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一句神奇的廣告詞不僅将鑽石這種産物推向了奢侈品的行列,還讓鑽石成為了年輕人求愛的必備物品,沒有一顆鑽戒傍身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真愛。
當然了,營銷這種事情往往都是前有古人,後有來者的,可謂一代更比一代強!
既然你說鑽石代表真愛,那麼就是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一份愛,因此一輩子也就隻能購買一個鑽戒了吧?
也是因此,打着“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一生隻送一人!”營銷标語的DR鑽戒規定在購買DR戒指前,男士不僅需要簽署一份真愛協議,還要明确承諾人和受諾人、真愛編碼和簽署日期,以此為證承諾此生真愛不變!
憑借這種營銷手段,DR鑽戒一經推出就成為了衆多年輕人在結婚時最為關注的品牌之一,受到了無限的追捧!
但營銷終歸是營銷,隻不過是商人賺錢的一種手法罷了。之前還有人質疑DR鑽戒這種“一個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的營銷手段雖然很吸引眼球,但複購率卻是零,不能算作是一種好模式。
可如今看來,還是應了那句“無奸不商”,這天底下怎麼可能還真有錢買不到的東西呢?
這不,最近“一個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的DR鑽戒就徹底翻車了,有網友發帖稱,DR鑽戒的購買記錄花500元就可以消除!
這事一出,DR鑽戒也迅速在網絡輿論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壹
“一個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都是騙人的?
11月11日,有自稱DR内部員工的網友爆料稱,自己查到多位流量藝人疑似購買過DR鑽戒。
在這些信息在網上發酵的同時,又有網友發帖稱,DR鑽戒的購買記錄花500元就可以消除。
除此之外,還有網友表示:“所謂的一生隻能送一人,事實上換個身份證就能再買。”
針對網絡上輿論的發酵,DR鑽戒官方也很快在微博發表了相關的聲明稱網絡上謠傳的花錢就可以解綁真愛的問題并不屬實,公司不支持删除和解綁信息,用戶一經購買,記錄終生不可更改和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份聲明中,DR鑽戒并沒有針對冒用身份證的情況購買鑽戒進行解釋!
對于DR鑽戒的聲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如果随便輸出身份證号,不需要原件和本人驗證就可以購買,那麼所謂的“一生隻送一人”也隻不過是個噱頭!
貳
靠“一生隻送一人”的營銷概念,DR鑽戒不僅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睐,還成為了沖擊資本市場最有力的敲門磚!
在中國的珠寶行業中,DR鑽戒絕對是年輕的新人。DR鑽石的母公司迪阿股份創辦于2010年,也就是說距今大約11年左右,但也就是這短短的11年的時間,DR鑽戒早已成為了行業裡的金錢收割機!
就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DR鑽戒的母公司迪阿股份正式向深交所創業闆發起了沖擊,并披露了招股說明書注冊稿。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止去年年底,迪阿股份以分公司形式設立的直營門店已經達到了320家,主要分布在重慶、深圳、上海等地。
如果你曾了解過鑽石市場上的一些品牌你就會發現,DR鑽戒的鑽石相比于一些像周大福、周生生等傳統老品牌來說單價都要貴很多。
數據顯示,2018~2020年,迪阿股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93億元、16.49億元、24.48億元。其中,求婚鑽戒的營收占總營收比重為85.41%、83.00%和76.31%,遠高于結婚對戒和其他飾品。
當然了,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作為一家以營銷起家的品牌來說,DR鑽戒确實在營銷上做了巨額的投入。
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公司銷售費用分别為5.00億元、6.74億元、7.2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别為33.32%、40.51%、29.58%。
但最終歸根結底,這些在營銷上巨大的投資最終也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毛利率。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2020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别為69.82%、70.21%、69.37%,每年接近70%的毛利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萊紳通靈、恒信玺利、周大生、周六福相比,平均高出20~30個百分點。
要知道,這近乎70%的毛利率在整個珠寶零售行業内都屬于領先水平,甚至超過了周大生、周六福這些老牌品牌!
叁
鑽石賣的貴,但口碑卻一般!
值得一提的是,在營銷上大手大腳的DR鑽戒在研發費用上卻少的可憐!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别僅為0.71%、0.78%、0.68%。而低研發費用最終也體現在了DR鑽戒的質量和口碑上。
據悉,為了包裝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以此達到營銷的目的,DR曾在自己的官網首頁宣稱公司品牌曆史追溯至上世紀90年代,隸屬于香港戴瑞珠寶集團。
但該營銷手段最終也翻車,被指宣傳語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因此,DR還在2018年時遭到了深圳羅湖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
同年,DR又因宣傳“粉鑽世間罕有”等内容,再次遭到了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大興分局的罰款處罰。
除了宣傳上多次存在虛假問題以外,DR鑽戒的産品質量也多次出現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此前曾報道,迪阿股份本身并不從事生産加工活動,公司産品全部委托給專業的珠寶首飾生産廠商加工生産。迪阿股份對外采購的原材料主要為0.03克拉以上的鑽石,而0.03克拉及以下的鑽石和其他材料則一般由委外加工商提供。
生産完成後,一般由委外加工廠商負責将産品運送至迪阿股份,由公司對産品進行質檢、驗收,與委托加工單核對無誤後登記入庫,驗收入庫後的産品對外銷售前會由國檢等檢測機構檢驗并出具檢測證書。
2018~2019年,迪阿股份共有4批次抽檢産品在抽檢過程發現貴金屬含量低于合同約定标準。而在2018~2020年,公司共計8批次産品(累計50件貨品)在檢測過程中還發現加工商自配的副石疑似合成石,并非天然鑽石。
不僅如此,招股書還顯示,2018年~2020年期間,迪阿股份存在27起因産品質量不合格被退貨的情形,累計金額為17.93萬元,消費者退貨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産偏差、産品外觀有劃痕、掉石等。
要知道這種店大欺客、缺斤少兩的事情對于消費者而言是很難接受的。畢竟鑽戒也屬于奢侈品,雖然零售方式和黃金不一樣,不是按單價計算,但如果缺斤少兩對于消費者而言也是重大的損失。
這類事件從輕了說是企業管理不當導緻,但從大了講就是對顧客的嚴重欺詐行為,是十分惡劣的。
如今,如果連賴以生存的“一生隻送一人”的營銷概念都被打破的話,那麼DR鑽戒還能剩下什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