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教授64個字說透中華文化!1、大哉中華
中華文化有8000年悠久的曆史,源遠流長、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花樣紛繁、追求合理!一切都是自然孕育。就是那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很難講”,因為太大了;第二句話是“看你怎麼講”,因為怎麼說都說不全面;第三句話就更可笑了——随便你講,怎麼說都對,怎麼說都不全對。不管怎麼說,請你記住:全世界不管什麼學問,從過去的到現在的,到未來還沒有産生的學問,我們都可以用一句話把它全部說完,叫做一陰一陽之謂道。這你就知道,中華是什麼?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變化。
2、至聖先師中華文化世曆三古,人更三聖。遠古伏羲一畫開天,是作八卦;中古周文王演卦,将八卦兩兩相重,推演64卦,注釋《易經》;近古孔子,對《易經》述而不作,為《易》作傳,解讀文王注釋的《易經》,給《易經》插上了10支飛翔的翅膀——《十翼》,更為後人學習《易經》提供了很好的指導!
3、易為源頭
《易經》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群經之首(始),大道之源”,諸子百家都出自于這共同的源頭。《易經》給我們的不是知識,《易經》給我們的是思路!
《易經》是講陰陽的,但是陰陽到底是兩個東西,即一陰一陽,還是一個東西呢?陰陽當然不是一個東西,因為它有一個陰一個陽,可是陰陽也不是兩個東西,因為陰是陽變來的,陽是陰變來的,即陰變陽,陽變陰。我們用一句話解釋,叫做一而二,二而一。我們經常聽到人家說,這件事情就是一而二,二而一而已。
中國人做學問,隻要關鍵的那一點突破了,悟通了,就什麼都懂了,因為所有的系統都有共同的脈絡,“一竅”通了,所有都通了。《易經》是世界上最完善的系統,它其大無外,其小無内,所有的東西都包括在裡面。所以,為什麼古代的人,一輩子就讀幾本書,天文地理都知曉了,就是因為貫穿所有學問的道理隻有一個,悟到道理,就什麼都通了。
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就是講他的學問也是從太極一路衍生下來的。老子《道德經》也是講《易經》的,老子是給高等智慧的人講《易經》。他們都是在講述《易經》的道理。
4、持經達變有所變有所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中華民族是一直在變,卻在一方面又一直沒有變的民族。我們是生活方式可以變,生活法則一直沒有變。所謂的創新,就是建立在不離經叛道的基礎上所做的改進和完善。
5、維護和平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我們從來不侵略别人,中國的兵法告訴我們最好不要打,我們以不戰為最高策略。不戰而驅人之兵。我們的中國的版圖是被侵略大的。我們求同存異,主張和而不同。
6、天人合一天人在哪裡合一?在我們的心中合一。所以,天人合一就是天理良心的合一,就是說,我們想事情要憑良心。因為,憑良心,你會歪打正着;不憑良心,你會正大歪着。大道至簡,知易行難。因此,就要求我們要做到知行合一。
7、虛懷若谷虛懷若谷不是到處打哈哈,樣樣都覺得好,什麼意見都沒有,不是這樣的。真正的虛懷若谷,叫做外圓内方。外面圓通,内有原則。既要給别人留足面子,又不能違背原則。才稱得上是一個謙謙君子!
8、孝道為先百善孝為先。孝是考核人的第一個關卡。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真心,還能對誰有真心呢?所謂孝順,就是,孝了,你就順了!
9、實事求是實事求是首先是一種美德,後來我們把它展開來理解,分為5個步驟,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就寫在《中庸》裡面: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隻要能夠完成這五個步驟,就達到了實事求是的境界。可見,實事求是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要做到是不太容易的。
一個人要很廣博地去學習,才能融會貫通,學以緻用。
審問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在“問”前面加上一個“審”?現在很多從國外回來的人都要求小孩要勇敢地舉手,勇敢地發問,那就糟糕了。《易經》講得很清楚,問問題要很謹慎:自己要先想一想,不要不想就問,老師還沒有講完就問,那根本就是開玩笑。
慎思之,為什麼要謹慎地思慮?現在我們總講“思考”,這也是我很不贊成的。“考”,沒有“心”,要慎重地思慮,用“慮”不用“考”,因為思慮要用心。我講句不客氣的話,現代人很少用心,大部分人是不用心的。
明辨之,要做到真的很難。因為任何一個人所講的,都有相當的道理。這句話一定要弄清楚了,任何人在同一時間,隻能講一部分的道理,絕對沒有辦法把所有道理都講完,因為時間不許可,而且就算能講完,聽的人不一定聽得懂。所以要辨别一個人講的對不對,是相當難的。因此,我們就要從實踐裡面去體悟,先做做看,在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即笃行之,這也就是孔子所講的知行合一。
實事求是就要求在同樣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中,選擇治本的,而不要僅僅治标的。什麼叫治本?就是考慮得長遠一些,使事情沒有後遺症,沒有後遺症才叫治本。
10、泰然自足
我已經盡力了,我自己覺得很愉快,我很努力,很認真,就算隻能穿破衣服,我也無所謂,這個就叫做泰然自足。很多人說,中國曆代都在追求富國強兵。其實不是的,我們真正追求的還是那兩個字:安足。
我們要告訴小孩子,有幾項基本的東西,是能夠讓人泰然自足的。當然,小孩聽不懂這種話,所以,你要告訴他,這是會讓他過得很愉快的條件——第一,勤勞;第二,節儉;第三,認真;第四,負責。
11、明禮守法西方人是依法執行,他們完全接受法律的規定。中國人不行,中國人隻接受合理的法,不接受不合理的法。孔子是最重視制度和法律的,但是,法律是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的,因此儒家提倡,隻有禮讓,将法律提升到道德的層面,才不會無恥。我們常說,法家加上憑良心,就是儒家!法制會使大家形成逆反心理:隻要我不違法,不憑良心又怎麼樣?我就不憑良心!凡是隻知道有法,而不知道修養品德的人,最後都是無恥之徒。
12、從容就義每個人都是哭着來的,我們窮盡一生的努力,為的無非就是最後能夠笑着走,這樣才平衡。如果一個人哭着來,最後又哭着走,豈不是白活一世?
怎麼才能笑着走?太簡單了,人生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求得好死,求得好死就是笑着走。史可法笑着走了,文天祥笑着走了,他們都沒有什麼遺憾,因為他們不是作奸犯科而被抓斬頭的,而是為國家,為民族,雖死猶榮!這才叫做從容就義。
13、利用厚生正德、利用、厚生,就告訴我們,人最要緊的是生活。我們現在很多人不了解這一點,認為最要緊的是賺錢,這就是不懂生活,根本就沒有生活,這是值得我們好好想一想的。我們現在在這一點上亂套了,錯把工具當目的。賺錢不是目的,賺錢是工具,是手段,所有一切的花樣,其實都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要過正常的生活。所以人活着,生活是最重要的。
正德,是說一個人對同胞,對全人類,甚至對動植物,對整個宇宙,都要關心,不可以妄自尊大,自認為能擺布一切。做人要以正德作為基礎。
要正當地使用,有益于大家的和諧,才叫利用。
什麼叫做厚生?一句話講完了,把民族的健康看得比民族的财富更重要,就叫做厚生。整個中華文化,關鍵在一個“生”字,生生不息是最重要的。
14、與時俱進《易經》裡面有一句話,叫做不可為典要。不可為典要,就是說不能把經典當做不變的東西。要根據現實情況做調整,唯變所适不是單純的變,而是重在适時調整。
15、和諧人生構建和諧社會是我們中國國家領導人一直提倡的。那麼,和諧從哪裡做起?應從家庭做起。如果家庭不和,社區就不可能和;社區不和,縣市就不可能和;縣市不和,省也就不可能和;各個省都不和,國家怎麼可能和呢?而且嘴巴和沒有用,心和才重要。
怎樣才能心和?其實三句話就講完了:
第一句話,每個人都要記住,不要因為自己害了大家,不要使自己成為害群之馬。
第二句話,别人怎麼樣,我們管不着,我們隻能管好自己。
最後一句話,一個和諧的團體裡面,每一個人都沒有權威性,隻有影響力。
16、精神不朽
我們是敬天、事天、順天的民族,我們認為,老天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因此,我們相信天理,風水輪流轉!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因為,風水轉到我們這來了。中華民族每700年興盛一次的大運來了!我們不争一時,争千秋。正是如此,中華文化是讓人家心甘情願地、自動自發地向我們看齊,而不是我們強制和威脅别人要跟我們一樣。這樣的我們才是真正擁有寬廣的胸襟、長遠的眼光和慈悲的胸懷;這樣的我們才是有人格的人,才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讓我們為成為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互相勉勵,共同努力!
弘揚道統易學文化,傳播聖賢智慧,踐行中國式管理。,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