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三個月前的一次感冒後,60多歲的鄭女士右側耳朵聽力變差,一直未受到重視,直到聽力嚴重受損了才去省級三甲醫院醫院耳鼻喉科就診,一确診:分泌性中耳炎!
耳朵從小就要用心呵護
感冒不要拖,耳病不要磨
該科的李醫生看着檢查報告,不住地搖頭:“應該早一些過來就診的,現在老人的聽骨鍊粘連嚴重,手術價值不大,聽力受損已經不可逆了,隻能對症緩解一些其他症狀。”這席話,讓家屬頓時傻了眼。
李醫生最後了解到,鄭女士身體向來虛弱,經常感冒,愛流鼻涕,常常自己用手用力擤鼻涕,每次擤鼻涕後,她都會感到神清氣爽!然後自己采用炖雞湯和增加睡眠等食補和生活調養的方式來對抗感冒,幾乎屢次不爽,可是這次“如法炮制”竟不管用了,拖了幾個月,聽力下降得厲害,實在沒法才來看醫生了。
“分泌性中耳炎經常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患者會感到耳朵痛、耳内悶脹,常會出現‘嗡嗡嗡’的低分貝樣耳鳴,打呵欠或者擤鼻涕時可以聽到水泡樣聲音。”李醫生說,随着衰老的發生,老人聽力器官免疫力下降,或者嬰幼兒耳部結構未發育完善,這兩種人當遭遇感冒後,細菌病毒很容易通過咽鼓管進到中耳裡面,導緻中耳炎。
感冒擤鼻涕可是一門學問
“感冒後擤鼻涕一定不能武斷,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可以用潔淨的手帕或紙巾來擤,防止鼻涕倒流入耳朵裡;或者交替将左右鼻翼壓向鼻中隔,切忌用手捏緊雙側鼻孔擤鼻涕,這樣反而會增加鼻咽部的壓力,影響嗅覺和聽力。”
“另外,耳朵進水後一定要學會正确處理,可及時用酒精棉簽吸出耳内的污水污物;或者将頭偏向一側,耳朵朝上,将耳朵向後上方拉,而後将消毒酒精、白醋等幹燥劑的任一種滴到耳朵内幾滴,晃動頭部,确保幹燥劑抵達耳道底部;再将頭偏向另一側,将混合幹燥劑的污水污物排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