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Robert J. Sternberg提出了愛情三角理論,該理論認為,人類所有的愛情體驗都是由激情、親密、承諾三要素構成。根據三要素的占比情況,愛情被分為六種模式,分别是:
激情式愛情((Romantic love):激情 親密
夥伴式愛情((Companionate love):親密 承諾
愚蠢式愛情((Fatuous love):激情 承諾
空洞式愛情(Empty love):隻有承諾
迷戀式愛情(Infatuated love):隻有激情
完美愛情(Consummate love):親密 激情 承諾
日久生情與一見鐘情的區别
從心理學角度看,一見鐘情是典型的激情式愛情,日久生情則是夥伴式愛情。一般來說,後者形成的感情往往更為牢固,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長遠的、細膩的相互了解過程,其感情基礎是相互之間的的情感坦露和相互了解。
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接受閃婚,然而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建立是需要時間的,那些短時間内建立的關系往往存在漏洞,從這個角度看,日久生情比一見鐘情更有優勢。
生活中,戰友情和同學情更被人們所珍視,這也是日久生情的一種表現形式,由于相處時間較多,那些經常聚會碰面的同學和戰友與我們之間的關系會顯得更為親密。心理學曝光效應指出,人們總是習慣于親近自己熟悉的場景而本能的遠離那些未知的事物,因此,那些生活中頻繁接觸的人往往更容易讓我們産生好感。
如果說一見鐘情是一種濃烈的情感迸發,日久生情則更多的是對于一個人的全面理解和接納,但也有一定的前提條件,即關系在最初的時候不能有絲毫的厭惡或是嚴重的性格不合。心理學首因效應指出,第一印象往往決定了一段人際關系的好壞程度。如果一開始雙方就産生了厭惡感,這個時候,過多的曝光反而會激發更多的矛盾,感情也就無法順利建立了。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
人類是一種社會性極為突出的動物,也預示着我們在日常交往中會無意識的模仿其他人的行為和思維,這種潛移默化的模仿行為會讓我們很容易受到身邊的人的影響。正如古語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從生活的角度來說,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影響不僅僅體現在品質和性格方面,更體現在行為和思維方式的改變。心理學上認為,人的心理能量都在保持動态守恒的平衡,每個人的能量場都在互相影響,這種影響往往建立在個體原本的三觀之上,即一種學習和模仿現象,并且,因個體有強弱之分。
2006年3月,《個性與個體差異》科學雜志上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夫妻之間總是會變得長相更為接近,性格也越來越相似,即夫妻相确實是有依據的。由此可見,人與人之間情感互動的重要性。那些和我們日久生情的人,往往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之間相互模仿、相互影響。
綜上所述,日久生情也是需要前提條件的,即第一印象的建立往往是好的感情架構的開始,而情感的互通也不完全在于時間的多少,而在于情感的曝光程度。
換句話說,當我們足夠了解和适應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我們自然會對他産生好感,這種好感也并不僅僅體現在愛情上,它的應用角度是多方面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愛情心理學》
第一心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