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Rubik's Cube 又叫魔術方塊,也稱魯畢克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當初他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随意轉動而不散開,不僅是個機械難題,這牽涉到木制的軸心,座和榫頭等。知道魔方制作完成,魯比克把魔方拿在手上随意轉動了幾下,他發現如何把混亂的顔色方塊複原竟是個有趣而且困難的問題,魯比克對他發明的玩具産生了無比的興趣,于是魯畢克就決定大量生産這種玩具。魔方發明後不久就風靡世界,人們發現這個小方塊組成的玩意實在是奧妙無窮。
3*3階魔方
魔方種類較多,平常說的都是最常見的三階立方體魔方。其實,也有二階、四階、五階等各種立方體魔方。還有其它的多面體魔方,面也可以是其它多邊形。如:SQ1魔方、金字塔魔方、鏡面魔法、8面體魔方、17階魔方(目前世界最高階魔方)。
SQ1魔方
金字塔魔方
鏡面魔法
8面體魔方
17階魔方
目前比賽中最常用的魔方是3階或4階魔方,比賽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競速擰和盲擰和花樣擰等,很多奇形怪狀的魔方一直沒有納入比賽中原因是這些魔方的發明和解法一直收到外界質疑,再加上喜歡這樣魔方的人畢竟部分群體,比賽也變得毫無價值。其實我們回過頭在來看看3階魔方,他被世界上所以熱愛益智玩具的人生稱為完美的發明,三階立方體魔方由26個小方塊和一個三維十字連接軸組成,小方塊有6個在面中心,8個在角上,12個在棱上,物理結構非常巧妙。它每個面縱橫都分為三層,每層都可自由轉動,通過層的轉動改變小方塊在立方體上的位置,各部分之間存在着制約關系,沒有兩個小塊是完全相同的。
立方體各個面上有顔色,同一個面的各個方塊的顔色相同,面與面之間顔色都不相同。這種最初狀态就是魔方的原始狀态。複原魔方就是按照某種規則轉動魔方,使其恢複到原始狀态。複原魔方要一個好魔方,一雙靈巧的手,敏銳的空間想象力和高效實用的轉動程序。複原方法有很多種,具體步驟上有很大的差異性,所以這也給我們選手更多的想象空間。
此信息由小竹子整理,小竹子有限公司專注于兒童益智類遊戲開發,提供好玩又有趣的益智遊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