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7 16:31:39

“氣”這個字,是我們現在現實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個漢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離不開這個字的使用,并且這個字的字意很多。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小學課文裡的杞人憂天)1

傳統文化裡的“氣”,是一種形而上的存在

比如,中醫學常用“氣血”這個詞,“血”是一種可見物,比較容易理解。那麼無色無味、無形、又沒有體積重量的“氣”是什麼?這種肉眼不可見,無法用當代科學手段觀測的“氣”真的存在嗎?

在現代科學裡“氣”一般指的是氣體、空氣,那麼傳統文化裡的“氣”是什麼?總感覺一句話兩句話說不清楚。因為“氣”在傳統文化中,更多的是形而上的哲學含義。提到傳統文化中的“氣”,我們普通人想到的可能有“氣功”、“精氣神”,“貴氣”,“元氣”等相關的詞彙。

關于“氣”的論述,在傳統文化中多用“炁”這個字。氣的概念來源,最早可以追溯到道家的學說,也有說源于《易經》。氣論,現在仍然廣泛應用于醫學界并有所繼承發展,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小學課文裡的杞人憂天)2

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對“氣”的共同認知——無處不在

那麼,幾千年來傳承至今的“氣”在先秦時期,是如何描述的呢?其實,對于“氣”的理解,在“杞人憂天”這篇小學課文用一句話講述得清晰明白。

“杞人憂天”的故事節選自《列子·天瑞》,我們一起來看看其中對于天的描述一句,把“氣”的内涵,說得非常透徹。

天,積氣耳,亡處亡氣。——《列子·天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是由“氣”所形成的,到處都是氣。沒有沒氣的地方。其中,“亡”通“無”。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小學課文裡的杞人憂天)3

上述這句話,是故事中開導“杞人”的人,這個開導者,與後面的長廬子、列子相比而言應該算是位普通人。後面長廬子這位當時知名的導師,也重複認可了這個觀點。由此可見,對于“天”和“氣”的理解,在先秦的時候已經是較為普及的。

通過上述文字,我們可以看出,在先秦時期的觀點來看,“氣”是形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之一,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存在物。

“氣”,更像現代科學裡“場”的概念,是構成萬事萬物的一種基本元素

杞人憂天,是小學課文裡一個故事,流傳很廣。其中對于氣的描述,學校老師考慮到孩子的理解能力,直接解釋為氣體,我們一般會認為這個“氣”與現代所說的氣體一緻。

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兩者完全不同。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小學課文裡的杞人憂天)4

首先,現代科學研究裡的氣體是有重量和體積、密度的,有些氣體無色無味,但有些氣體則有氣味。但是在先秦時期對于氣的理解,則更像是現代物理學裡面“場”的概念,無形,無色,無味,也沒有體積和重量。從某種意義上,這種“氣”可以看作一種極細微的物質,為肉眼和現代科學觀測手段所不可見。

當然,不可見并不意味着沒有。比如現代物理學裡的磁場、電場、暗物質都不可見,但卻又都真實存在。

杞人憂天簡短寓言故事和寓意(小學課文裡的杞人憂天)5

其次,先秦時期的“氣”是無處不在的,宇宙萬物皆統一于氣。哪怕在宇宙形成的最初混沌狀态,都有氣的存在。顯然,當代科學研究的“氣體”并非如此。也就是說,先秦時期“氣”的概念範圍要更加廣泛。

第三,傳統文化裡的“氣”,具有時刻運動變化的性質,并非一成不變。

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莊子·知北遊》

氣者,體之充也。——《孟子》

氣,積而成天。氣,聚而生人。可見,傳統文化中的“氣”遺址在不斷的聚散、上下、升降、伸展、震蕩。氣化流行,生生不息——氣,具有動态變化的特征。

綜上所述,從幾千年的文化發展來看,在傳統文化中,将宇宙萬物統一于“氣”,也就是說,在我國古代樸素唯物論中,認為“氣”是宇宙的本體。就中醫學而言,氣又是生命存在中最大的概念,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元素,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就宇宙而言——天地合氣,萬物自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