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件上周挺讓我開眼的事:
同事賽賽手機壞了,她媽媽從家裡寄來了一個備用機。
收到快遞之後,打開是這樣的:
一隻玩偶熊正緊緊地抱着她的手機。
這還是在她拆了 5 層泡泡紙外加 2 層報紙,拆了整整 10 分鐘之後的最後一關而已。
看到這個,小四說:跟我媽一樣啊,加多少層包裝都不嫌多。
——家裡的電器幾乎都有蕾絲套,小時候還以為那是電器标配。
真的,媽媽總是在一些讓我們費解的細節上十分講究:
啥東西都要擰幹,不能容許任何水漬;
總覺得你衣服沒熨平,出門一定要給你整理領子;
所有東西都覺得要包起來,不惜手工縫制各種套子……
媽媽是全世界最嚴格的人。
她們講究起來,常讓我們無話可說,反正聽她們的就對了。
媽媽對于細節的把控無處不在,經常能給你點意想不到的刺激。
有時你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她們非得創造出個問題;
也有時候你沒意識是個問題呢,媽媽們早都已經解決了。
——在把小事做絕這件事上,媽媽永遠走在我們前面。
媽媽對“水”的要求,總是格外嚴格媽媽總是對水格外在意。
早上醒來一杯水是必須的,無論是加了枸杞還是加了蜂蜜,總之必須喝掉,不然都不讓吃早飯。
一天八杯水已經過時了,現在媽媽們追求的不是量,而是質。
我有個朋友,家裡有六個水壺,每個水壺裝的是什麼水,要在什麼時段喝,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媽媽總覺得我們喝不夠水,也希望我們能好好用水:
洗澡時不管你開多高的溫度,都擔心你着涼,拼命跟你說再開熱點;
到了洗菜的時候,水龍頭稍微開大一點就會被提醒:“你那是洗菜呢還是洗澡呢?”;
更别提洗完手從衛生間出來的時候了,不小心就弄得地上都是水漬。
——畢竟你媽可能在半小時前剛剛擦過一遍地。
有個讀者的媽媽是護士,每天早上她必須先刷牙洗臉後然後才能吃早飯。
有次上班趕不及了,問她媽能不能先吃飯。
結果她媽說:你可以選擇隻刷牙和洗臉,不吃早飯啊。
——媽媽對于水的堅持,可是一點水分都沒有。
在追求極簡的時代裡,媽媽還在堅持複雜的美。
這一點在客廳裡尤為明顯。
你不知道哪天家裡的液晶電視,就會被套上一個純手工縫制的布套;
或者是茶幾下面的抽屜把手上,挂上了幾個鮮豔的中國結;
拉開它,你會找到液晶電視的遙控器,它已經被白色的蕾絲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媽對蕾絲的熱愛僅限于遙控器套子。見過有位網友的媽媽,家裡的一切都被蕾絲武裝了起來。
桌子椅子腳要好好愛惜:
空調罩上蕾絲更有田園風情:
開關配上蕾絲小熊更顯家庭溫馨:
媽媽的另一個手工大坑是十字繡。
一個同事說,有段時間她媽報了個十字繡的課。布置的作業媽媽自己沒時間完成,她想偷偷地幫她媽繡完。
結果她的作品因為粗糙趕工,在一衆媽媽們當中被點名批評,導緻她媽後來都不好意思再去上那個課了。
我有時候特别怕衣服上沾上洗不掉的污漬。因為要是被我媽看到了,她的解決方案就是:在那個位置繡一朵小花。
在手工藝品這個領域,年輕人們應該是永遠也無法企及媽媽的高度了。
每個媽媽都對名字複雜的各種細菌如數家珍。
衛生間這個地方,在她們眼裡就是細菌浮華實驗室。
毛巾要擰幹,不然潮潮的會有細菌;
牙刷要定時更換,不然上面會殘留細菌;
賽賽說,她娘親自從十年前聽了一期廣播節目後,就要求馬桶蓋蓋上再抽水,
——“要不然一抽,大腸杆菌滿天跑,全都吸進你肺裡”。
廚房也是如此。
一天三頓飯,這就是六遍洗碗起。
葷菜和蔬菜要用兩個菜闆,盡管它們最後會被炒到一起;
洗潔精雖好但不能貪多,因為放多了可能會有殘留;
隻要是食物,不管生的熟的,都要用保鮮膜包好幾層才敢放進冰箱。
“不幹不淨,吃了沒病”這種話,糊弄糊弄年輕人還行,但是想糊弄媽媽們,那可就是想多了。
我至今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刷碗的時候,被我媽誇獎了半天。然後當天晚上就聽到廚房傳來嘩嘩的水聲:
我媽正在偷偷地把餐具重新洗一遍。
媽媽們對于整齊的需求達到什麼境界呢?
一位讀者說,他媽每天早上都會等他刷完牙了,然後進衛生間把牙刷和牙刷杯擺向朝外,并且三個杯子必須平行。
弄的他爸每天都不敢輕易刷牙。
對于房間地面的要求是,不能看到一根頭發;
對床鋪被褥的疊法要求是,蒼蠅站在上面都打滑;
甚至對家裡養得植被的要求都是盡量一邊齊,誰長得快就不給誰澆水。
在媽媽們的眼裡,雁過可以留聲,但人過絕不能留痕。
我的卧室永遠打掃得幹幹淨淨的,明面看上去像是第一天入住一樣。
——唯一的缺點就是要啥東西都會找不到,不知道被我媽藏哪了。
有時候這種對整齊的要求,甚至會傳染到“人”的身上。
據我總結,媽媽最常用的形容詞就是“花裡胡哨”和“吊兒郎當”。
有客人在時不能穿睡衣出現,坐在沙發上不許北京癱,走路時要不虎虎生風要不春雨潤物,反正就是像要求五好青年一樣要求我們。
世界杯的時候,有一次我正在客廳看比賽呢,到了比賽的關鍵時刻,我媽突然發現電視櫃上有灰,二話不說就湊到電視前面打掃了起來。
導緻我完美錯過了最後的那個進球。
可以這麼說,每個家庭的順眼,都是媽媽們不懈努力的成果。
媽媽對帶電的玩意兒有天生的保護欲。
家裡不用的電器,必須把插頭拔掉,否則它們會老的很快;
電視開一段時間就得關一陣,不讓容易被燒死;
熱的東西不能放進冰箱,因為冰箱會不堪重負;
一開始還覺得這是些偏方和小道消息。
後來懂了些道理,才知道媽媽的習慣真是在保護電器。
還有各種電子産品,她們也有一套自己的處理方法。
手機平闆都必須貼膜戴殼,原理應該和給遙控器裝蕾絲套是一樣的;
玩電腦小遊戲時必須開着聲音,音效會有助于過關;
還有次,我無意間透露了自己QQ寵物快死了。
——結果我媽二話沒說,充了Q币就買了還魂丹,說什麼也得把它救活。
她們的較真,大部分都藏着一股可愛的勁兒:
這事我想辦,就必須給它辦了。
寫在最後:
還有很多人說,媽媽特别喜歡給自己灌一些湯湯水水。
枸杞啊紅棗啊,煲湯啊蜂蜜水啊,應有盡有。
而且必須一早醒來就喝,不喝不讓吃早飯的那種。
當初覺得媽媽多此一舉,但上班之後才反應過來:
自己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第一批養生的人。
因為養得早,所以養得也比别人好,慢慢的都成了生活習慣,還總有人來問配方和秘訣是什麼。
媽媽追求細節,在一些平時的小事上計較,有時讓我們覺得多此一舉。
但它們在後面的日子裡,大都會變成一種珍貴的習慣。
讓生活有條不紊,也讓我們輕松了很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