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學之後,小孩哭喪着臉告訴我學校老師布置了一種新的作業,要以我的家為主題畫一幅思維導圖。小孩覺得完全沒有思路,無從下手。我給她準備了彩筆和A4紙,然後跟她讨論家可以有哪些組成,每個組成部分又有什麼特點。再跟她講像作文的總分結構一樣,中心寫在中間,再一步一步向外延伸。很快她就有思路了,興高采烈地去畫她的第一幅思維導圖了。
為什麼現在很多小學都要求小孩學習思維導圖呢?我想肯定是認可了思維導圖的價值和意義。不隻是小孩,也有很多企業在用思維導圖,我自己從05年開始就一直用思維導圖來備教案,作筆記。這幾年的筆記基本看不到成行的字了,都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呈現。思維導圖到底有什麼作用,能讓大家争相使用呢?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簡單而有效。它充分運用了圖文并重的技巧,然後把所要表達的内容按層級和隸屬關系向外鋪展,同時結合顔色、圖形來表達每個關鍵詞。就如同我們大腦的思維方式一樣,呈發散性。所以說思維導圖契合了我們大腦的結構和思維模式,讓我們更好地開發右腦,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率。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的教育學家、世界記憶之父托尼巴贊所創的,他研究了心理學、神經學、語言學及記憶技巧等學說,發現通過改變做筆記的方法可以增加記憶力,然後用他自己的方法來訓練了一批“學習障礙者”的學生,發現這些學生都慢慢變得優秀。
而思維導圖真正讓大家所熟知是因為它在大量企業的應用。很多有名的企業聘他為咨詢專家,訓練職工。而他撰寫的有關大腦的學說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西方家喻戶曉的“大腦先生”。開始的思維導圖并不适合學科類的學習,因為學科類的學習更注重邏輯性,後來通過結合樹狀圖、概念圖及知識樹等的優點,取其精華,才慢慢的形成了一種适合學科類學習的思維導圖。
如何畫好自己的第一幅思維導圖呢?首先要找到中心,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兩個。然後由這個中心向外擴散得到一級分支,一級分支再向外擴散産生二級分支,如果内容多,層次多的話,還可以有三級分支、四級分支。關鍵詞多用圖象來表示,主幹分支可以用彩筆畫,隻要畫出來的思維導圖顯得簡單又全面,想表達的内容都包含在裡面。那麼恭喜你,你的第一幅合格的思維導圖就畫完了。每個人的喜好、理解不同,所畫出來的思維導圖肯定會有差别,所以不需要拘泥于形式,把握住思維導圖簡單而有效的特性就可以了。
我們平常所見到的思維導圖大部分都是一個中心,然後向外擴散,其實思維導圖的種類不止于此。舉例說明,比如要畫一部雙雄電影的人物結構圖,那麼我們就需要兩個中心向外擴散,同時各自的分支間又有聯系。還有樹狀圖、流程圖、括号圖等等,都有各自的特點,同時又有共同點,萬變不離其宗。
好了,暫時就分享到這,關注我,後面有更多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