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君,讓文化遇見有趣的靈魂
溯源君問字 · 笑
春風熏面,春花爛漫。
不知你是否留意,吟誦春風春花的古詩詞中,有一個字用的很多——笑。
說到春風、花和笑這幾個詞,你會想到哪句詩呢?
點擊空白區域,你是否有和溯源君滿分的默契呢
▼
今天,溯源君就想說說“笑”字。笑的篆書寫法,是這樣的▼
在《說文解字》最初的傳本中,沒有收錄笑字。到了宋代,徐铉校注《說文解字》時,發現一部書中摘引了“喜也,從竹從犬”這樣一句話,他認為這就是《說文解字》裡原本對笑字的解釋。按照這個理解,笑字應該這樣寫▼
但是這個字很難解釋通,竹子下面一隻狗,為什麼就是“笑”呢?
于是許多學者就先解釋竹的含義▼
有的解釋說,竹子可以做樂器,君子聽了音樂,很高興,所以會笑。
有的解釋說,竹子遇到風,曲折的姿态很像人笑起來的樣子。
風中的竹葉像人笑的樣子嗎?
可是,下面的犬字實在難以解釋。對于這個疑問,清代學者段玉裁認為,有疑問就姑且存疑吧,既不要附會,也不必妄改,因為除了笑字,哭字底下也是一個犬字,同樣不好理解。
而且,笑字還有另外兩種寫法▼
因此另有一種觀點,認為笑本來是寫成上圖左邊這個樣子,這是笑字的本字。章太炎先生就持此種觀點。
他論證說,上面的“八”字,表示口中出來的氣息,比如“兮”這樣的語氣助詞,上面也寫作“八”。下面的“天”字,在古代和幹字是相通的,而舌頭的舌字,也從幹。因此這個字表示用舌頭從口中送出氣息——這不正是笑嗎?
其實,關于笑字,溯源君覺得錢鐘書先生的觀點或許最能給人啟發。錢先生考證《詩經》裡很有名的那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夭夭二字的意思,并非傳統解釋的“少壯”之意。因為《說文解字》裡收錄了這個字▼
《說文解字》裡對這個字的解釋是女子笑的樣子,還引了“桃之夭夭”作為例證。錢先生舉了大量古代詩詞,證明夭被當做笑的意思來用,而這些詩詞基本都是吟誦春花的。這樣就印證了這樣一個的觀點▼
在早期的漢字寫法中,艹與竹是互通的,因此後來不斷傳訛演化,描寫花朵在風中嬌好姿态的字,就寫成了笑。下面的夭指明讀音,上面的竹(其實是艹)指明描繪的對象。
等、策、節這三個竹字頭的字,在漢代碑刻中都寫作艹字頭。
經過錢鐘書先生的論證,笑字應該是一個形聲字,上面的竹字頭其實是從艹字頭演化來的。如果是這樣,之前學者對笑字中竹字頭的理解,是不是顯得太牽強附會了?即使學問源深如章太炎先生,對笑字的解釋也有此病呀!可見,在自己擅長的方面承認自己不知道,也并非容易的事情。
好啦,正是春花競放的好時節,看到風中搖曳的花朵,你是否覺得看到了人們笑起來的樣子?
撰文 |白胖燕
編輯 |李睿宸
光明日報記者部融媒體工作室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