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重視,這也使不少人有了定期檢查的習慣,去醫院使用CT、核磁共振等專業儀器對自己的全身進行掃描。
這時,就有人不禁在在心中犯起了嘀咕:CT檢測對人體的輻射這麼大,聽說還存在緻癌風險,到底要不要做啊……
那麼,話說回來了,CT檢測對人體的健康真的有害嗎?如果有害,它對人體又存在着怎樣的影響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了解CT的工作原理。下面,我将為大家詳細地講述。
一、CT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所謂CT,全稱為CT檢查,學名為計算機斷層掃描。目前,CT檢查已然成為臨床上比較先進的一種醫學影響檢測技術。
CT具有很強的普适性,它可以對患者身體上的任何部位進行掃描,包括頭部、頸部、胸部、腹部等多個髒器病變的診斷以及鑒别診斷等。
在掃描完成後,這些數據會被計算機處理成圖像信息。在這之後,這些圖像信息由放射科的醫生為患者出具診斷報告。
簡單來說,CT檢查是将人體結構“切”成無數個小片,這些小片将被計算機系統轉化為圖像信息。
患者在經過CT檢查後,醫生可以根據CT檢查反饋的數據,深入、全面地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包括占位性病變、發育畸形、炎症等疾病。
另外,對于術後患者,CT檢查可以幫助醫生判斷患者術後恢複情況。
CT檢查方式主要有2種檢查方式,一種是普通平掃,另一種是增強掃描。普通平掃是指,患者躺在CT機器上,在數秒鐘之内即可完成CT檢查。
增強掃描是指,患者在平掃CT的基礎上,靜脈注射碘對比劑,随着血液循環,碘對比劑将進入患者的全身組織器官中,這樣對醫生觀察患者體内的病變組織十分有利,同時也可同周圍正常的組織對比。
二、CT檢查對人體有何影響?CT檢查技術的出現,為醫生對患者病情做出及時、準确的判斷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但是陽光似乎總是帶着陰影,CT檢查是具有一定輻射的,因此對人體健康的确存在着不利影響。
CT檢查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輻射損傷不同于其他損傷,很難在初期被發現,在經過很長時間後才有可能被技術手段所發現。據統計,因CT檢查而導緻癌症發生的比例高達2.5%。
盡管每個人的體内都存在癌細胞,但當人暴露于CT環境下時,患癌症的風險也将随之增加。研究表明,在輻射的影響下,人體中細胞将受到不可逆的傷害,導緻機體的修複和再生能力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未被修複的DNA發生基因突變,将導緻人體中某個部位的細胞被無限生長,從而引發癌症。
因此,CT檢查将對人的器官造成損害。特别是未成年人,因為他們的身體機能尚未發育成熟,若受到CT輻射的影響,對身體極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機體的修複需要比成年人更長的時間。
CT檢查對胎兒健康有一定的害處
研究表明,在女性懷孕期間,使用CT檢查胎兒的生長情況,将對胎兒造成傷害。這種傷害可能導緻胎兒的器官結構出現異常,甚至導緻腦部出現病理性缺陷。
另外,CT檢查将使新生兒在發育的過程中患癌的風險顯著增加。
在此安醫生建議,孕婦或正處于發育期的兒童如果有檢查的必要,可以選用其他非射線檢查手段。
CT檢查可能導緻免疫力下降
CT檢查是利用X射線穿透人體,根據組織的成分、密度的不同,通過計算機處理技術,最後呈現出不同的影響。因此,CT檢查存在輻射的來源就在于X射線。
研究表明,X射線的劑量可以在人體内不斷積累。當X射線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将導緻人體内免疫細胞的大量死亡,導緻人的免疫功能受損,免疫力也随之下降,患病的幾率也會随之升高。
三、做一次CT,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多少次會緻癌?告訴你大實話前文講到,CT檢查對人體的确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研究表明,CT中的X射線輻射可能會導緻癌症的發生,但是CT檢查是否真的會對人體産生那樣大的傷害嗎?
實際上,盡管CT檢查的确存在緻癌風險,但并沒有那麼可怕,不必“因噎廢食”。
首先,CT檢查的輻射劑量很小。研究表明,普通人每年平均接受的輻射劑量不超過1mSv,特殊職業人群不超過20mSv。而做一次CT檢查最多不超過8mSv,根本達不到緻癌劑量。因此,盡管CT存在緻癌的風險,但是風險還是極小的。
再者,CT檢查帶來的輻射對人體的緻癌風險很小,但必要的防輻射措施還是要做的。
研究表明,金屬鉛是輻射的天然屏障,因此在做CT檢查時,醫生都會讓患者佩戴鉛圍裙、鉛帽等防輻射裝備,最大程度地減少CT檢查帶來的輻射傷害。
另外,在CT機器工作時,會自動選擇輻射劑量最低的掃描方式進行工作。
另外,人體具備一定的自我修複能力。盡管人體中的基因存在基因突變的可能性,但組織細胞都具備一定的自我修複的能力,因此受到損傷的細胞都會被機體修複或清除,同時被新生的細胞代替。
因此,即便是DNA真的發生了基因突變,也未必引起細胞無限增殖。
除此之外,CT檢測難以頻繁進行。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患者不會在短期内進行多次CT掃描。另外CT檢查費用較為高昂,特别是全身CT檢查,因此在這一方面,CT檢查對人體的傷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綜上,我們可以得知做CT雖然存在一定的緻癌風險,但是從客觀的角度看隻要不頻繁的做CT是不會緻癌的。不過,在檢查之前患者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那麼在CT檢查之前,患者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在做CT檢查的一個星期之前,最好不要進行含鋇造影劑的檢查,否則可能會對CT檢查結果造成影響。如已經進行含鋇造影劑的檢查,應在進行CT檢查之前告知醫生。
在做CT檢查時,不會引起患者的痛苦,因為CT掃描屬于無創掃描。但是在靜脈注射造影劑時,患者可能會感覺到不适,這種不适感多半呈刺痛感、擠壓感,部分患者可能會感覺到身體發熱等,但是這屬于正常現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對造影劑中的某些成分過敏,因此在注射造影劑之後,此類患者會出現過敏反應。因此,此類患者在做CT檢查之前應該将過敏史告知醫生。
若患者在做CT檢查之前,服用二甲雙胍,則需要在檢查前3天停止服藥。同時,在進行檢查之前的4小時,應禁食禁水。
另外,在做CT檢查時,患者應按照醫生的指示,盡量保持靜止,否則将導緻掃描圖像模糊,對醫生的判斷造成影響。
延伸閱讀:CT檢查和核磁共振,哪個更好?
實際上,除CT檢查外,還有核磁共振等諸多醫學檢測手段。有細心地患者可能會問,CT檢查和核磁共振,究竟哪一個更好呢?
CT檢查。CT檢查的優點在于可以将掃描的人體結構清晰地呈現出來,同時掃描時間很短,幾分鐘之内即可完成檢查,但是缺點在于它存在輻射。
核磁共振。核磁共振的優點在于沒有輻射,主要用于人的大腦以及軟組織的病變檢查。
但是缺點在于核磁共振并不能檢查人體中的所有部位,譬如核磁共振難以檢查肺部的病變,另外檢查時間較長,至少需要十幾分鐘才可以完成。
另外,部分核磁共振檢查甚至還需要患者憋氣,因此對于患者的配合度也構成了挑戰。
但歸根結底,無論是CT檢查還是核磁共振,都不是完美無缺的,都存在各自的優缺點。醫生也會根據每名患者的病情來選擇為患者選擇最佳的檢測手段。
參考文獻:
【1】朱奉興,陸暢,馬炳蓮,張育香.雙能CT檢查對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2,6(12):191-193.
【2】王景敏.CT檢查在胃癌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2,37(04):163-164.
【3】陳呈.X線鋇餐與螺旋CT掃描在食管癌術前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安徽醫專學報,2022,21(01):23-25.
【4】周曉蕾.核磁共振在膝關節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2,6(13):93-96.
【5】陶新元.CT和核磁共振診斷股骨頭壞死的效果對比[J].西藏醫藥,2022,43(01):22-24.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