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劉長卿,比李白杜甫王維要小上幾歲,但是要比他們長壽不少。在那個時代能夠活到80歲高齡,想來也确實是非同一般的人物。在他的詩歌當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極緻而驚豔的景色,還有和友人綿綿不斷的深情離愁。
所以才會有“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也才會有“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馬蹄”。
唐人向來喜歡在山林之中隐居,尤其是那些世外高人。現實當中的俗人卻也願意去山間尋找他們談經論道,以求大徹大悟。賈島著名的《尋隐者不遇》留下口碑,其實在他之前,劉長卿也曾有過類似經曆,也寫出了一首精美的《尋張逸人山居》。
危石才通鳥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這首古詩就是唐代詩人劉長卿的《尋張逸人山居》,全文隻有4句24個字,但是卻描摹出了夢境當中的桃花源。他也和賈島一樣去山間尋求隐者,同樣也是沒有尋找到。賈島還有一個童子告訴他“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但是劉長卿卻也隻能憑自己的經驗一路摸索,尋找世外高人的隐居之處。
“危石才通鳥道”,就顯現出此地山峰的險峻,隻有小鳥才能飛過。旁邊到處都是懸崖峭壁,但即便如此,此地依然有人家居住,“空山更有人家”。
在此地居住的人,就更像是超越了世俗一般,在世外桃源當中尋求到自己生活的境界。他們不願意和現實的世俗生活有太多的關聯,隻渴望在這裡與青山、流水、高山在一起,真正體會到超脫而自由的生活境界。
但這裡就是詩人想要尋找的那個世外高人的住處嗎?“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顯然還不是。因為詩人已經看到了随山澗流水漂浮的落花,這些流水落花一定是源自世外高人的親手種植,所以也讓詩人猜測,這“張逸人”的居住地一定還在山林的更深處。
劉長卿在這裡隻寫了他尋訪的過程,以及對世外高人隐居之地的猜測。一切正如同賈島所說的那句“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劉長卿隻是在尋找,但并不知道對方的确切位置,依靠流水落花來來猜測對方可能的居住之地。
片言隻語之中也看得出對方的高潔境界,還有他自己不懈的追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