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人的精神好壞有什麼區别

人的精神好壞有什麼區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01:23:29

心靈的三個普遍性維度

人的心靈,能夠有許多種不同的活動、不同的能力,包括感知、想象、意願、判斷等。通常,我們會認為,人與人不一樣,悲歡未必與共,愛憎常常不同。然而,至少有三個維度,為所有人所共同承認:

(1)欲望維度(desire):食色性也,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此生而有之,人所同也。飲食,保證人的個體生命的延續。男女,保證人的群體生命的代際傳承。這體現着人的動物性或者獸性。

(2)理智維度(understanding):算術幾何,人皆可識。人皆有一定的理智能力,都可以計算出1 1=2等基礎的算術題,都可以掌握關于三角形、正方形等基本的幾何知識,由此可見,在數學能力和數學知識方面,這是人人所普遍承認的真理。數學的特點在于,一旦前提給出,相應的結論、推論一定可以得出,這是一種類似于機械的效果。因此,這一能力,這體現着人的機械性。

人的精神好壞有什麼區别(如何理解心靈如何理解欲望)1

笛卡爾《屈光學》插圖

(3)精神維度(spirituality):天人合一,人皆慕之。在理智之上,人具有一種超越自身,向往作為理想人格或者最高實體的存在的心靈傾向,這一傾向即人的精神性,這通向人的神性或者聖性,這一特點,尤其要求着人的心靈的靈性,因此往往隻有少數人可以達到。

不同宗教、不同文明、不同語言,對于這種天人合一,或者上帝(至高存在)與個體精神的合一,有着非常接近的表達,即表現為一種神秘主義。在這種神秘主義之中,個人性的、身體性的、社會性的東西完全消失,個體精神完全地浸潤或者消散在大全之中,而通過這種對于個體的否定,個體反而在更高的層面得到了肯定,獲得了一種全新的精神生命。這條道路罕有人至,但确有人至,并且部分聞道者,留下了他們的隻言片語,通過神秘主義的方式,供後人解讀。這種精神維度,對于心靈有着最高的要求,是心靈的靈性的最高體現。

人的精神好壞有什麼區别(如何理解心靈如何理解欲望)2

達芬奇的人像

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将會兼顧到心靈的這三個維度。一種比較周全的哲學,也會考慮和包容心靈的這三個維度,例如柏拉圖的哲學就是這樣,既考慮到人的心靈的欲望維度,但是考慮人的理智維度,并最終上升到精神維度。但是,也有很多哲學,是有所偏頗的,即隻倚重人的某一維度,而輕視、忽略或者貶低其他維度。

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實際上重視的就是人的欲望維度,這實際上是将人的人性降低到動物性的層面。

笛卡爾的哲學,對于人的理智維度給予特别的重視,試圖将一種普遍的數學中,來設想形而上學、物質世界與心靈,因此貶低了人的欲望維度和精神維度,并且使得精神維度失去了支柱。

斯賓諾莎試圖對此進行補救,因此他設想了人在三個層面的不同價值判斷,即個人的善與惡、城邦中的善與惡、精神層面的善與惡,但是,他的哲學無法解決永恒與綿延、實體與樣式之間的二元與矛盾。

這樣一種過分重視理智的傾向,在康德那裡,仍然保留着,因此導緻了現象與物自身的兩分,導緻了主體之中理智與意志的二分,而這種二分在康德那裡就變成了難以解決的二元論。

正确的做法,就是類似于柏拉圖主義的做法。在肯定欲望維度的同時,指出比欲望更高的理智維度,以及超越于理智的精神維度,并且使得欲望與理智都接受精神的指導,隻有在這樣一種思考模式之下,人性才有可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發展,一種由低到高的變化氣質或者心靈轉化,才是可能的。而中國哲學的儒道兩家,盡管采用了不同的哲學語言,其最終的理論歸宿,并沒有根本的區别。用朱熹的話來說,即“私欲淨盡,天理流行”,欲望維度并沒有消失,但是卻得到了淨化。而這種淨化之所以可能,正是因為理智維度(理)和精神維度(天)的合作,即由精神來指導理智,由理智來引導欲望。

在一個人們過份重視欲望維度和理智維度的時代,如何發現、打開、重建心靈的精神維度,這是一個問題。這既是一個時代問題,也是一個文化問題,更是一個哲學問題!

這将是一個艱深的問題,有待志士仁人,共同努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