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每日投教文案

每日投教文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6 02:30:37

每日投教文案? 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 蔡鳳燕,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每日投教文案?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每日投教文案(黃岡教苑走筆蔡鳳燕)1

每日投教文案

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

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 蔡鳳燕

部編版教材在編寫時體現的是雙線組元,即:每個單元都會體現兩個目标:一個是人文主題的目标,一個是語文要素目标。三年級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

什麼是有新鮮感的詞句?以我的理解,其實,就是以前的教材中所說的“有感受的詞句”,但是在說法上更加貼近兒童的理解能力。并且,可以更加下位。比如,我們可以解釋為:那些你沒有見過的表達,那些與以往的表達不一樣的地方,那些你感到特别有意思的詞句。概括起來三個詞:沒見過,不一樣,有意思。這樣講,學生在閱讀中就更有抓手,關注點也就具體了。

那麼,如何關注?關注何益?

1、沒見過

一篇新文章中,一定會有一些你以前沒見過的詞句,或者詞句描寫的情境是你的生活經驗中尚未出現的,又或者是含義比較深刻,理解起來有一定困難的,這樣的詞句會讓人覺得有新鮮感。比如《不懂就要問》中,“私塾、戒尺、先生”等,應該說,這些詞,學生以前沒見過,不大懂得意思,當然會有新鮮感;又如“那時候上課,先生念,學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樣。學生讀熟了,先生就讓他們一個接一個地背誦”,句中描述的課堂學習情境是學生所沒有經曆過的,讀到這裡,當然也會有新鮮感;像“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這是全文的中心句,富有哲理,也很新鮮。

這樣的詞句,查查字典,聽聽老師講解,聯系上下文,聯結生活自然會懂。

關注這些詞句有何用處?一來增長知識和見識,二來也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内容,提高理解能力。

2、不一樣

“絢麗多彩”,這個詞學生早見過,在二年級的課文《開滿鮮花的小路》中第一次出現。部編版三年級下冊《大青樹下的小學》一文中再次出現。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裡,從一條條開着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鮮豔的民族服裝,把學校打扮得絢麗多彩。”

句中的“絢麗多彩”點亮了整個自然段,充滿畫面感,讓人仿佛就看到小學生們穿着各色民族服裝,戴着各色配飾,從四面八方走來,邊疆的山坡、坪壩、小路一時間熱鬧非凡。與以往學生見過的不一樣的,以往它是用來形容鮮花,在這裡它形容的是小學生所穿戴的各種民族服飾給人的印象,同時也表現了各族兒童熱切盼望上學的心情。

這樣有新鮮感的詞語,關注它,當然得品一品了。

絢麗多彩是什麼意思?文中的絢麗多彩是形容什麼的?讀着這個詞語,聯系這幾個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麼畫面?

生活中,你還見過什麼情景,可以用上這個詞?

再讀這個句子,會讀書的同學不光能讀出畫面,讀出色彩,還能讀出心情呢,你能讀出小學生們什麼心情呢?

三個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從文本語境的理解到聯系生活表達,最後上升到情感的意會,“絢麗多彩”,便植入了學生的語言世界與精神世界。

一個詞,從詞面上理解,它的面孔一定是呆闆的,給它不同的語境,在适合的語境中,哈哈,它就變得多姿多彩,顧盼生情了!同樣具有不一樣感覺的詞語,在《花的學校》一課中也很明顯。東風走過荒野,吹着口笛;花在跳舞、狂歡;雷雲拍着大手;花孩子們沖了出來……極普通的詞語,在句中表現的對象變了,于是,東風多麼有情趣呀,就像是吹着口哨的小夥子;花兒們多麼歡喜呀,就連天上的雷雲也激動了吧。

關注這樣有新鮮感的詞句,在解讀中積累、内化,會獲得豐富的語言經驗,敏銳的語言感受力,最終能把語言的根紮進心裡。

3、有意思

詞句是不是有意思,學生大抵是一眼就能讀出來的。在教學《大青樹下的小學》時,上到“上課”這一情景時,學生首先關注到的就是“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上,好像都在聽同學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隻小猴子。這些山林裡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着”。

關注到句子,他們就問了:還有小猴子,太有趣了,它們對什麼那麼好奇呀?樹枝、蝴蝶和鳥兒怎麼會在聽同學們朗讀呢?

猴子大概是孩子們特别喜歡的動物吧,所以,一下子就吸引了他們的目光。然後小鳥、蝴蝶統統入了他們的眼,這個特别的句子也就入了他們的眼。于是,圍繞關注的對象提出的問題,把思考一步步引向深入。

我引導他們去探尋:“猴子們好奇的是什麼?讀讀前面的語句,你一定能找到答案。”孩子們連忙讀課文,讀着讀着,就有了答案。有的說:“我知道,他們是好奇那些小學生讀書怎麼那麼整齊、好聽。”有的說:“他們好奇的是小學生們在讀什麼,它們怎麼一點也聽不懂。”我随即提示:“這麼說,兩隻猴子是被什麼吸引住了?”聰明的孩子們立刻領會到,猴子們是被小學生的讀書聲吸引住了。我便總結道:“‘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是直接描寫 。你看,描寫讀書聲好聽,不光可以直接寫,還可以通過寫‘猴子好奇地聽着’來表現,這樣的寫法叫襯托。這樣一襯托,我們便更加感受到大家讀書聲音的好聽了,而且還覺得特别有趣。”

我繼續引導:“再讀課文,看看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都在幹什麼?”孩子們反應挺快,一個說:“好像在聽同學們讀課文。”一個說:“我知道了,這裡是襯托‘小學生讀書真好聽’,因為小學生讀得好聽,所以它們都不聲不響,生怕打擾了同學們讀書。”

我對孩子們的回答連連點頭,贊不絕口,同時不忘繼續撥動他們思維的琴弦:“同學們一開始不是問‘樹枝、鳥兒、蝴蝶們怎麼會在聽同學們朗讀課文呢’,現在有答案了嗎?”快嘴範少文搶着說:“我知道,我知道,因為這裡是用拟人的方法,是作者的想象。”方卓為也搶着說:“用拟人的方法,是為了襯托同學們讀書的好聽。”

看來理解得透,感受到了“有意思”背後的意思。再來一波。

提示:“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遊戲,招引來許多小鳥,連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這裡的小鳥、松鼠、山狸也趕來看熱鬧,又是為了襯托什麼的呢?當然是襯托大家下課玩耍時的快樂和熱鬧了。

有趣的表達,總是吸引人的,吸引了就會讀下去、想下去,最終得言、得意、得法。

新鮮感,就是新鮮 感,關鍵還在一個“感”字,有感覺,會感知,能感受。

來源:武穴市第二實驗小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