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o到底是個什麼?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淡甯/文 龔子皓/設計 李怿陽/技術,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emo到底是個什麼?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淡甯/文 龔子皓/設計 李怿陽/技術
特邀顧問: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省精神衛生中心醫療辦公室主任陳正昕
過去,起床的第一件事可能是刷牙,現在卻變成了「看看今天新增了多少(确診)?」。
新聞裡的新增病例、涉疫地區、時空交集,社交媒體上的求助信息、自述遭遇……在信息的洪流裡,不知不覺間,情緒落入低谷,打開自己的社交賬号,想傾訴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能寫下一行“我EMO了……”發了出去。
"emo"原本指的是一種情緒化的音樂風格,但從去年開始,“emo”漸漸替代了“喪”,成為社交平台上年輕人表達情緒處于低谷狀态時使用率最高的新流行語。
其應用場景之廣,包括但不限于:
上課聽不懂“emo了”,與家人發生矛盾“emo了”,看劇嗑的CP最後BE“emo了”;受了委屈會“emo”,缺乏社交活動會“emo”,社交恐懼也會“emo”;夜深人靜時,想睡又睡不着更是會“狠狠地emo住了”……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省精神衛生中心醫療辦公室主任陳正昕認為,當下年輕人頻繁地出現“emo”其實是一種信号,尤其在疫情反複的當下。
每個人都努力維持着眼下的生活,但又好像什麼都變了:
好像變得更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開始緊張;好像變得更激動,憤怒和脆弱的情緒更容易出現了……
為此,小時新聞在結合心理專家建議的基礎上,制作了一份實用的防EMO小貼士,請您查收↓↓↓
哪怕焦慮和不安不可避免,我們至少可以,做我們還能做的。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