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作者開篇寫道:
“富貴功名,前緣分定,為人切莫欺心。正大光明,忠良善果彌深。些些狂妄天加譴,眼前不遇待時臨。問東君因甚,如今禍害相侵。隻為心高圖罔極,不分上下亂規箴。”
這段話是作者點評悟空大鬧天宮這件事的,大概意思是說,功名利祿這些都有定數,做人不能欺騙自己的良心。處事光明正大,忠良仁善的的因果就越深;如果行事狂妄不加收斂就會受到天譴,不是不報,那是在等待時機罷了。問東君一聲,為什麼現在有了大禍,因為心氣太高到了極點,把上下之别的規矩法度給擾亂了。
這裡的“東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大人物,傳說中的日神,是古人祭祀的太陽神。據屈原《九歌·東君》中所描述,此神以青雲為衣,白霓為裳,是帶着長弓的昂昂射手,每天從東海中的扶桑升起,駕着馬車繞行于天空。《史記·封禅書》說,三晉地區也祭祀此神:“晉巫,祠五帝、東君……先炊之屬”。朱熹《楚辭集注》說“此日神也”,《禮》曰“天子朝日于東門之外”,就是講的祭祀日神。
萬物生長靠太陽,祭祀日神東君之詩,充滿對光明之源太陽的崇拜與歌頌。在《九歌·東君》描寫了祭祀東君的場面,在輪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貴、雍容、威嚴、英武,恰如其分地演繹出光明之神的燦爛輝煌,抒發了崇高的博愛和熾熱的情懷。現摘錄如下。
《九歌·東君》(屈原)
暾(tūn)将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撫餘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
駕龍辀(zhōu)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即逶迤);
長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顧懷;
羌聲色兮娛人,觀者憺(dàn)兮忘歸。
緪(gēng)瑟兮交鼓,箫鐘兮瑤簴(jù)。
鳴篪(chí,古代的管樂器)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kuā)。
翾(xuān)飛兮翠曾zēng),展詩兮會舞。
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蔽日。
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
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
撰餘辔(pèi)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háng)。
我認為前兩句最美,翻譯下來是:
溫煦明亮的光輝将出東方,照着我的欄杆和神木扶桑。輕輕扶着我的馬安詳行走,從皎皎月夜直到天色明亮……
還有一些描寫東君的古詩,把東君視為司春之神,比如這首:
《立春後作》(唐)王初
東君珂佩響珊珊,
青馭多時下九關。
方信玉霄千萬裡,
春風猶未到人間。”
還有一些将東君作為司春之神進行描寫的詩,包括辛棄疾的“滿江紅”和“西江月”。這些古詩大都醉意熏熏,愁腸咕咕,牢騷多多。不喜之,未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