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熱衷于減肥的年輕人,
提起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都是避而遠之,
不少人都崇尚高蛋白飲食。
然而,凡事還得講個度,
否則就有可能危害健康。
3月23日,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醫生表示長期攝入過多蛋白質有可能會影響腎髒功能,蛋白質攝入過多、過少都不利于身體健康,合理均衡的飲食很重要。
小夥患慢性腎病
竟因高蛋白飲食過度
武漢22歲的小劉剛剛大學畢業,半年前,為了在就職面試時有個好形象,他和好友一起健身塑形,并在健身教練建議下,開始了自己的高蛋白飲食。遠離碳水化合物、各種主食,每日8個雞蛋、外加牛奶、大量雞胸肉和牛肉……小劉每天嚴格執行,早晚還堅持跑步,半年下來,他成功塑形,肌肉緊實了不少。
繪圖:劉陽
上周,小劉收到面試通過的好消息後,很快配合公司參加新員工入職體檢。而體檢報告單讓他有些傻了眼。他的尿常規異常,血常規檢查尿酸、肌酐值也全線飄紅。體檢科醫生建議他到腎内科做進一步檢查。
“尿常規顯示有蛋白尿、尿酸值為正常範圍的10倍,肌酐值也超出正常值一倍還要多。”武漢市第四醫院腎内科副主任醫師徐豔梅介紹,經過進一步檢查,小劉已确診患有高尿酸血症、慢性腎髒病2期。如果不繼續采取治療措施,後期可能發展為終末期腎髒病,需要透析才能維持生命。
仔細了解小劉每日的健身食譜後,徐豔梅發現,小劉吃的高蛋白食物看似健康但實則過量。
按照營養學标準,一名體重為60公斤的男性每日蛋白質推薦量在45克左右,小劉每天吃8個雞蛋,每個雞蛋的蛋白質含量為7克,那麼他每天僅通過吃雞蛋攝入的蛋白質就已超量,而食譜中還有牛奶、雞胸肉、牛肉這些食物,這導緻小劉每天攝入的蛋白質嚴重超标,“高蛋白飲食通常會加重腎髒的濾過。”
高蛋白飲食大多是高嘌呤飲食,容易造成腎小球硬化、腎小管梗阻以及急性腎小管壞死,加重腎髒的損害,引發腎功能異常。”她表示。
補充蛋白質,“适量”是關鍵
徐豔梅提醒,腎髒的損傷和其他器官損傷患病不同,腎病早期症狀相對隐匿,絕大多數人沒有什麼症狀,許多人在通過體檢查出尿酸、肌酐異常時,才知道自己患上慢性腎髒病。
實際上,健康的成年人靠正常飲食就能滿足身體所需蛋白質,如果長期過量食用高蛋白食物,不僅會加重胃腸道負擔,還會加重肝髒及腎髒負擔,從而加速肝、腎髒的老化和損害,導緻肝、腎功能下降,嚴重者甚至還會導緻腎衰竭,最終引發尿毒症,造成腎髒不可逆的損傷,給自己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實在得不償失。
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腎病血液内科主任熊世紅也表示,自己在臨床中,也接診過一些為了健身、增肌盲目追求高蛋白飲食,一段時間後被查出患有慢性腎病的市民。專家表示,過多地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比例,這種做法對維持人體健康的意義不大,反而會引起營養失衡的問題。
補充蛋白質“适量”是關鍵,而不同人群每天攝入蛋白質的标準也各不相同。普通人每天攝入蛋白質是按照每千克體重1-1.2克蛋白質,就可以保證體内蛋白質代謝的平衡;身體處于高速生長期的人,對蛋白質需求偏高;老年人蛋白質代謝功能下降,需求也要偏高,一般需要按每千克體重1.2-1.25克左右。
若人體缺乏蛋白質,會出現營養不良,表現為肌少症、骨折變多、頭發稀疏易斷、指甲變脆、皮膚發炎、水腫、傷口恢複慢、易感染等諸多症狀。但是超出了這個範圍,那麼身體就會出現負擔,加重消化道負擔和腎髒負擔。
熊世紅提醒,要想保護好腎髒,在生活中控制飲食、保持适當運動量、合理膳食很重要。對于健康人而言,隻要堅持合理飲食,一般不會發生蛋白質缺乏的情況,反而蛋白質攝入過多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轉自:極目新聞 記者李曼英 曹洋
來源: 西湖之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