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它是用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的血換來的。
這點,都是舉世公認的。
最近我讀中國青年出版社1959年出版,由當時知名詩人蕭三先生選編的《革命烈士詩抄》後,真是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現在的人,喜歡讀被稱作“成人童話”的武俠小說,所以滿口都是三分俠氣。我覺得,為中華民族的崛起,而甘願抛頭顱灑熱血的那些先烈們,從他們身上,更能找得到失傳已久的“大俠”的風範。
“滿天風雨滿天愁,
革命何須怕斷頭。
留得子胥豪氣在,
三年歸報楚王仇!”
楊超這首詩,讓人讀罷,感到有俠的那種凜然大義的豪邁,堪稱第一快詩。這倒使人記起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的《獄中題壁》末聯詩句來: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成就大事業,就需要犧牲的勇氣,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這樣的懦夫,不僅僅是江湖的敗類,也會遭受革命陣營的淘汰和清理。
“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
隻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
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陳然:《我的“自白”書》)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些詩篇裡,也流露出俠的舍生取義的無私為公的人格魅力。
恰恰就是當今的社會,最缺失就是俠的舍生取義,革命烈士不怕犧牲,甘心奉獻的高貴品質,這恰恰又是彌足可貴的東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