查問卷以及表現性測試工具。測試卷監測學生在有關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重點關注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關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影響學生發展水平的相關因素,分為學生問卷、教師問卷、校長問卷、區縣教育管理者問卷等。表現性測試工具用于體育與健康、科學、藝術等學科領域,通過學生現場項目參與和演示,監測運動、操作、演唱能力等。

根據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和學生量大、面廣的特點,采取分層不等概率抽樣方法,分三個階段進行抽樣。其中,根據人口總量、經濟發展水平和教育發展狀況,在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抽取樣本縣(市、區),占全國總縣數十分之一左右(每年約340個)。根據地理位置、城鄉分布、學校類型等因素,采用按規模成比例概率抽樣方法,在樣本縣(市、區)抽取樣本學校,原則上每個樣本縣(市、區)抽取12所小學、8所初中。在樣本學校随機抽取學生,原則上每所樣本小學抽取30名四年級學生、樣本初中抽取30名八年級學生,樣本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為了保證測試操作規範,所有樣本縣(市、區)、樣本校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開展統一測試,測試總時長為一天半。測試安排在本校,嚴格按照規定程序進行。綜合考慮學習内容的完整性和便于組織測試等因素,原則上每年測試時間安排在5月下旬

根據課程标準和學生答題的實際表現,對學生學業水平進行等級劃分和具體描述。參照國際監測通行方式,結合我國教育教學實際,将學生學業表現劃分為水平Ⅳ(優秀)、水平Ⅲ(良好)、水平Ⅱ(中等)、水平Ⅰ(待提高)四個水平段。

有關數據分析,《方案》明确,在監測數據掃描錄入基礎上,經過數據清理、跨年對比、數據鍊接等環節生成監測數據庫,運用多種統計分析方法深入挖掘數據,形成監測結果。根據報告目的、内容和閱讀對象的不同,主要研制形成國家監測報告、分省監測報告、區縣監測診斷報告、政策咨詢報告四類報告

其中,國家監測報告呈現全國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發展水平的總體狀況、影響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以适當方式向社會發布;分省監測報告分省(區、市)呈現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省(區、市)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該報告主要供省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區縣監測診斷報告分縣(市、區)呈現學生在各監測學科領域的發展水平、影響該縣(市、區)學生發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以及相關分析,診斷教育質量問題。該報告主要供縣級人民政府和有關教育部門使用,供學校改進教育教學參考;政策咨詢報告針對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結合一線教育實際深入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該報告主要供有關領導和部門參閱,供地方調整教育政策參考。

監測結果主要用于服務決策咨詢、督促問題改進、支撐督導評估和引領質量提升。

專家解讀:

國家監測将黨和國家有關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針政策融入監測内容和指标,檢驗各地的落實情況及成效,有助于引導各地準确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及時轉換工作重點。同時通過監測義務教育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深入分析制約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因素,有利于督促和指導各地集中精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找到着力點,精準服務高質量發展。——北京師範大學校長、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主任 董奇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在以下方面做出探索:一是改進結果評價。完善監測指标工具,突出能力素養導向,探索形成能準确反映學生課标達成情況及能力發展狀況的結果評價形式。二是強化過程評價。聚焦影響學生發展結果的教育環境性和過程性因素,加強學生發展結果與教育過程性因素的關聯分析。三是探索增值評價。通過對國家和地方不同年份學生發展結果的縱向比較,着力反映教育質量的變化狀況。四是健全綜合評價。加強監測結果的綜合研究,力圖全面分析德智體美勞所有學科領域監測結果,形成對國家和地方教育質量狀況的整體評價。——東北師範大學原校長、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學科專家 史甯中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半畝方塘工作室】,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