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原平市什麼時候成地級市?----史話三晉之原平篇原平是山西中北部的一個縣級市,有着悠久的曆史但是曆史建制沿革複雜到腦仁疼,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山西原平市什麼時候成地級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史話三晉之原平篇
原平是山西中北部的一個縣級市,有着悠久的曆史。但是曆史建制沿革複雜到腦仁疼。
造成複雜的最主要原因,是史上多次的“郡縣僑置”。若想弄清楚,不費點勁還真不行。
一
史書上最早出現“原平”這個地名的是東漢班固的《漢書》。在二十八卷地理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太原郡,秦置,有鹽官,在晉陽,屬并州.....縣二十一:......原平,祁,晉大夫賈辛邑......”
《後漢書.郡國志》中記載為:“雁門郡秦置......十四城,......陰館、繁畤、樓煩、武州、汪陶、劇陽、崞、平城、埒、馬邑。鹵城,故屬代郡。廣武,故屬太原,有夏屋山。原平、故屬太原。彊陰。”
問題來了,原平不是也叫崞縣嗎?怎麼出現不同名字的一個地方呢?
再往下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第一》載:“建安“二十年(215)春正月......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縣領其民,合以為新興郡。”
《晉書·地理志》載:“(建安)二十年,始集塞下荒地立新興郡,後又分上黨立樂平郡。魏黃初元年,複置并州,自陉嶺以北并棄之,至晉因而不改。”
“雁門郡秦置,統縣八廣武、崞、枉陶、平城、葰人、繁畤、原平、馬邑。新興郡魏置。統縣五,戶九千。九原、定襄、雲中、廣牧、晉昌。”
是不是有點暈,先捋捋,看下當時的曆史背景。
自漢武帝北擊匈奴後,便開始劃地令歸依的南匈奴定居。
到了東漢永和五年(140)時期,西河郡郡治南遷今離石,所領三十三縣僅剩十三縣。此時的北匈奴五十八部被打敗的二十多萬人也相繼劃地而居。
到東漢末年,曹操分匈奴五部,将其全部安排呂梁山區,加上代郡的鮮卑拓跋部,“整個隴東、陝北、内蒙及晉西北俱為胡人所居。”
于是就出現了“僑置郡縣”。
二
何為“僑置郡縣”?就是将遷出的移民進行異地安置,重建郡縣仍用其舊名。
曹操把北方四郡“南奔百姓”遷往内地。縮郡為縣,雲中郡改雲中縣,遷到今原平樓闆寨;五原郡改九原縣,遷到今忻州;定襄郡改定襄縣,遷到今定襄;朔方郡改廣牧縣遷到今壽陽;這四縣合并為新興郡。
原平縣内“僑置”的雲中縣,到“魏黃初元年析原平縣置雲中縣”。
再來看“崞”與“原平”的關系。
《魏書》載:“永嘉三年,晉懷帝進帝大單于,封代公,帝以封邑去國遠,民不相接,乃從琨求勾注徑北之地,琨自以托付,聞之大喜,乃徙馬邑、陰館、樓煩、繁峙、崞五縣之民于徑南,更立城邑,盡獻其地。”
前邊所說的“崞”,指的是今渾源境。
匈奴人劉淵建立匈奴漢國後,劉琨八百騎兵進駐空城晉陽,成為了當時北方唯一的漢人所轄地域。為了得到代郡鮮卑拓跋部的支持抵抗匈奴,奏請晉懷帝冊封拓跋踦盧為代公,并讓出徑北五縣之地,分别寄置于晉陽周邊。
此時的原平縣境内,聚集了雲中縣、崞城、樓煩城、陰館城、廣武城。
“崞”自此後與原平緊密相連了。
十六國時期各個政權因時間短暫,等到了北魏統一北方後,原平境内更複雜了。
三
北魏第二位皇帝明元帝拓跋嗣永興二年(410),在今岚縣置秀容郡,轄四縣:秀容縣、石城縣、肆盧縣、敷城縣。将原來原平境内的雲中縣西歸秀容縣,東屬定襄縣,雲中縣廢。原平縣北移廣武境内,石城縣管轄今原平北,崞陽南。
此時的今原平境内,北部為原平縣,中部屬于石城縣,南部屬于秀容縣。
到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423),太武帝拓跋焘征讨赫連勃勃,攻下敷城後強遷其百姓,在今原平境内又僑置了敷城郡。滅赫連夏後,于太平真君七年(446)時将敷城郡遷回原址,僑置于原平境内的敷城郡改置敷城縣,在今天的原平西山一帶。
那崞縣呢?
郦道元《水經注》載:“水南出崞縣故城南,王莽之崞張也。縣南面玄嶽,右背崞山,處二山之中,故以崞張為名矣。其水又西出山,謂之崞口,北流經繁峙縣故城東,王莽之當要也。”
在西晉永嘉年間遷至原平境内後就再也沒有遷回,北魏明元帝拓跋嗣置石城縣,治所便是遷至原平的崞城。
到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因漢化引起北方六鎮舊鮮卑貴族的失落,爆發了緻使北魏王朝崩潰的六鎮起義。
當爾朱榮制造了著名的“河陰之變”後把持朝政,卻被孝莊帝設計誅殺。漢化鮮卑人高歡脫穎而出,立元善見為帝,北魏分裂為東西魏。僑置了原來六鎮諸郡,其中在今原平境内樓闆寨僑置了恒州,又新置崞山縣,寄治于石城,也就是原來的崞城。
很亂,更複雜吧,再來捋捋。
四
《隋書·地理志》載:“崞,後魏置,曰石城縣。東魏置廓州。有廣安、永定、建安三郡,寄山城。後齊廢郡。改為北顯州。後周廢。開皇十年改縣曰平寇。大業初改為崞縣。又有雲中城,東魏僑置恒州,尋廢。有無京山、崞山。有土城。”
看明白了嗎?
東西魏之後,又出現北齊、北周。郡縣遷移頻繁,僑置、寄置郡縣太多了,不暈都不行。
東魏時,孝靜帝遷都邺城,重新劃定州郡。在晉州(治所今臨汾)置石城縣,也就是把原平境内的石城縣遷了過去。遷走的石城縣境歸了敷城縣,原來寄治石城的崞山縣依然寄治。故而稱之為“治敷”。在此設置廓州,到北齊時改廓州為北顯州,北齊被北周滅,遂廢。
到隋一統天下,将平寇縣治所遷至崞城,到大業初年因崞山縣一直寄治城中,所以改為崞縣,崞山縣從此廢。
《隋書·地理志》載:“開皇十年(590)改縣曰平寇。大業初(605)改為崞縣”。
《元和郡縣圖志》載:“隋開皇十年移平寇縣於此,屬代州,大業二年改為崞縣。”
按理說到隋代之後就應該不複雜了吧。
《資治通鑒》載:“突厥思結俟斤帥衆四萬來降......貞觀五年以思結部落于秀容縣境置懷化縣,隸順州。十二年改隸代州。貞觀十五年思結部落集體叛唐北歸。”
因為突厥南歸降專門設置了懷化縣,後突厥叛逃後廢。到武則天時期又置武延縣,後又改為唐林縣,治所在今原平唐林崗村。
崞縣一直都在原平境内,唐乾元元年改雁門郡為代州後,與雁門、崞、繁峙、五台、唐林五縣隸屬。
五代十國再度開始頻繁變化。
後梁改為白鹿縣,後唐再度改回唐林,後晉改為廣武,随後又改回。直到北宋,并入崞縣。
後世才一直以“崞”為名。元代為崞州,明清以後一直稱之為崞縣。直到1958年後,遷縣治于原平城,改成原平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