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源與演變
“台”的字源有兩個:
一個最早見于甲骨文,描繪的是一個高台建築的形象。

戰國文字寫作:

小篆寫作:


隸書寫作:



楷書寫作:





另一個字源始見于春秋時期的金文,描繪的是一個人類胚胎早期的雛形,上面的形狀描繪的是胎兒的形狀,下面有的從“口”,有的從“自”(鼻),表示胎兒剛剛形成口鼻。


小篆寫作:

隸書寫作:

楷書寫作:


二、含義
“台”字有兩個字源,一種寫作“臺”,最初含義是一種建築形式,形狀高且平,如經常說的“亭台樓閣”;一種寫作“台”,自古至今一直沒變過,從厶從口。表示剛形成的人類胚胎的雛形,“台”是“胎”的本字。兩個字簡化後統一為“台”。
《說文解字》:“台,觀,四方而高者。從至從之,從高省。與室屋同意。”就是指高台的這種建築樣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