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玥托着下巴,趴在車窗前,出神地望着窗外……道路兩旁,高聳的樓房漸漸後退,到了學院東路,出租車、三輪車、公交車連成一排,兩邊人頭朝着黑色鐵門湧動,拖着箱子、抱着臉盆。眼前的景象,不再是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粵北小鎮,離家1600多公裡,她隻帶了一個行李箱、一個背包、一把吉他,身邊沒有家人陪伴。
林玥是背着家人來成都讀大學的。她的夢想是學習數字傳媒專業,而家人卻希望她讀護理中專。争吵之後,林玥幾乎與家人決裂,也被斷了經濟來源。她在暑期打工掙到一個月生活費,卻被騙走;而學費,則通過網絡衆籌,688名網友為她湊齊。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隻要走的方向是正确的,都比站在原地更幸福。” 她說。
林玥的QQ空間截屏 。 本文圖片 紅星新聞
家人安排
希望她讀護理中專
父親說,一個女孩兒,從廣東到四川那麼遠的地方,根本照顧不到啊。家裡(關系網)對數字傳媒這個領域是空缺的,但如果學了護理,找工作我們肯定是能幫上忙的。
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在庇護下成長
成都商報記者第一次撥通林予的電話,他沒有接,第二次撥通,響了數聲後接了。“如果不是成都的号碼,我可能不會接。”林予說,自己不喜歡被打擾。
女兒的離開讓他憤怒,但短信裡的話,都是氣話,“畢竟還是自己生的女兒,還是希望她好。” 林予不停歎氣,“一個女孩兒,從廣東到四川那麼遠的地方,根本照顧不到啊!”“雖然和她媽媽離了婚,但孩子的事情還是要大家一起來出謀劃策”。大家互相也通了氣,要截斷女兒的經濟來源。
讓大家意外的是,林玥還是出走了。“那天她打電話說要走,我在流淚也在流血,一直忍住沒哭出來。” 他告訴記者,女兒藝考也是瞞着自己去的,家裡已經給女兒設計了一條道路。50多歲的林予表示,自己對數字傳媒行業不懂,“我對這個東西是一頭霧水。” 林予接着說,家裡(關系網)對這個領域也是空缺的,在這方面沒有人,但如果學了護理,找工作肯定能幫上忙。“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庇護下健康成長呢? ” 林予說,自己也是讀書人,道理都懂,但真到了那一步,還是不肯放開手。
想到女兒已經逃出了“掌心”,他也慢慢學會釋然。
孩子困境
最後一天,網絡衆籌湊夠大學學費
引用電影大師格裡菲斯著名的電影名詞“最後一分鐘營救”,9月7日晚上10點,林玥更新了自己的朋友圈,12000元學費成功支付。
林玥告訴記者,來到成都,她暫時和朋友一起合租在了一起,等到手續辦完,她就要去大邑的學校。成都的天氣比韶關老家更熱,在街上沒走幾步,她的鼻頭上就滲出了汗珠。烏黑的學生頭,穿着黑色短裙,林玥還在腰間系了一條白色穗帶,整個裝束就和她畫的動漫人物一樣。今年夏天,她報考了成都一所大學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父母的極力反對,讓她不得不“背水一戰”。
錄取通知書信封。
沒有學費、沒有補給,她背着家人踏上了求學的道路。“開始打算休學一年,等打工湊夠了學費再讀書。”她把自己的情況告訴學長,大家建議她網絡募捐。9月4号這天,她在網上發起募捐,兩天的時間就籌夠了12891元。捐款的有老師、同學,也有一些素未謀面的人,一共有688人為其捐助了學費。林玥在網上留言,希望将這些捐款者加為微信好友,以後工作了,再把錢還給他們。消息發出後,隻有十多人加了她。
家裡斷了經濟來源,兩度打工
利用暑假打工的機會,她離開了家,來到了廣東湛江。一開始,她在一個水果店剝荔枝,足足剝了一個月,賺了797元。在微信上,一位同學找她借錢,林玥把剛賺的工資都借給了同學,“後來才知道這個同學被盜号了,微信裡的錢也被騙光了。”
從水果店出來,她又找了一家湘菜館,每天端盤子,“飯店包住不包吃,每天早晨吃一根油條一個雞蛋,中午随便吃點,晚上如果不餓就不吃。”家裡人又打來電話,催促她回去報名。“就是家裡人幫我找的護理學校。”林玥不得不提前離開,因為沒有幹滿一個月,老闆沒有給她工錢。
滿腦子都是繪畫構建起的世界
小時候父母離異,林玥說,自己的性格像媽媽,倔。初中的時候,她喜歡上了繪畫,放假在家,就在網上搜索一些教程,跟着臨摹起來,整個假期都在和水彩、畫筆打交道。高一的時候,她的畫被選到學校參加展覽,在同學的建議下,她加入了學校文學社。
上學期間,林玥的外公生病住院,她在網上買了一幅數字油畫,往上面填色。“是一幅梵高的向日葵。”她希望外公能夠健康,就像向日葵一樣。她房間裡貼滿了各種各樣的繪畫作品,她喜歡宮崎駿也喜歡新海誠,滿腦子裡都是繪畫構建起的世界。高中她選擇了學藝術,家裡也花了4萬多元,“高中的時候很多老師去遊說,媽媽還是同意了。”不過,大學的專業關系到未來就業,一家人開始緊張了。
從填報志願時,林玥就站到了整個家族的對立面。
家族困惑
“不願意讓孩子去冒險”
放棄安排好的衛校激怒父親
林玥的家人為她“安排”了一所衛校就讀。林玥還曾經和父親一起去報了名,“家裡人說我不去報名,就再也不管我了。我就想着先答應他們。”
父親4條信息“砍斷父女親情”
到了衛校,父親拿出了2400元學費要交給老師,林玥卻問了一句,“這錢可以退不呢?”老師讓林予和女兒再溝通一下。“但我父親說不用,已經商量好了。” 林玥說,雖然報了名,但她心裡已拿定了主意。
林玥暑假在湛江打工時,四川的這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寄到了韶關,她讓同學去學校幫忙領了然後快遞到她打工的地方,“不能讓家裡人拿到,如果他們拿了,肯定就走不了了。”
她瞞着家裡人,偷偷收拾好了衣服,夏天的、冬天的都疊在一起,“中途肯定是不可能回去了。”林玥說,出發前,她找到朋友借了800元,并買了一張9月1日從湛江開往成都的火車票,直奔大學而去。
離開時,她給爸爸發去了短信,讓他把學費退了,并告訴他,自己從來沒有打算去讀衛校。這番話徹底激怒了父親。他一連回了四條信息,責備女兒失信于親人,“錢,我是不會退了,就算是砍斷父女親情的利劍吧”。
全家反對的專業,“出來注定打工”
選擇數字媒體專業,林玥表示,今後可以學到很多影視後期制作,學業完成後回到老家,打算和同學一起創業,做一家視頻工作室,這是她的夢想。她的這些“遠大計劃”,遭到了家裡人的一緻反對,首先反對的就是家裡的“意見領袖”——姐姐。
姐姐學過法律,是一名公務員。在林玥發出的微信截圖中,姐姐一遍遍強調,“你報的那些高價大專傳媒,出來注定打工”“你要争取就自己想辦法,别指望我”……一連發了六條信息。
母親也在微信中說,“你不用說對不起,你已經是成年人了,想做什麼是你的事情……到時候别在我面前哭”。
林玥發出的微信截圖。
林予是整個家族意志的“執行者”,“讓她去學護理,不是一個人的意志,而是整個家族的願望。” 林予說,自己是家庭的支柱,但這件事情是孩子媽媽的意願,孩子姐姐來幫忙操作(聯系學校),自己出錢帶她去報名。“大家都清楚,學護理在以後出來是有人管的,能找到工作。”
林予自己也是一名老師,但他不願意讓孩子去冒險,畢竟,讓孩子待在老家,大家能夠幫她找到一份工作。
父女分歧
她的夢想
學習數字傳媒專業
初中的時候,她開始學習繪畫,喜歡宮崎駿也喜歡新海誠,滿腦子裡都是繪畫構建起的世界。選擇數字媒體專業,今後可以學到很多影視後期制作,打算和同學一起創業,做視頻工作室。
大人對不了解的東西充滿“恐懼”
林玥的一名同學告訴記者,林玥從小就喜歡畫畫,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很強,她總是能夠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林玥身邊也有很多學過護理的同學告訴她,“如果自己不喜歡,千萬不要去。” 這個喜歡看動漫視頻網站的少女,和家裡人完全不在一個“頻道”,“爸爸喜歡看諜戰片,媽媽喜歡看肥皂劇,大家平時接觸的東西也不一樣。”高中的攝影老師告訴她,不要把目光局限于一個地方,外面的世界還很大。林玥用手機拍攝的照片也經常發在QQ空間,這些照片總能得到老師的誇贊。在家裡,沒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優勢。“我們這裡就是一個小村子,大家接觸的事物也有限。”林玥說,大人們對不了解的東西充滿了“恐懼”。
教育專家
父母設計的道路未必适合孩子
對于林玥遇到的問題,四川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遊永恒教授認為,孩子父母看問題的方式還是太僵化了一點,他們對大學賦予了太多的期許。“孩子在異地的生活也好、未來的工作也罷,父母都不必太過擔心。” 遊永恒說,大學是孩子的一個重要成長過程,品德和能力才是影響未來發展的關鍵。在國外考察的過程中他發現,很多大學到了大二大三才開始選專業,此前都是注重通識教育,即使選了專業,這些學生有三分之一改行了。
遊永恒認為,父母設計的道路隻是為了給孩子找到一個工作,這個層次是很低的,他們沒有考慮這條道路是否符合孩子興趣、适合孩子發展,而且如果選擇一個不喜歡的專業,也不一定能學好。他表示,長期的經驗限制了大人的眼界,判斷問題的方式也過于主觀,在專業這件事情上,還是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晖則認為,專業選擇的決定權最終還是在孩子身上,父母隻能提供參考意見,“畢竟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即使采用強硬的行為也不能改變現狀。”他認為,很多父母怕孩子選錯專業會吃虧,但這主要還是要看孩子的興趣和天賦。因此在林玥的這件事情上,父母還是應該理解孩子做法,相信過一段時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系還是會得以修複。
靠自己稚嫩的雙手開拓一條路是否是最優途徑?
走既定的路是安全的,尤其是當你準備不充分,總體能力不具備的時候,走父母為我們鋪好的路不失為一個穩妥的方式。 隻不過,跳脫不了舒适圈,永遠不可能激發潛力,真正提升。
不走鋪好的路,必然存在未知的風險。多元化的時代,獲取資源的方式與輸出資源的模式也更加多樣化。
因此,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并能在行動上遵循自己的内心。
何去何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
(文中人物為化名)
來源:成都商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