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個女性朋友,給我講了她們未來生活的設想。
她們的設想跟大多數女生都不太一樣。
第一個女性朋友是這麼說的:
我不想結婚,但是想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第二個女性朋友,是這麼說的:
我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孩子,打算将來跟幾個志同道合的閨蜜,一起組團養老。
雖然她們的計劃有不同之處,但核心都是:
這輩子不想跟男人扯上關系。
特别是第一個朋友的設想,這在前幾年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前幾年我們這裡是不允許“非婚生”的孩子上戶口。
如果你不是在婚姻關系裡面生了孩子,換言之:
你沒有嫁人就有了孩子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就很難上戶口。
沒有戶口的話,将來這個孩子上學,就醫之類的都是很大的問題。
但放眼全世界,這個問題其實從來都不是什麼“問題”。
隻要具備親子血緣關系,無論是婚内生育,還是非婚生育,小孩都具備同樣的權利。
上學,就醫,求職等等任何事情都不受影響。
從前兩年開始,我們社會也承認了非婚生子的正常地位。
所以湧現出了很多像第一個朋友這樣的設想。
她個人的物質基礎條件很不錯,目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财務主管,年薪三十多萬。
這個收入,養活一個小孩是綽綽有餘的。
她之前有過感情受挫的經曆,令她傷心很深,以緻于很多年都沒有再談戀愛,以後也不想談。
但是眼看自己已經年近四十,還是很想有一個自己的孩子,所以就把這件事正式提上了日程。
她現在的計劃是去國外辦這件事,前幾天還跟我們說:
“可以期待一個漂亮的混血寶寶啦!”
而第二個朋友,相對第一個朋友的想法,則更極端一些。
對于結婚,生孩子這兩件事,她是都不考慮的。
她的觀點如下:
其實,在這個社會,女性是被周圍的環境,潛移默化地“矮化”着。
從女孩子出生開始,就遭受着全方位的洗腦,有些來自家庭,有些來自學校。
在家裡,父母不停地給女孩灌輸:
要乖巧,要懂事,要聽話,好好學習,将來找個好老公,結婚生孩子。
“女人一輩子的終極目标就是結婚生孩子”——這個觀念,甚至從學生時代就在影響人生決策。
比如很多女孩都聽過這個說法吧:
上大學最好去師範,将來當老師。
教師是最受未來婆家歡迎的職業,因為有寒暑假,還能輔導小孩,工作體面收入穩定。
女孩子的未來,無形中就這樣被壓制,被閹割,被修剪。
而男生是怎樣的呢?
幾乎沒有人會告訴一個男孩子——你最好找個适合娶老婆的工作,你要文靜,要聽話……
不,都沒有。
男孩子的成長是不受限制的,而女孩則相反,處處受到限制和規訓。
所以,當一個女人看清這個世界針對性别的分化規訓和區别對待之後,唯一要做的事情。
就是要明白一個道理:
女人不是弱勢的,不需要去被規訓,被修剪,被閹割,更不必把結婚生孩子當做是畢生目标。
女人可以像動物世界的母獅一樣,隻選擇那些強壯的、服從的、配合的公獅子。
而且也不必“為了公獅子”而繁衍後代,相反,要把繁衍的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
女人真的沒必要“為了嫁人而嫁人”,而是應該像自然界那樣“擇優”選擇繁衍後代的對象。
正如有力量的母獅子,一旦發現族群裡的公獅子發瘋、偷懶就會被逐出獅群。
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很支持前面這位朋友,選擇單身生孩子。
雖然我不生孩子,但那是我個人的選擇,因為我不太喜歡小孩,而且也不打算承擔那麼重的責任。
但我很贊賞“主動選擇非婚生子”的行為,因為這其實是一種女性力量的表現。
即:
女人擁有了獨立生存、而且生存的比大部分人都好的本事,然後她擇優選擇繁衍後代的對象。
這是一種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未來的負責。
女性其實并沒有像社會所灌輸的那樣:
柔弱,弱勢,脆弱,生活不能自理,非得有個男人才行。
女性其實充滿了力量,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力量——篩選族群的後代,決定誰的基因可以傳承下來。
讨論
第一個觀點:“不想結婚但想有小孩”;
第二個觀點:“不結婚,也不生小孩,以後跟閨蜜組團養老”。
現在部分女性持這樣兩種觀點,這個現象你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