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帶有東北地方民俗特色的農村大醬,用現在的話說,那才是真正純綠色的,因為這種大醬隻用自家種的黃豆,深井裡的自來水和買來的食鹽三種原料組成。
有很多居住在全國各地的東北朋友都很想念農村老家的大醬,但又苦于自己不會做,雖然超市裡的大醬琳琅滿目,可就是吃不出在東北老家放桌子吃飯之前,拿着小勺去醬缸裡叨大醬的那種特殊味道。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會不會做農家大醬,今天我就滿足大家的要求,帶着大家用傳統方法一步一步做農村大醬。
第一步,選黃豆
黃豆的多少根據自己的需求,我們以十斤黃豆舉例,把黃豆中帶蟲眼的豆,收割中打碎兩半的豆以及各種雜質全部選出。
第二步、煮黃豆
煮黃豆的時間選在吃完晚飯大約六點鐘以後,把黃豆洗淨放在大鍋裡,按照黃豆重量加1比1.5的青水蓋上鍋蓋,(最好是比鍋大一号的鋁鍋蓋)鍋蓋上面蒙上一層不怕燙的麻布袋,麻布袋上用大約二寸厚米糠之類的東西把鍋蓋和鍋台全部覆蓋好,用米糠蓋的目的是保溫,如果隻用一層鋁鍋蓋,午夜以後就涼透了,醬豆悶不好,弄好以後用黃豆稭稈燒火,不可以用木柴燒火,防止餘火太旺,鍋底燒糊, 等到整個大鍋的周邊全部上嚴熱氣之後停火,停火以後把填柴的竈坑門用磚堵好用黃泥抹嚴,目的是不讓鍋底的餘火被風吹滅,讓鍋裡的大豆經過一整夜熟好熟透悶成紅褐色。
第三步、做醬塊
第二天早上起來把鍋蓋上面的米糠全部去掉收拾幹淨,把麻布袋拿掉,鍋蓋擦淨,掀開鍋一看,哈哈,金黃色的黃豆變成了亮晶晶紅褐色的醬豆,可以用勺子盛出一碗飽一下口福,香軟粘糯,要不是會做東北大醬的人,很難吃到這種醬豆的味道,鍋裡如果帶有油汪汪粘稠的煮豆湯汁,千萬不要扔掉,因為那全是煮出來的豆油,如果湯汁多,蓋上鍋蓋再燒一把火,如果略有湯汁,可以連同豆子一起盛出來做到醬塊裡
如果是十斤豆,可以按1/4的量把醬豆盛到厚一點的盆子裡,再用醬楚子把煮熟的醬豆搗成醬豆泥(不用倒得太碎)10斤豆做成四塊長方形的醬塊,涼透以後用白紙包好,放在屋裡比較高的地方等待自然發酵。
第四步、刷醬塊
農村烀醬和下醬很有講究,一般都是年前臘月25到年30前,正月二十五和二月二之前這幾天烀醬豆,老人說這個時候晚上沒有月牙醬不生蛆,雖然沒有确認是否真實,我們還是按着老輩人傳下來的方法做。農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是下醬的日子
把外邊包有白紙的醬塊拿下來,白紙去掉,發酵好的醬塊外表有裂痕的地方都長有綠色菌毛,先把整個醬塊放在大鍋裡用清水刷,把外邊的菌毛全部刷掉,洗醬塊不計次數,一定要刷到醬塊和水完全清淨為原則。
洗淨以後把醬塊切開,這時醬塊裡邊已經發酵成深深的紅褐色,切成小塊放在桌子上在外邊的太陽底下曬,中間要勤翻動,到晚上可以把醬塊收起準備下醬。
第五步、下醬
把醬缸提前刷好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最好把醬缸放在房前的朝陽處,把晾好的幹醬塊用稱稱好,按照三斤醬塊一斤鹽的比例倒在缸裡邊,一斤幹醬塊三斤水,自來水要新放的,或者是井裡新提上來的,放在大鍋裡把水燒沸,晾涼以後按着醬塊的重量比例把水倒進缸裡,上面用一塊新的細白沙布蓋好,在上面用繩子捆好,在上面蓋上蓋簾,最後扣上鍋或者鐵盆防止下雨醬缸進水
第六步、打醬耙
三天以後把醬缸掀開,幹醬快經過三天的浸泡,已經完全軟和了,可用木竿自己制作打醬耙,選一根1.5公分左右的幹淨木杆去皮修好,長短高于醬缸5公分,木杆的底下訂一個方形的木闆,這個自制工具叫醬耙子,大醬好不好吃,打好醬耙很關鍵。
頭幾天有個别的幹醬快沒有泡透,要多打一會醬耙,打醬耙的動作是手握醬耙上部,用底下帶有木闆的醬耙在缸裡上下左右翻動,其作用是,用醬耙上下翻動的推力,把醬搗的又細又碎又粘稠并帶有個别豆瓣,每天打醬耙的時候拿着碗和勺子,把打到上面的浮沬全部撇出去,同樣的動作堅持做,每天至少打兩遍醬耙,如果陽光充足氣溫回升快,三周以後,大醬逐漸開始自然發酵,如果小園裡的蘸醬菜充足,發酵的大醬就可以吃了,但最好吃的時間是過一個月以後,大醬才會完全發酵好。
備注:醬缸除非刮大風和下雨的時候用防雨的器具蓋上,其餘時間全部需要在太陽底下曬,上邊蓋的細沙布一定要又細又幹淨,陽光可以通過細沙布照射到大醬的表面,如果怕紗布被風刮跑,在沙布的四角各拴一個帶有重量的東西,比如鐵棍石塊類的東西,通過紗布四角下垂,把醬缸上邊拽的又緊又平。
好了,以上介紹的就是東北帶有地方特色的東北大醬标準做法,喜歡嘗試的朋友,可以收藏此方法照着做就可以了。
大家如果喜歡,别忘了關注三姐随手給三姐點個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