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遊戲

 >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

遊戲 更新时间:2024-06-27 03:28:50

[PConline 雜談]最近AMD和Intel都在核顯上發力,取得的成果也非常驚人,一度讓不少低端入門顯卡陷入了尴尬的窘境。可萬萬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居然還能在市面上看到内置高性能核顯 低獨顯的“韭菜切割機”。

這究竟是i7-1065G7的銳炬Plus核顯不夠香?還是廠商覺得“電腦小白”都太好騙了呢??

所以今天我們就主要聊聊輕薄本顯卡的事兒,讓大家在買筆記本之前對電腦配置有個大概了解,避免花冤枉錢。

而我會從下面三個問題入手:

獨顯一定比核顯強嗎?

什麼情況下需要用到獨立顯卡?

輕薄本上有哪些獨立顯卡值得購買,哪些不推薦購買?

其實寫這篇文章是源于這件事

某天朋友問我“MX230 i7的電腦怎麼樣,有個4G獨顯,是不是玩遊戲還行?”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

↑明明内置了i7-1065G7處理器,卻還強行塞進去一顆MX230獨顯

所以我發現,其實不少人是過度迷信獨立顯卡的,尤其是迷信大顯存的獨顯,以至于忽略了i7-1065G7這種内置新一代核芯顯卡的硬件的實力。也因此我們就能在某大廠主流熱賣機型中,看到i7-1065G7 MX230這樣“奇葩”的配置出現。

然而不進行對比不知道,一對比才吓一跳。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2

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MX230這類入門獨顯的性能其實并不是很差勁,玩遊戲也肯定沒什麼問題,而錯就錯在了10nm十代酷睿i7-1065G7中的64EUs銳炬Plus核芯顯卡實在太強了,明顯讓MX230獨顯變成了雞肋。這不僅降低了最終的圖形性能,還減少了筆記本續航時間,不過倒是增加了筆記本電腦的成本。

果然它的宣傳文案也沒讓我失望:

前腳宣傳“10代酷睿i7 銳炬Plus暢玩1080P主流遊戲,是UHD620兩倍幀數”,後腳說可選MX230獨顯“2G/4G顯存,畫質優秀,看劇更有代入感”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3

↑什麼時候核顯用來玩遊戲,獨顯用來看劇了?

那麼很顯然,廠商也是明知這顆核顯的性能是很強大的,但是依然給這款電腦裡硬塞了一顆入門級獨顯……不禁讓人想當年貼吧“請拔掉獨顯提升整體性能”的那個梗……

故事是這樣的,某天一個電腦小白終于忍受不了遊戲卡頓,鼓起勇氣跨進了電腦城:“老闆我要買電腦,給推薦個能玩遊戲的配置呗”。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4

老闆看到面帶茫然的他,心生起歹意:“…顯卡你要不就咬咬牙上個GT610獨顯,GT代表高性能,6代表玩的溜,1是一直的意思,0是赢,所以說一旦你用上了這塊高性能顯卡以後,玩遊戲肯定賊六,能一直赢,關鍵是它有2G大顯存呢”。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5

在不懂行情的“小白用戶”眼裡,大顯存既代表高性能:“謝謝老闆,聽上去感覺不錯啊,那就它了”。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6

↑貼吧中流傳的顯卡性能天梯圖,GT610排在HD4000之下

結果小白買完上網一查才發現,原來GT610的圖形性能甚至還不如英特爾CPU裡面自帶的HD4000核芯顯卡強!不可思議的是,給它拔掉以後整機性能反而還提高了……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7

意想不到吧,就這樣搞笑的事如今卻還在上演着,所以下面我們就來進入正題,希望大家看完此文後買電腦都省下不少錢。

一、獨顯一定比核顯強嗎?

首先抛出結論:很明顯,高性能核顯完全可以取代入門級獨顯

衆所周知,GPU顯卡分為獨立顯卡和核芯顯卡,兩者的主要作用都是用來計算圖形數據,然後幫我們顯示出系統界面和遊戲畫面等,所以電腦硬件系統裡也必備兩者其一(兩者同時存在也是合理的,但前提是獨顯有明顯性能優勢),因為如果沒有它存在的話,電腦是無法正常顯示出畫面的。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8

↑核芯顯卡内置于CPU中,而獨立顯卡獨立安裝在主闆上的一個硬件

獨顯、核顯這兩者雖然可以共存,但是大多數應用程序隻能利用到兩者其一,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剛剛說在有高性能核顯以後,入門級顯卡就會略顯雞肋的原因所在。

如果觀察市售的新款輕薄本我們也會發現,許多産品未搭載獨立顯卡,這因為不管是AMD還是Intel的移動端CPU中都内置了核芯顯卡,它不僅保證筆記本能夠正常“亮機”,而且還讓電腦擁有了更持久的續航能力(核顯省電!)。畢竟對于輕薄本來說,便攜、長續航是更多用戶所看重的特性。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9

↑内置i7-1065G7,但無獨立顯卡的機型不在少數

不過最近幾年的科技發展的趨勢表明,AMD、Intel也不再單純希望核顯隻能用來“亮機”,而是希望它能擁有高性能,從而進一步減少輕薄電腦對獨立顯卡的依賴,并發揮出這類電腦更多的功能性。

那麼哪些CPU裡面的核顯稱得上是“高性能核顯”呢?目前AMD方面就有内置Vega核芯顯卡的銳龍處理器: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0

以4~5千元主流銳龍本常搭載的AMD銳龍Ryzen53500U為例,其内置了Vega8核芯顯卡,這顆核芯顯卡擁有8組CU單元,512個流處理器,顯卡頻率1.1Ghz,而用3Dmark測試它的跑分也達到了2182分,性能和剛剛我們提到的MX230入門級獨顯幾乎不相上下。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1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2

↑Ryzen53500U内置Vega8核芯顯卡

所以在沒有獨立顯卡的情況下,單單一個内置Vega8核芯顯卡的銳龍處理器筆記本就已經可以流暢運行魔獸世界等遊戲,并且這還保證了筆記本的性能、續航能力,且又進一步降低了總成本,讓消費者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買到性能不錯的筆記本。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3

另外一方面,在去年年底,Intel也推出了10nm第十代酷睿處理器,而此次10nm第十代酷睿移動芯片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顯卡性能方面的進步。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4

10nmIceLake采用第十一代核心顯卡架構,其中内置64Eus計算單元的銳炬Plus(CPU命名以G7結尾)還是其首個達到1TFlops算力的圖形模塊,對比此前UHD620核顯,其在遊戲測試場景中平均幀速率提升了40%,甚至官方稱其性能還不弱于AMD的Vega10核顯。

而實測表明,銳炬Plus(64EU)的3DmarkFireStrike分數可達2800分,接近低功耗MX150的表現,這表示目前Intel家的高性能核顯也能以1080p的分辨率玩數千款熱門遊戲了。

所以當大家選擇電腦時候,看到以下CPU時,就請謹慎選擇那些搭配入門級獨顯的“奇葩”機型吧(目前入門級獨顯大概有:MX110、MX130、MX230、低功耗MX250等3DMarkFireStrike跑分不超過3000分的顯卡)。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5

二、什麼情況下才需要用到獨立顯卡

總結剛剛的内容,總體來說,顯然最新處理器内置的核芯顯卡已經很強大,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日常工作以及娛樂需求,但這不表明所有獨立顯卡就都沒存在的價值。

首先當你電腦CPU并未内置高性能Vega核顯/銳炬Plus核顯時,這些入門級獨顯還是有存在的價值。其次,我想如果你有以下需求的話,顯然還是要考慮購入内置高性能獨立顯卡的機型。

遊戲:

如果你隻是玩《LOL》、《魔獸世界》這類對配置要求并不高的網遊,那麼内置高性能核顯的輕薄本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一旦你想玩3A級大型3D遊戲的話,那還請老老實實買一台GTX或RTX獨立顯卡的遊戲本吧。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6

↑推薦配置:GTX10606G/AMDRX4804G以上顯卡

像《荒野大镖客2》這類大型3D遊戲通常要求GTX770及以上規格的顯卡才能保證正常運行,那麼顯然目前還隻能和MX250等入門級顯卡PK的核顯就會比較吃力了。

工作

如果是以Office、或者2D平面工作為主,那麼還是要更偏重于選擇CPU性能更強的筆記本,因此高U無獨顯的輕薄本也可以是不錯的選擇。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7

↑RTX2080Max-Q可以提高11倍影片編輯速度

而如果你要進行3D制作、影視後期,以及渲染等工作,那麼選擇支持CUDA獨顯加速的獨顯電腦還是有必要的,另外如果還有RTX光線創作需求的話,那麼更必不可少要選擇一塊NVIDIARTX獨立顯卡。顯然這類需要進行複雜圖形交互的工作都是少不了要用到獨立顯卡。

三、輕薄本上有哪些獨立顯卡值得購買?

那麼什麼樣的獨立顯卡能在輕薄本上是“高性能”級别的呢?這也要視情況而定,當你的核芯顯卡性能不夠強大時,MX110、MX130這類顯卡都能算是“高性能”的,而當你用了i7-1065G7這類自帶性能“逆天”的核顯的處理器時候,隻有MX250以上的獨顯才能算是“高性能”了。

為此我們也跟據先前的測試數據,做出了挑選了輕薄本常見的核顯PK獨顯,跟據FireStrike性能跑分做出了天梯圖(實際跑分結果因不同廠商的産品特性而略有不同)

一般遊戲2g獨顯夠不夠(拔掉獨顯提升遊戲性能)18

小結:

如今内存性能/容量大幅提高,許多筆記本也紛紛采用了雙通道設計,在這種情況下核顯代替中低端獨顯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因此大家在選購筆記本前要線明确自己的用機需求,且不要迷信于獨立顯卡,選擇合理的硬件搭配,這樣或許能幫你省下不少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遊戲资讯推荐

热门遊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