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學校教學管理規範方案

學校教學管理規範方案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5 02:05:25

學校教學管理規範方案?為了更好地管理我校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學校教學管理規範方案?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校教學管理規範方案(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1

學校教學管理規範方案

為了更好地管理我校教師,樹立良好的形象,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備課與上課“三不放”

備好課是教師上好課的前提與基礎,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與保證。備課與上課要做到:抓住基礎知識不放;抓住學生主體不放;抓住質量提高不放。

(一)備課

總體要求:學校要通過學科組教研活動,統一教學進度、統一教學目标、統一教學重點難點;教師要依據學段要求、課程标準,注重教材的整體把握,注重學段知識點銜接,注重教學各個環節的内在聯系;教師要從學生基礎、年齡特點、心理特征等方面進行學情分析,重視差異化和個性化的教學設計。

1.備課時間要求。各學段、各學科教師要提前一周進行課前設計,入職5年内教師寫詳案。每月至少2次年級學科組集體備課,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要根據學情進行個性修改。

2.備課内容要求。依據課程标準落實學科目标;科學、準确地表述,符合教學實際;教學目标注意主體性、發展性、開放性、生成性。

——教學内容設計要求。依據課程标準,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内容;落實教學目标,創造性地運用教材,重點突出,分散難點;聯系生活實際,關注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構建學科知識網絡,提高學生學科的基本素養。

——教學過程設計要求。按照學生學習規律,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面向全體,關注個體差異,符合學生心理及認知水平;全面了解學生基礎,全面體現教學目标。

——教學方式設計要求。轉變教師角色,改變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凸顯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創設情境,互動交流,為學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

——教學資源設計要求。有效利用教材這一重要課程資源;關注師生本身具備的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校内外各種課程資源;有效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教學評價設計要求。關注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實現三維目标整合;采用點評、多評、共評等評價手段,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生成,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教學設計要求。從課标、教材、學生、資源、教法等多角度進行課堂反思,分析和預測教學過程的得與失,達到教案設計的實用、管用、好用、必用的效果。

3.備課管理要求。學校建立教案檢查制度,堅決杜絕不備課進教室上課的現象。學校每學期檢查三次:期初、期中、期末,還可做抽查和不定期檢查,并公布結果。

(二)上課

總體要求:課堂教學要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教師課前要指導學生做好預習,課上要講清重點難點、知識點,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于本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

1.課堂教學準備要求。教師在上課鈴響前,準時到達上課教室門前一側站立,觀察學生進教室的精神狀态,巡視學生上課前書本、文具的準備情況,使學生保持安靜。上課鈴響進入教室,師生問好後開始上課。

2.課堂教學時間要求。每個學段、每個學科教師要按照規定的教學時間上課,不準提前下課或延時下課。教師不得占用學生眼保健操時間做教學收尾工作。

3.課堂教學内容要求。

——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堅持新的課程理念統領課堂教學,實現“讓課堂充滿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課堂教學目标要求。落實各個學段課程标準,實現三維目标優化整合,精準設計,目标引領。

——課堂教學内容要求。準确把握教學内容,講清重點,分散難點。夯實新課程理念下的基礎知識,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素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培養操作技能、實踐潛質和創新精神。

——課堂教學過程要求。堅持循序漸進原則,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實現教師角色的轉變;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為每位學生提供成長平台,促進每位學生可持續發展;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寬容、安全的學習氛圍。重視實驗教學,關注學生能力培養。教師不得随意終止上課,更不能随意終止學生上課。

——課堂教學方式要求。轉變教學方式,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啟發式、讨論式等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靈活有效地采用教學方法,實現師生、生生交往互動,形成師生“學習共同體”。

——課堂學習方式要求。堅持從學生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加強體驗式、操作式、實踐式等教學方法的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課堂教學資源要求。充分開發與有效利用各種各類課程資源,着重開發與有效利用師生交往互動中生成的課程資源;要結合學科的特點,将課程資源與課堂教學有機地整合,形成教學的最佳途徑。

——課堂教學手段要求。恰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融合;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提供适宜的學習工具;演示無誤,效果最優。

——課堂教學評價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及時準确評價,以激勵為主,講究評價的策略與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

——課堂教學技能要求。課堂教學要凸顯教師的教學風格,具有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語言标準,書寫規範;教師要具有高超的課堂駕馭能力,能夠有效地掌握和把控課堂教學進度與教學動态。教師要有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能力。

——課堂教學效果要求。完成當堂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标;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樂于參與教學活動;各層次學生均學有所得,教學實效高。

——教師形象要求。教師上課精神飽滿,站立式講課,舉止端莊大方,肢體語言規範,教态親切、自然。教師上課不做與教學無關的事,不說與教學無關的話。教師要化淡妝,不戴耳環,不做過多修飾,穿适合教師職業的服裝。

(三)課後反思。總體要求:課後反思要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新理念;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做反思型教師。通過解決問題提高質量,促進專業成長,做研究型教師。

1.課後反思内容要求。依據新的課程理念和課程标準,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教學的全過程及教學效果等,注重發現和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用教學理論引領反思,用教學效果驗證反思,用學生學會體會反思,用學生問題落實反思。

2.課後反思形式要求。采用教學随筆、教學日志、教學案例、教學叙事、教學課例等多種方式呈現教學反思;針對不同問題,形成教學行動研究方案,指導教學行為。

二、作業與評價“三講究”

作業是對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評價是要弄清楚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在此過程中應做到:作業布置講究針對性;知識過程講究層次性;階段評價講究實效性。

(一)作業要求

總體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布置與批改作業是教師完成教學工作任務之一,是教學常規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檢查教學情況和學生完成學業情況的重要手段。學校要建立作業批改檢查與講評制度(學期抽查三次),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

1.作業理念要求。要加強作業設計研究,學校要完善作業調控機制,創新作業布置方式,提升作業設計水平。

2.作業内容要求。布置作業要精選、适量。達到讓學生理解,鞏固知識,掌握技能,訓練能力的目的,促進學生完成好基礎性作業,強化實踐性作業,探索彈性作業和跨學科作業,通過作業達到學習、消化、反饋的效果,不斷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3.作業形式要求。口頭作業、書面作業、實驗操作、社會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等。

4.作業時間要求。學校要完善作業調控機制,統籌調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作業數量和作業時間,保證學生有一定量的彈性學習時間。當天有課後服務的學科不得留作業,其他學科作業總量由年級組長統籌确定,确保同年組作業一緻。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學生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不超過1小時。

5.作業布置要求。作業的布置要精選,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層次性和實效性。布置作業要分層:學困生完成課本中基本練習題;中等生要完成課本基本練習題和選做題;優等生在此基礎上布置少量研究性習題。

6.作業批改要求。本着“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則,教師要按照學段、學科、學業要求認真批改作業。教師對布置的學生作業須精選、先做、分層、全批,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嚴禁教師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和課後服務時間加強學生作業指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時間管理能力,指導小學生基本在校内完成書面作業。

7.作業評價要求。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書面作業有布置必須有檢查,要求全批全改,同時也提倡書寫個性化的評語和面批面改,及時做好反饋,建議參照“布置—檢查—批改—反饋—糾正—修改—再檢查”的流程進行操作。

8.作業輔導對象要求。提倡各學科教師對學生進行個别輔導。尤其要了解學困生的情況,分析原因,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自信心,堅決杜絕挖苦、嫌棄、排斥和懲罰學生的現象。

(二)考試評價要求

1.考試評價内容要求。考試評價要以課程标準為依據,以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要考查對象。考試評價要面向全體學生,全面考查學生基礎性發展目标和學科學習目标,在注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時,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的考查,突出考查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查學生收集、分析、整合、運用信息的能力。杜絕偏題、繁題、怪題,控制難易度。

2.考試評價分析要求。要做好考試評價的分析總結工作,從教師、學生、資源等教學因素,認真分析考試評價的結果,總結經驗,查找原因,提出建議,改進教學,解決問題。

3.考試評價次數要求。學校要從嚴控制考試次數,每學期組織一次,做到教、學、測一緻。

4.考試評價結果應用要求。完善教學質量常規監查工作,根據考試評價結果,建立和完善基于教學過程的調控與保障機制。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教師評優選先、獎勵性績效工資發放、教師晉級等方面體現質量評價結果。

5.考查評價要求。實施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全面考查學生思想品德、身體素質、藝術修養、心理健康、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與發展情況,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做好學生成長記錄。

三、輔導與服務“三到位”

輔導是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服務是關心學生心理健康,對學生的幫助與關心至關重要。要做到:指導學生學習與輔導學生心理到位,關心學生生活與關注學生發展到位,熱心服務學生與熱情服務家長到位。

(一)輔導與服務的指導要求。輔導内容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在給學生解答疑難問題的同時,注意啟迪學生的思維,指導學習方法。

(二)輔導與服務的方法要求。因材施教,分類輔導。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輔導,共性問題集體解決,個性問題獨立指導,不以輔導為名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

(三)輔導與服務的過程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樹立服務思想,增強服務意識,對學生要熱心,對家長要熱情。

(四)輔導與服務的心理要求。對學生的心理要做到關心與關注,對學生的輔導要做到耐心與細心。熱愛學生生活,促進學生發展。

四、學習與研究“三結合”

學習使人進步,研究使人提高,學習與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保證。要做到:自主學習與集體教研相結合,校本培訓與外派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一)完善教研機構,健全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要整合學校教導處、教研組、備課組和課題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務于教學,服務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開放的學校教研網絡。教研組每兩周活動一次,每次時間不少于1小時,做到“三定”:定時、定主題、定中心發言人,認真研讨,并做好記錄。

(二)教師要積極參與課題研究,教研組(備課組)應根據本年段的特點,承擔課題研究的一部分任務,及時整理研究經驗,一學年結束要進行階段性結題。

(三)每位教師每學期上一節公開課,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5節,要做好記錄和簡評,并積極參加評課活動。

(四)教師要積極申報研究課題,對課題研究取得的成果,要及時形成文字材料,并積極投稿,對發表的論文、教學設計、教學随筆等,學校給予一定的獎勵。

五、計劃與總結“三确定”

規範學校教學工作。學校在學期初要有教學工作計劃,學期中要有教學工作診斷,學期末要有教學工作總結,體現教學工作的善始善終,再現教學常規的閉環管理。教學工作計劃要确定目标、途徑、方法;教學工作診斷要确定成績、不足、措施;教學工作總結要确定方向、内容、重點。

(一)制定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應依據國家、省、市關于教學工作的規定和課程标準、教材的基本要求等,結合學校實際特點及可行性制定。教學工作計劃應在教師充分讨論的情況下生成,并在開學前一周内定稿。教學工作計劃應包括工作目标、方法步驟、實施策略、預想效果。

(二)制定學科組(年級組)教學工作計劃。計劃包括:1.教材在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位置和要求;2.本學期應達到的教學目标;3.教材的重點、難點;4.學情分析;5.教學進度表;6.教研教改課題;7.教研活動日程安排。

(三)學校或學科組要做學期中教學診斷。教學診斷要以專題教研活動方式呈現,認真剖析教學過程的得與失,學生學習情況的成績與問題。教學診斷要以專題活動為主,其形式有:教學診斷、試卷分析、問題研判、方略研究、疑難探究、教法商議、學法指向等。

(四)學校要做好期末教學工作全面總結。總結中要提到本學期教學工作優勢、存在問題、改進措施、今後努力方向等。學校要召開教師教學工作總結大會,表彰業績突出的先進教師。各類有關教學工作總結要在放假前提交教務處備案。

《學校160篇教學材料彙編》目錄如下,感興趣的朋友下方評論區留言:

一、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材料目錄(15篇)

01.學校教學管理規程

02.XX學校教學管理規程

03.學校教學工作方案

04.學校教學工作計劃(1)

05.學校教學工作計劃(2)

06.學校教學工作計劃(3)

07.學校教學工作總結(1)

08.學校教學工作總結(2)

09.學校領導包保學科責任制度

10.教職工業務分工制度

11.學校教輔材料管理制度

12.學校教輔資料征訂管理辦法

13.校級骨幹教師認定辦法

14.後進生轉化工作方案

15.學校行政領導巡課制度

二、學校教學常規管理材料目錄(25篇)

01.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實施方案

02.學校教學常規檢查實施方案

03.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1)

04.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制度(2)

05.學校教學管理制度

06.學校期中教學常規檢查工作方案

07.學校日常教學管理規範

08.學校調(代)課管理制度

09.學校教師調課暫行規定

10.教師随意調課(換課)專項整治方案

11.學校教案檢查制度

12.學校考試管理制度

13.學校考試組織與管理工作方案

14.學生成績統計辦法

15.學校教學儀器管理制度

16.學校教師聽課制度

17.學校教師評課制度

18.關于教學常規檢查的幾點反思

19.教學常規管理應處理好四個關系

20.學校課堂教學安全管理制度(1)

21.學校課堂教學安全管理制度(2)

22.關于教務工作的幾點思考與建議

23.大規模考試質量分析的規範操作要領

24.關于加強畢業班後期教學管理的幾點建議

25.線上教學的“管”和“理”

三、學校教學量化考核工作材料目錄(5篇)

01.學校教學工作量化考核辦法

02.教師教學工作考核制度

03.教師教學管理考核細則

04.教師教學六認真工作考核方案

05.線上教學教師量化考核評價辦法

四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材料目錄(12篇)

01.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方案

02.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年工作方案

03.教育教學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

04.學校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年工作方案

05.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計劃(1)

06.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工作計劃(2)

07.學校教學質量提升計劃

08.畢業班工作方案

09.學校中考備考方案

10.中考正常發揮的三十六計

11.抓好常規管理是學校辦學質量的生命線

12.中考百日沖刺動員會上的講話

五、學校教研組建設材料目錄(16篇)

01.學校教研組工作常規

02.學校教研組工作制度

03.優秀教研組評選方案

04.學校優秀教研組評比制度

05.優秀教研組(備課組)評選辦法

06.先進教研組評比實施細則

07.先進備課組評比實施細則

08.學校教師集體備課制度(1)

09.學校教師集體備課制度(2)

10.教研組管理的三種境界

11.語文教研組建設方案

12.怎樣做才能當好教研組長

13.如何發揮學校教研組的應有效能

14.好“教研組長”長什麼模樣

15.學校教研組建設方案

16.學校教研組目标考核方案

六、學校教科研工作材料目錄(20篇)

01.學校教科研工作計劃

02.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

03.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

04.學校教科研工作總結

05.學校教科研管理制度

06.學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

07.學校教科研規章制度

08.學校教科研課題管理制度

09.學校教科研成果獎勵制度

10.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

11.學校領導參加校本教研的制度和要求

12.學校校本教研活動制度

13.教科研工作三年發展規劃

14.學校校本教研方案

15.創建教科研示範學校彙報材料

16.教師教科研工作考核辦法

17.學校教科研工作會議講話稿

18.學校教科研會議發言材料

19.學校如何抓好教科研工作

20.學校教科研特色建設材料

七、學校校本培訓工作材料目錄(25篇)

01.學校校本教研制度

02.教師培訓管理制度

03.學校校本培訓制度

04.學校教師培訓工作計劃

05.學校校本培訓工作總結

06.新教師培訓完全方案

07.學校教師培訓工作總結

08.如何進行學情分析

09.教師如何寫試卷分析

10.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寫法

11.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案标準

12.學校電子備課規範

13.教師電子備課好處

14.教師說課萬能稿(老師們值得閱讀)

15.如何上好一堂公開課

16.如何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

17.評課的基本方法

18.如何有效評課

19.什麼樣的課是好課(值得每位老師看看)

20.一節優質課的課堂評價标準與細則解讀

21.學校如何抓好教科研工作

22.淺析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

23.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提升服務意識

24.老師眼中的好課為何學生偏偏不買賬

25.雙減之下作業怎樣減量又提質?

八、學校“雙減”材料彙編目錄(29篇)

01.學校雙減工作實施方案

02.學校雙減工作彙報(1)

03.學校雙減工作彙報(2)

04.學校雙減工作彙報(3)

05.學校雙減工作總結(1)

06.學校雙減工作總結(2)

07.學校雙減工作總結(3)

08.教師貫徹落實雙減工作十大承諾

09.雙減政策承諾書

10.給教師以溫度 助雙減有力度

11.學校雙減工作典型案例(1)

12.學校雙減工作典型案例(2)

13.學生作業管理制度(1)

14.學生作業管理制度(2)

15.學生作業管理制度(3)

16.學生作業管理工作方案

17.學生作業會商制度

18.學生作業審批制度

19.學生作業監控制度

20.學生作業免做制度

21.學生作業公示制度 (1)

22.學生作業公示制度(2)

23.學生作業公示方案

24.教師作業布置批改承諾書

25.學生作業管理流程圖

26.雙減背景下學校一體化作業管理

27.學校作業管理工作實施方案

28.學校作業管理規定

29.學生作業檢查細則

九、課後服務材料彙編目錄(12篇)

01.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方案(1)

02.學校課後服務工作方案(2)

03.2022年學校課後延時服務工作計劃

04.學校寒暑假課後托管服務工作方案

05.課後服務費分配方案

06.教師彈性上下班制度

07.學校課後服務工作彙報

08.義務教育學段課後服務實施建議

09.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總結(1)

10.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總結(2)

11.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總結(3)

12.學校課後服務工作總結(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