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誰家可以出來一個本科大學生,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在當時大學生是可以改變全家命運的。
可是随着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已經不再吃香了,甚至已經出現“大學生遍地走”的言論,這就更加印證本科生不吃香的結論。
這兩年的“考研熱”激起了更多的本科生想要提升學曆的想法,在2021年的考研熱潮中,人數已經高達377萬人。
當代大學生已經不僅僅滿足于考研,還有繼續考博的,學曆越高,就業優勢就越高,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都決定繼續往上面考。
在我國有“博士”和“博士後”這兩個名詞,很多人都覺得博士就是最高的學曆,但其實不然,“博士”其實并不是代表的是學曆,它和博士後有着巨大的區别。
有一種區别叫博士和博士後,很多人都理解錯了,大學教授給出解釋
對于我們非專業的人來說,經常會對學位和學曆等稱呼搞錯,因為我們不是“學術圈”的人,搞錯也是很正常的。
隻有在學曆上面閱曆多年的大學教授,才會明白“博士”和“博士後”的具體區别,今天就由一位有着多年教學經驗的大學教授來為大家解答吧!
教授表示:
“學位”所代表的是學生得到教育的程度,以及你所有的學術水平,比如說你的教育程度是本科,學術水平自然也就是學士。
在我國學位一般包含的是學士,碩士和博士三個級别,學士指的就是“本科生”。碩士是“研究生,而博士則是指的是“博士生”。當你的論文通過後,學校就會給你頒發博士學位。
至于“博士後”是一個和你的學曆,學位沒有任何關系的,它指的是你的一個職位或者是經曆,博士後是需要出去就業,面試的,如果你不通過的話,那麼是不會讓你上崗的。
因此當你以後出去面試的時候,千萬不能說自己是“博士後”畢業的,企業是會笑話的,連這點常識都沒有的話,企業怎麼會重用你呢?
另外博士在就讀期間是會有得到補助的,但是博士後卻沒有,博士後需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賺取收入,博士畢業後的出路比較多。
最後一點就是兩者和導師之間的關系,博士在學習期間,是會導師一起進行研究的,他們之間是“師生關系”。
而博士後則是和導師不屬于師生關系,屬于的是一種“雇傭關系”,或者是“合作夥伴”,并不是老師和學士的關系,這個項目隻不過是由雙方一起負責的。
不管是博士還是博士後,能夠走到哪裡都不簡單
雖然現在總是說本科生已經不吃香,但是如果可以考上本科的話,還是比專科生的優勢大的,你的努力肯定是會對得起你的。
不管你是博士畢業還是博士後,你的經曆都會為你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你提升競争優勢。
根據統計,我國在每一百萬的人口裡面,隻有30個博士,這個數據足以證明博士的稀缺,因此你的學曆越高,肯定還是越吃香的。
我國現在就連研究生的學曆都在增加,相信以後博士生也會繼續增加,這樣的話,我國整體的文化水平都會提升。
年齡成為“讀博”的限制
可是有很多人就算是有足夠的條件也是不願意讀博的,他們認為年齡是硬傷,當你讀完博士後,可能周圍的人都已經結婚生子,而你才剛剛要找工作。
很多人都覺得這不值得,其實這個問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關鍵還是在你如何去想?
并不是說所有的博士後都可以在畢業後找到體面工作,還有的博士不得不回到家鄉去選社區的幹部。
但是就整體而言博士還是很稀有的,主要是你如何選擇讀博士的專業,你的專業前景較好的話,那麼找到好工作肯定是不愁的。
現在我國很多一線城市都對高學曆人才提供“引進政策”,如果你的學曆較高的話,那麼肯定是很吃香的。
最後想說的話:
博士也好,博士後也好,不管拿到哪個,都證明你的能力很強,鳳毛麟角的人從來都是吃香的,希望越多越多的畢業生都可以成為博士後。
2022屆的高考即将到來,希望今年的考生可以趁着最後幾個月的時間努力複習,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學。
今日話題:你了解博士和博士後的區别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