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表威震九州?■ 齊魯名士□ 本報通訊員 侯祥斐,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劉表威震九州?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 齊魯名士
□ 本報通訊員 侯祥斐
本報記者 姜國樂
漢末三國之際的山東老鄉劉表,原本一介書生,一世儒雅,無意殺伐,但生逢亂世,被時代的大浪裹挾着推擁着,不期然竟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成了稱霸一方、擁兵自雄的諸侯。在“家家欲為帝王,人人欲為公侯”的當時,他占據荊州十九年,攘外安内,勵精圖治,有條不紊,使荊州變成了“萬裡肅清”的東漢後期最後一片樂土,因他而繁榮的荊州文化,被稱為荊州學派,傳承發展了漢代經學,把《易》學研究推向了一個新高度,而成為魏晉玄學的源頭活水。曆史上稱劉表為漢末名士。
姿貌甚偉 亂世雄傑
劉表是漢末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生于公元142年,有着高貴的血統,是當朝的皇族後裔,漢高祖的玄孫——漢武帝的哥哥魯恭王劉餘的後代。史料記載,魯恭王劉餘的兒子劉驕被封為郁郎侯,唐代的《元和姓纂》記載,劉表為劉驕九世孫。古郁郎侯國位于今鄒城、滕州交界的染山一帶,前幾年這裡發現了劉驕的大墓,至今鄒滕之間的許多劉姓村落都驕傲地自稱皇族。
這劉表更值得驕傲。少年英俊,一表人才,《三國志》雲其“身長八尺餘,姿貌甚偉”,溫文爾雅的翩翩少年,惹人喜歡。17歲的時候,拜師于當朝大儒王暢,王暢同為高平人,自此,劉表進入社會,與同鄉張儉等為“同黨”。張儉為“黨魁”,少有盛名,被稱為“江夏八俊”,在與宦官集團的鬥争中,不畏權勢,赢得擁戴,成為後世榜樣。清末“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獄中題壁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大贊張儉。年長劉表27歲的張儉,成為劉表的偶像,“共為部黨”,《後漢書·黨锢列傳》列劉表為“八顧”“八及”。黨锢之禍時,劉表也像張儉一樣,逃亡在外20年,免于黨锢之災。
38歲時,劉表的名字第三次出現在曆史中,“靈帝光和二年,劉表辟大将軍何進掾,轉北軍中侯”,成為大将軍何進幕府的刀筆吏。同時期,劉表的老師王暢之子王謙,也曾有任職何進幕府長史的記載。大約100年後,王謙的玄孫、劉表的玄外孫王弼,與何進孫子何晏共同創立了玄學,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的哲學史。
而劉表的盛裝出場則是49歲那一年,就任荊州刺史。史書是這樣記載的:“初為郡功曹,後上計吏,辟大将軍府,遷北軍中侯,在位十旬,以賢能特選拜荊州刺史。”“以賢能特選”的劉表,沒有根基,沒有班底,憑借皇帝的一紙任命就到任了,被後世稱為“單騎入宜陽”。而此時的荊州,“劉表之初為荊州也,江南宗賊盛,袁術屯魯陽,盡有南陽之衆。吳人蘇代領長沙太守,貝羽為華容長,各阻兵作亂。江夏賊張虎、陳生擁衆據襄陽”。可謂虎視眈眈。面對此景,劉表自然是用了一番功夫,一一化解,最終南接五嶺,北據漢川,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從此,肅清江表、跨蹈漢南、中立偏安、經營西南一隅十九年,成為東漢末年割據一方的諸侯。公元208年,劉表病逝,終年67歲,“在荊州幾二十年,家無餘積。”
後人知道,劉表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分别投靠了曹操和劉備,沒能成為氣候。其時“天下方務于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史書記載劉表“據地千裡,帶甲十萬”,已經屬于那種跺跺腳就能讓大地顫抖的人物了,雖沒像小他13歲的曹操那般成就帝業,但憑劉表“單騎入宜陽”,僅一年時間即攘外安内,調和鼎鼐,肅清江表,也理應榮登英雄榜了,“固一世之雄耳”,更何況他還有更突出的文化成就。
文化浸潤 鄒魯家風
鄒魯之地曆來被稱為儒學源頭、文獻名邦,古有孟母三遷、思孟傳道、一經傳家,自秦至漢末乃至魏晉,這一地區就以傳承經學為盛。
有趣的是,劉表作為帝室之胄,其先祖魯恭王雖是玩家,卻是打開“魯壁”的人,《〈書〉序》中有:“至魯共王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書及傳、《論語》《孝經》,皆科鬥文字。”說的是劉表老祖宗魯恭王(古“恭”“共”同)講究排場,喜歡建造宮室,拆了一段孔府的老牆,卻發現了孔家為躲避秦始皇焚書坑儒而藏的古代經典書籍,這就是著名的“魯壁藏書”。魯恭王的無意之舉,卻擴大了鄒魯之地的經學傳承。當代學者馮彬先生在《鄒魯之士對漢代經學的巨大貢獻》一文中考證,從秦始皇到漢景帝80餘年間,可考的博士24人,籍貫可考者13人,在齊魯之地8人;從漢武帝到漢獻帝退位計360年,博士可考者171人,籍貫可考者128人,齊魯之地為60人。所以司馬遷說:“夫齊魯之間于文學,自古以來,其天性也。”漢武帝又起用儒生,公孫弘就以布衣之士為丞相。自此以後,以通經學用為丞相者27人,屬于山東籍者12人,分别是薛人公孫弘、齊人田千秋、濟南人王沂、鄒人韋賢、韋玄成父子和匡衡、定陶人魏相、魯人丙吉和孔光、東海郯人于定國和薛宣、東海戚(今滕州)人馬宮。特别是韋賢、韋玄成、匡衡先後以明經為相,社會震動很大,當時鄒魯一帶,流傳着“遺子黃金滿籮,不如一經”的諺語。與劉表同時期的當代學問家就有何休、王暢、仲長統等為同郡人,都堪稱大家。豐厚的文化土壤滋養了劉表的文化素養,也鑄就了其文人性格。
而劉表骨子裡的文化元素,更多是與高平王氏有關。高平王氏從太尉王龔算起,自東漢後期至晉代,世曆三朝,人更六代,久居望族之林,被後世譽為“盛産學者型官員”,王龔、王暢位列三公,王粲與王弼著述最豐,都曾達到當世乃至後世學術的最高點。王粲為“七子之冠冕”,治經,著有《尚書問》;治史,撰有《英雄記》。王弼的學術著作有《老子道德經注》《周易注》及《論語釋疑》,在中國哲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劉表及其家族與高平王氏家族數代交好,其直接師承于王暢,王暢為王龔之子,是漢晉王氏豪族的早期代表人物,名列“八俊”,位至太尉、司空,列三公,号稱“雅士”。王粲為王暢之孫、王謙之子,由于戰亂,于興平元年從京都前往荊州投靠劉表。從劉表家族與王氏家族的姻親關系看,此番前往荊州的該是衆多王氏族人。有記載,劉表因欽佩王粲的才學,有意将女兒嫁與王粲,但王粲其貌不揚,最後嫁給了王粲的族兄王凱,也就是後世王宏、王弼的祖父,而劉表外孫、王凱之子王業又是王粲嗣子。這種交錯的親族關系,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紐帶。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一表人才的劉表很有朋友緣,據《張璠漢紀》記載,劉表和同郡人張隐、薛郁、王訪、宣靖、公褚恭、劉祗、田林共成為朋友,因此有人也稱他們為“八顧”。又據《漢末名士錄》記載,劉表和汝南陳翔、範滂,魯國孔昱,渤海苑康,山陽檀敷、張儉,南陽岑晊幾個人互為朋友,被稱為“八友”。這些入榜的人都是當世名流、才俊,作為漢室宗親的劉表年輕時喜歡交朋友,也因此上了黨锢的名單,被迫隐名20年,算得上東漢末年混亂社會中的一股清流了。
荊州學派 承前啟後
在以殺伐為能事的動亂年代,還能不廢武功而有心做好文治,該是怎樣的情懷?誰又能做到?劉表做到了。王粲的《英雄記》中記載:“州界群寇既盡,表乃開立學官,博求儒士,使綦毋闿、宋衷等撰五經章句,謂之後定。”“遂起立學校,博求儒術,綦毋闿、宋忠等。愛民養士,從容自保。”
荊州成了文人學士的一方樂土。“天下雖亂,荊州安全”(《三國志·賈逵傳》),“關西、兖、豫學士歸者蓋有千數,表安慰赈贍,皆得資全”(《後漢書》)。由于荊州政局比較安定,北方百姓和士人為躲避戰亂,大量湧入荊州,單從關中地區遷徙到荊州的就達十餘萬家,其中就包括數以千計的學士文人。王粲在《荊州文學記官志》中記載:“耆德故老綦毋闿等,負書荷器,自遠而至者,三百餘人。”“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内之俊傑也。”在《三國志》和《後漢書》中有傳的就有36人,在《全後漢三國文》有著作的有26人,像宋衷、司馬徽、祢衡、伊籍、賈诩、梁鴻、王粲、王凱等,這些人物都是這期間來到襄陽的,劉表大都提供赈贍,予以安排,提供方便。
建安五年,劉表在掃除周邊隐患之後即設置學官,興辦官學,史稱“荊州官學”或“荊州學派”,聘請經學大師宋衷、司馬徽、綦毋闿等講授古文經學,劉表還親自授課開講。前後入學的學生達千餘人,包括諸葛亮、徐庶、龐統、崔州平等一大批後來活躍于曆史的三國人物,都是這個時期的學生。後人據此稱道:荊州學校的規模和制度遠遠逸出郡國學的範疇,不妨說是洛陽太學的南遷。尤為難能可貴的是,經漢末董卓之亂,東漢首都洛陽官府的藏書全部毀于戰火,而劉表在任荊州牧期間,緻力于圖書的搜集,荊州官府藏書一時成為全國之冠,及至曹操平定荊州後,這些典籍被運回北方,成為國家圖書館藏書,這是對後世的莫大貢獻。
劉表精心組織荊州本土名士和外來儒生著書立說,活躍學術,開展一系列大規模的學術文化活動。他喜歡與學士們交流,如《後漢書·祢衡傳》記載:“表嘗與諸文人共草章奏,并極其才思。時衡出,還見之,開省未周,因毀以抵地。表怃然為駭。衡乃從求筆劄,須臾立成,辭義可觀。表大悅,益重之。”這裡記載了劉表與文士們一起切磋奏章。他還組織儒經學者,包括宋衷、王粲、王肅、尹默等名人搜集圖書,改定五經章句,編纂《五經章句後定》。光緒年間的《鄒縣續志》記載,劉表組織人員編寫或親自撰寫的著述有《五經章句》《周易章句》《新定禮》《星占》《荊州星占》《新撰陰陽書》等。後世學人考證,劉表對周易深有研究,學術上重于義理,略于象數,這也使得“荊州經學”直接促進了魏晉玄學的産生,也找到了王弼玄學的家學淵源,其學術意義是巨大的。在劉表的倡導之下,“荊州之學”輝煌一時,甚至代替洛陽成為全國的學術中心,并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荊州學派。雖然,這一學派随着劉表的病逝而消亡,但對後世影響甚巨。
後人評價,劉表雖稱雄一方,卻消極固守,曆史上少了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但他領導和創建的荊州學派及其易學,卻是中國思想史上承前啟後的一個重要鍊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