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們來看看佛學留給我們的方法論,以及它給現代心理學帶來的啟發。
1 覺知的方法悉達多給自己起了個名号,叫“覺者”。為什麼他不自稱為“禅者、慈者、悲者”,偏偏就叫“覺者”呢?因為覺是一種方法,而佛教關注解決問題,所以特别看重方法。那我們就來看看他留給我們的方法論是什麼吧。
什麼叫“覺”?往簡單了說,就是感覺;往複雜了說,就是覺悟;我們先取一個折中的定義:覺知。
覺知又包含了兩層意思:覺察和知道。覺察來自感覺,知道通往覺悟,所以覺知的方法論其實就是“先覺察,後知道”。它能用在什麼地方呢?
其實我們之前說的“冥想”就是一種覺知,刻意覺察自己的呼吸,就知道了自己的氣息是怎麼流通的。
覺知還能幫你“抓住時間”,你是不是經常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了,稀裡糊塗的就過去了?稀裡糊塗的根源在于習慣,習慣也就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連“覺”都沒有,又如何“知”呢?
那如何改變習慣呢?還要靠覺知。原因很簡單,無意識與有意識不能共存,習慣與覺知也不能共存。隻要在習慣動作産生之前覺知到了,你也就能阻止習慣了。
2 方法的補充講了這麼多的佛學,也該和現代心理學做些比較了。别忘了我們講佛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現代心理學作些補充。
有人可能會質疑了,心理學就算不全是科學,好歹也算半個科學,輪得到一門宗教來給它作補充嗎?如果你也有這種質疑,那我建議你回頭在看看前面的内容。
再次強調:生命不是為科學而活着,相反,科學是為生命而存在。不要本末倒置。
那麼,就先來看看在方法上佛教能給心理學帶來哪些補充吧。
之前雖然說了很多佛教理性的一面,但它畢竟還是一門宗教,是宗教就少不了信仰,信仰對現代心理學有用嗎?作者的答案是“很有用”。因為與理性比起來,非理性更直通心靈。一個沒有信仰的人,内心必然是混亂與絕望的。
除了信仰,還有信念。信仰屬于宗教,而信念屬于道德。信念有沒有用呢?當然有用了。那為什麼也被現代心理學排斥在外呢?僅僅因為“不夠科學”。
最後,當然還要補上覺知,覺知的第一步就是覺察,是一種感覺,是感性的一面,當然也被科學排斥了。
但心理學也一定要排斥感性嗎?如果心理學真的以人們的身心健康為目标,有什麼理由排斥人類感性的一面呢?
3 方向的補充除了上述方法上的補充,佛學還能做一些方向上的補充。
首先,佛學更專注于解決問題,這正是現代心理學薄弱的方面。現在心理學家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做實驗、做統計、做讨論,以科學的名義。就算也有“應用心理學”,在優先級上也是排在了相對靠後的位置。
其次,佛學專注于生命的負面——苦,即使這會讓它顯得悲觀。但為了解決問題,先關注問題難道不是應該的嗎?再看看現代心理學,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實驗上,剩下了精力也傾向于關注生命的正面,所以就誕生了“積極心理學”。但作者并不看好“積極心理學”,他覺得積極心理學讓現代心理學偏離了心理治療,就等于把原先的“沒有方向”引向了錯誤的方向。
最後,佛學專注于個體。其實心理學也關注個體,你看心理治療不都是一對一的嘛,不過相比起來心理學還是顯得不夠專注。我們也學習過《社會性動物》、《先發影響力》等等,這種社會心理學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影響,告訴我們人際影響産生了各種各樣的結果,以至于讓我們忽略了環境隻是外因,個人才是内因。
4 佛學的限制
說了這麼多佛學的積極作用,那佛學是不是就完美了呢?
當然不是。公平起見,作者在最後還列出了佛學的種種局限,以便我們更客觀地看待這門古老的學科。
首先,就像剛剛說的,佛學專注于個人,所以也就不适合用來改變社會。你看古代的統治者哪個是靠佛學思想實施統治呢?沒有吧。
其次,佛學适合平靜,也就不鼓勵奮進。所以一般信佛的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對此就不感興趣了。
最後,佛學适合和平,也就經不起戰争。好在我們國家還是很和平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