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技術為基礎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技術為基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4-02 23:52:06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技術為基礎?伴随數據安全法的發布實施,數據安全逐漸“站到”聚光燈下,成為整個信息安全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數字化加速發展進程中,也帶來了數據大規模洩露的隐患無論是國内,還是國際,對數據安全的重視都到了空前程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技術為基礎?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技術為基礎(推動自動化技術)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以技術為基礎

伴随數據安全法的發布實施,數據安全逐漸“站到”聚光燈下,成為整個信息安全行業關注的焦點。在數字化加速發展進程中,也帶來了數據大規模洩露的隐患。無論是國内,還是國際,對數據安全的重視都到了空前程度。

“數據安全威脅治理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需要,隻有築牢數據安全基石,才能護航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在近日舉行的2022數據安全技術大會上,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蘇少林這樣說。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也認為,數據安全是護航數字經濟發展引擎的關鍵,是數字時代構築新優勢、領先新賽道的前提。

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主任葉紅也認為,随着數字經濟轉型的深入,傳統的網絡安全内涵正在不斷豐富和延展,除了傳統理解的邊界安全、系統安全、終端安全外,新技術、新應用都帶來了新的風險挑戰,尤其是數據安全重要性也越發凸顯。

做好數據安全治理,逐漸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首要工作。其間,由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委會數據安全技術工作部指導,組長單位天空衛士主編的數據安全治理自動化技術框架(DSAG)白皮書發布。

文中指出,數據安全治理自動化(DSAG)通過自動化技術,識别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從企業内數據資源發現,到對數據進行分類分級,并以數據分類分級對象為核心,用戶行為分析為增強手段,進行數據安全策略的配置和執行,全方位地覆蓋數據安全治理周期的每一個環節。

當前,我國已邁入數字經濟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加快數字化轉型,數據已成為新時代下關鍵生産要素和重要資産。“數據在整個信息化系統中,被利用或參與了整個社會的運轉。毋庸置疑,‘關基’數據安全最為重要。”葉紅以近年來普遍布局的工業互聯網為例說,如果生産數據被篡改或發生問題,停水停電、交通癱瘓、銀行不能支付等情況,會對人們的生産生活發生極大影響。

數據安全在我國起步比較晚,數據安全的技術工具和标準成熟度也較晚。“歐美國家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态度相對明确。要保護,且有法律法規的保護,執法力度也非常大。”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安全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陳曉桦介紹,這些國家鼓勵數據交易、數據交換,這也推動了數據共享、數據流動,使得産業、行業發展過程中相對自覺。“并不完全通過罰款來實現,而是有意識地保護個人信息。”

近年來,我國在數據安全頂層設計、法律法規、标準規範方面成效顯著。數據安全法的頒布實施,為我國數據安全保護工作進一步明确了頂層設計,在《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等法律法規的指引下,我國數據安全工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需要結合具體‘語境’‘國情’,還要與政府法治水平相适應。此外,随着數字經濟的縱深發展,各種新風險不斷産生,還要進一步建立數字安全的底線思維,圍繞‘三法一條例’,健全和完善數據安全配套的法規标準體系建設。”陳曉桦認為,要根據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應用,來梳理和制定标準和規範。比如,數據分類分級标準、數據跨境傳輸、跨境安全評估的細則等。

“此外,還要加強第三方評價機構、測評隊伍建設,加強大衆意識培養,以及加強國際交流,在數據安全治理方面把中國聲音傳達出去,多方攜手營造适應數據經濟時代要求的協調治理模式。”陳曉桦說。

對于加強加快數據安全工作的落地,葉紅還提到,要進一步樹立數字安全底線思維,圍繞相關法律法規,健全完善數據安全配套體系建設,理清數據安全責任的邊界,強化監管職能。比如,加強數據保護能力建設、鼓勵産學研結合,加快數據安全保護技術的創新和産品的研制等。

近年來,多家網信企業不斷加強研究數據安全技術,打造本土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推動我國數據安全技術的發展。在數據安全治理自動化體系方面,天空衛士合夥人、高級技術總監楊明非介紹,數據安全治理需要對數據做分類分級,針對不同類别、不同級别的數據,采用不同的保護方式。“DLP是分類分級的最佳工具,多維度的數據防洩露(MDLP),可以覆蓋整個企業的整個IT架構。”(記者 李政葳)

來源: 光明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