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白岩松談人工智能教育

白岩松談人工智能教育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6 10:13:57

白岩松談人工智能教育?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倓秋)随着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文教育有怎樣的意義?它在未來教育中應該處于什麼樣的位置?今日(12月4日),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表示:“現代科技與人文精神不是割裂的,人文精神為底蘊,現代科技為手段,我們才有最好的未來在今天這樣一個人工智能的大時代裡,我們要看到,人文教育永不過時”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直接指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騰訊、GSV(全球矽谷投資公司)、新東方、好未來聯合主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白岩松談人工智能教育?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白岩松談人工智能教育(面對人工智能時代)1

白岩松談人工智能教育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倓秋)随着技術的發展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人文教育有怎樣的意義?它在未來教育中應該處于什麼樣的位置?今日(12月4日),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在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表示:“現代科技與人文精神不是割裂的,人文精神為底蘊,現代科技為手段,我們才有最好的未來。在今天這樣一個人工智能的大時代裡,我們要看到,人文教育永不過時。”GES 2018未來教育大會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部直接指導,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騰訊、GSV(全球矽谷投資公司)、新東方、好未來聯合主辦。

以下根據于丹演講整理。

人文教育讓孩子找到自我

人文教育意味着什麼呢?首先,它意味着内心秩序的建立。

孔子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我們為什麼要做學問?因為學問是一種内化于心的東西,學問讓人不惶惑。

學問是讓王陽明在寫《絕命詩》的時候敢說“自信孤忠懸日月”“ 敢将世道一身擔”;是讓蘇東坡在被貶到窮山惡水時,還可以說“菊花開日乃重陽,涼天佳月即中秋”。這叫為己之學,因為他是救贖生命的,正如荀子所說:“君子之學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我們看諸位先賢大德,他們的舉手投足毫無戾氣,有一種儒雅,甚至有一點謙卑,但是沒有力量可以打倒他們的内心,因為他們的内心有秩序感。所以說到底,學者不是為了文憑,不是職位,而是為了有君子的内心。

對于中國知識分子來講,内聖外王出将入相是一種理想。當社稷江山需要的時候,他要拿得起來,要能夠擔當。不管一個人是發達了去兼濟天下,還是窮途末路時獨善其身,他内心的邏輯起點從未改變。

這是人文教育對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孩子都最有價值的地方。也就是找到自己的身份,不靠一張名片,不靠社會給你的評價,而是内心對自我有期許,對自我有确認,是一個人知道自己對大時代有怎樣的使命和擔當。

人文教育讓孩子形成觀念與行為的分寸感

這種教育是怎麼形成的?我認為,人文教育不光是觀念,它是行為方式的分寸感。

王陽明先生講過知行合一:“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所以,知與行不可分開,中國人最有效的教育,是從小進行行為教育。

《〈大學章句〉序》中說:“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禦書數之文。”孩子進小學以後,要學習灑掃,也就是做家務、打掃衛生;要懂應對,也就是如何說話聊天;要知進退,在公共空間是要守秩序的。一個人在小的時候如果不懂規矩,長大隻會越來越壞。這三點就是行為層面的。

第二,禮樂射禦書數之文,這是觀念層面的,也就是中國的六藝,禮就是德育。

樂就是美育,射就是體育,禦是生活的技能,書數就是文科和理科。可以說,古代六藝已經在追求孩子人格的全面發展了。

而入大學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上大學可不是分專業,不是拿文憑找工作,而是要有一種格物緻知、窮盡道理的自我覺悟和學習動力。“一事不知,儒者之恥。”這種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我們今天的教育還有嗎?我們的孩子知道的标準答案越來越多,對世界提出的質疑越來越少,過多的答案剝奪了人們窮理的熱情與追問。

我想,人文教育是讓人能夠從覺悟到行為都把握住分寸,這也正是教育一開始的目的。

技術和人文之間應該是平衡關系

人文教育還意味思考邊界的拓展。今天,技術的手段越來越發達,我們的思考力也越來越發達了嗎?我們正在以大量的電子閱讀替代紙質文本,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讓我們心流的專注力越來越短。而支離破碎起伏不定的信息碎片,往往讓我們得出的結論更偏激、更邊緣了。我們穩定的邏輯性在哪裡呢?我們還願意思考嗎?

中國傳統教育希望一個人學習不是為學而學,也不是為考而學。而是“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遊于藝”,是有志于天地大道,成長依托于自己的基本道德,然後人與人的關系裡學習仁愛。現在,一個孩子從小問的就是哪個工作以後掙錢多。我們還有志于大道嗎?我們今天還會在自己的道德上去修養嗎?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中國傳統的教育其實是超乎功利的,它是為了讓一個人能夠追問自己的内心,如果你覺得世界對你還不夠好,機遇還沒有垂青于你,你自己最好的年華還沒有到來,請你問問自己,你有什麼沒做到的嗎?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準備到充盈飽滿有信念有能耐的時候,他就實現了他對世界最大的擔當。

因此,技術不是一切,技術是給我們生命插上翅膀的,但如果生命都不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真正支撐起未來教育靈魂的還是人對于自身的認知和人對于使命的擔當,這一點比什麼都更加重要。而人文教育讓人知道生命的底色是什麼。

所以,我不希望技術和人文之間是對立的關系,我想它應該是一種平衡的關系。人文精神為底蘊,現代科技為手段,我們才有最好的未來。如果它們能融彙一體,我們就回到了教育的本質,也就是培養人格健全的人。在今天這樣一個人工智能的大時代裡面,人文教育其實永不過時。

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編輯 馮琪 校對 何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