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BAO的第344篇原創
“你的生活需要儀式感,愛情和婚姻亦如此”
1
我是那個沒辦婚禮的姑娘,打從決定和先生領證的那天起,我們四年的同居生活告一段落,也算是簡單的結婚了。
結婚挺簡單,兩個适齡單身男女青年,拿了戶口本身份證到民政局,照日常走了個程序領了證出來。
時至今日,我偶爾會跟先生抱怨,“我一向認為領證是神聖的,那可是結婚呀,結果呢,連個誓言宣讀都沒有”,誓言宣讀,沒領證之前,我還真以為會有什麼當衆宣讀誓言,卻原來什麼都沒有。
回想起那天,我們一大早去拍了照片,下午時随便吃了飯到民政局。領完證出來,看着紅本本,兩個人有過那麼一陣恍惚,也算是開啟了新紀元,“結婚了”。之後先生照常去公司上班,我回家寫文,結婚那天過的異常平靜而平淡無奇。
2
你也許會很奇怪,既然婚禮在你看來那麼重要,怎麼會同意沒有婚禮就把自己給匆忙嫁了。
兩個因為愛情走過風風雨雨而進入婚姻的人,什麼時候辦婚禮,隻是個時間問題。我想擁有一場屬于自己的婚禮,它并不需要我們彼此的父母去承辦,而是靠我們自己打造的一場婚禮。
單單隻是因為要結婚的那個人,就是那麼純粹,和其他一切無關。當我們決定在一起的那一刻起,有沒有婚禮都不重要。婚禮隻是個儀式,但并不是可有可無。
“石哥,我将來帶着寶寶嫁給你,咱們一家三口哈”,結婚後,我也曾這般逗逼在入睡前跟先生說着玩笑話。
“好,什麼都聽你的。等寶寶一歲了,讓他參加咱們的婚禮。”
我和先生是屬于那種打從出了校門,就靠自己的年輕人。在大城市立足,有着自身的獨立性,從來就沒想過在這個地方能靠什麼人。也許是一直靠自己,所謂戀愛也是最為純粹的感情,跟家庭條件,和現代社會最為在乎的物質沒一丁點關系。兩個人相處不錯,彼此有感情,在婚前把所有矛盾解決,我們決定一起去承擔一個家的責任,做父母的責任,也便到了該結婚的地步。
沒錯,我們算裸婚的。從戀愛的一無所有,到現在生活一點一滴有了小樣子。買房、裝修,我們盡自己的努力打造着自己家的樣子。而我懷孕了,婚禮也便一而再再而三地推遲。
等待時機吧,在未來的某一天,再補辦一場屬于自己的婚禮。
“你就不怕這期間,你們感情出了什麼問題?”也會有人,笑我這般傻,萬一你們感情出了問題咋辦,沒有辦婚禮豈不是很可惜。
我捧腹大笑,對于這種莫須有我向來不會去考慮。倘若在那之前我們的感情變質,當然也沒有再補辦婚禮的必要;倘若我們一直如故,補辦場婚禮無疑是婚姻生活的甜蜜醬,它會讓我們回憶往日的艱辛,也會更加懂得珍惜當下的生活。
婚姻本身是平淡無奇的,它需要我們去感恩,去回憶往日攜手同行的點滴,也會更珍惜彼此。
3
半夏和侯磊,也是一對領了證沒辦婚禮的夫妻。而就在五月剛剛來臨,他們一起返回學校帶着九個月大的寶寶拍了婚紗照。
我曾笑半夏:“你不是看不起婚紗照嗎?不是說就是個形式嗎?幹嘛還湊熱鬧去拍?”
“帶着寶寶拍,比較有意義。雖然晚了那麼一兩年,但想想都挺幸福的。”的确是如此,看到半夏發來的花絮:她穿着潔白的婚紗,侯磊西裝上身,九個月大的寶寶坐在地上,單單看畫面就覺得很幸福。
婚姻是需要一些畫面來紀念的,它提醒着我們往日的時光,也紀念着當下的浪漫。當我們老了,回憶曾經,有過那麼一段美好的歲月,也就足夠了。而不是你想起,全然是空洞洞的,什麼都沒有。
半夏和侯磊,也是屬于靠自己的一對夫妻。戀愛,去哪個城市工作,買房,什麼時候領證,兩個人商量好,彼此合适,也就按部就班的來了。他們自己掙錢操持着小日子,老人家也落得清閑自在。你們年輕人心裡有杆秤,好好過日子,我們做父母的也沒什麼好說的。
結了婚的成年人,一定要記住一點,那個小家才是你們真正的家。你們掌好舵,能做自己的主,才是最重要的,父母的意見可聽聽過耳不可盲從。
眼下兩個人經濟條件好了些,半夏和侯磊也在挑日子準備補辦一場婚禮,一場有寶寶參加的婚禮。
這場婚禮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婚禮,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邀請朋友們來相聚。這是一場屬于年輕人的盛宴,也是一場教會我們學會彼此珍惜的盛宴。
婚禮不重要,和你結婚的那個人才是最重要。而那個人,也從來沒忘記過要給你的承諾。侯磊,從來沒忘記過要給半夏一場婚禮,隻是來的稍晚一點兒。
4
最近一期的《奇葩說》是關于“婚禮有沒有必要存在”。好爸爸黃磊說了句,“沒婚禮不嫁女兒”,說句實在話,婚禮可以晚,但不能沒有。我想黃磊所表示的應該也是同樣的觀點,如果暫時沒經濟條件或時間來不及,可以暫時不辦婚禮,但身為一個男人必須要給自己愛的女人一場屬于你們兩個人的婚禮。
它不是一場自嗨式的廟會,而是你心愛的姑娘穿着潔白的婚紗,在一場盛大的你們作為男女主角的宴會上,彼此邀請親朋好友,回憶你們相戀的經曆,彼此許下誓言,要相伴一生一世。
我們并不知道以後,也不知道能不能真的從一生走到一世,但最起碼就那一瞬間,“我清楚明了的知道你是愛我的”,這就夠了。我們的生活裡,需要那麼一個儀式,來說一句“我願意”。也許日後會有人違背這種誓言,但最起碼我曾發自内心的願意過。
我們的感情也需要這樣一個儀式,一個戀愛階段的ending,一段婚姻生活的開啟。
我們彼此走過的風風雨雨,需要這麼一個影相流存在記憶裡。
我所期待的婚禮,它從來不是為了父母而辦的,更不用說是為了所謂的份子錢。它是一場屬于你們兩個人的盛宴,也是為了紀念你們兩個人的感情而辦。
“我希望你的他,能夠比我更愛你,可又多希望,這一天可以晚一點來……”,這是網上非常流行的父親對女兒所說的一句話。也是,父母好不容易把我們拉扯大,也要見證着我們幸福,終于成人,有了自己的小家。有舍有得,而一切都和往日不同了。
婚禮晚一點沒關系,但不能沒有。更重要的是和你結婚的那個人,即便會晚一點,也仍會有提醒你幸福并一直願意給你幸福的能力和擔當感。
- END -
備注:我是那個沒辦婚禮就結婚的姑娘,但沒什麼好後悔的。畢竟我所選的這個人,他向來都記得要給我一場婚禮,隻是時間稍晚一點。我們也會好好努力,經營自己的婚姻生活,好好的。
★ 作者:YIBAO,情感作家,一個有思想見地的家庭主婦。找我,談談心,微信搜索公衆号,“天亮了”。走心不走情,一個随意聊聊心事的地方。,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