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二十四橋明月夜指哪些橋

二十四橋明月夜指哪些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19:38:44

二十四橋明月夜指哪些橋(二十四橋明月夜)1

二十四橋明月夜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盡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

玉人何處教吹箫?

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名篇:《寄揚州韓判官》,描繪了揚州美麗的風貌,詩問世後 ,“二十四橋”随之流傳千載。在人們的心目中,“二十四橋”簡直成了揚州旖旎風光的寫照,她是那樣令人神往,引起讀者美麗的遐想。

但是,曆史上果然有“二十四橋”嗎?

這個問題,從宋代起就成了聚訟紛雲而迄無定論的疑案。

“二十四橋”宋人認為是指二十四座橋;北宋大科學家沈括認為,“揚州在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裡一百一十步,東西七裡十三步,可紀者有二十四橋。” (見《補筆談》卷三)祝穆《方輿勝覽》則認為:“隋代便有二十四橋,各以城門坊市為名。後來韓令坤築州城”,“分布阡陌,别之橋梁”,“所謂二十四橋或存或廢”,已“不可得而考”。但是,清人則認為所謂二十四橋,那原是一坐橋的名稱。吳绮《揚州鼓吹詞序》說:“出西郭二裡許有小橋,朱欄碧秋,題曰‘煙花夜月’,相傳為二十四橋舊址。蓋本一橋,會集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清李鬥《揚州畫舫錄》卷十五:“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在熙春台後。”但是,據《揚州府志》載的府城所在的江都、甘泉兩縣、卻無“吳家磚橋”或“紅藥橋”。《揚州府志》卷七十五載:“又傳(隋)炀帝于夜間同宮女吹箫橋上,因名。則所謂二十四橋止一橋矣。” 以上便是由宋至清有關二十四橋的種種主要解釋。這種種說法,令人莫衷一是。

今人周錫馥就這個問題撰文說,他翻閱了《揚州園林名勝遊覽圖》以及最新出版的《中國名勝詞典》和《古建築遊覽指南》,結果找不到二十四橋的蹤影。他認為,這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原來竟是子虛烏有的東西,實際上從來不存在。它隻是唐代揚州橋梁的總稱,是泛指而不是确指,是約數而不是實數。他指出:曆代認為“二十四橋”是一座橋的說法是站不住教的。而認為它是二十四座橋,亦查無實指。

周錫馥還指出,二十四橋在唐代以前不見于記載。在唐代隻出現于杜牧的詩中,而且僅僅出現了那麼一次。“唐代的揚州居南北交通要沖,是天下聞名的富盛之區,寫揚州的作品不勝枚舉。如果說,衆多詩人墨客對如此迷人的、富有特點的景色竟全都視而不見,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

周錫馥還從杜牧的詩歌運用數字的特點來考察,指出”二十四橋“并非二十四座橋。

杜牧是唐代詩人中有名的“算博士之”一,常常喜歡用數字入詩。下面的幾例是比較突出的:

“千裡莺啼綠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江南春絕句》)

據史載,“都下佛寺,五百餘所,窮極宏麗。”則“四百八十”應當是唐代尚存在的約數。

“漢宮一百四十五,多下珠簾閉瑣窗。何處營巢夏将半,茅檐煙裡語雙雙。”(《村舍燕》)

漢宮的數目,依據東漢張衡《西京賦》:“封畿千裡,統以京尹、郡國宮館,百四十五。”但東漢張衡是套用“秦時殿觀,百四十五所”的記載,所以也隻能是約數。

解鈴還需系鈴人。從杜牧喜歡用數字入詩,且又特别喜歡使用約數的情況來看 ,說“二十四橋”是泛指而非實指,是約數,而非實數,似有一定的道理。但這是否就是“二十四橋”之謎的謎底呢?本文姑且置舊論新說并存,以俟考古者和廣大讀者探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